題吳氏義學田
吳門重義家興學,況復輕財置學田。舌作耕犁人讓畔,心如谷種稼連阡。可無饑矣非謀食,不素飧號足養賢。化雨一方覃厚澤,誦弦歌里慶豐年。
數畝膏腴郊外郊,舌端耕破隴頭遙。春風暖播詩書種,時雨香沾秀實苗。學稼無勞樊氏請,輸租不數石崇饒。個中豈是閑田地,預養英才佐治朝。
吳門重義家興學,況復輕財置學田。舌作耕犁人讓畔,心如谷種稼連阡。可無饑矣非謀食,不素飧號足養賢。化雨一方覃厚澤,誦弦歌里慶豐年。
數畝膏腴郊外郊,舌端耕破隴頭遙。春風暖播詩書種,時雨香沾秀實苗。學稼無勞樊氏請,輸租不數石崇饒。個中豈是閑田地,預養英才佐治朝。
吳家重視仁義興辦學校,還慷慨拿出錢財購置學田。他們以口舌為耕犁,人們都互相禮讓;內心像谷種一樣,讓莊稼連接成片。學子們不會饑餓,這并非為了謀食,能不白吃飯還足以培養賢才。教化如春雨般潤澤一方,在讀書聲中迎來豐收年。郊外有幾畝肥沃的田地,用口舌耕耘能耕到遠方的田頭。春風溫暖播下詩書的種子,及時雨讓幼苗結出秀實。不用像樊遲那樣請求學種莊稼,交的租稅也不比石崇少。這其中可不是普通的田地,是預先培養英才來輔佐朝廷。
吳門:指吳氏家族。
輕財:不看重錢財,慷慨。
讓畔:互相謙讓田地的邊界,形容社會風氣好。
素飧:不勞而食。
覃:延及,布施。
膏腴:肥沃。
樊氏請:指樊遲向孔子請求學種莊稼之事。
石崇:西晉時期的富豪。
可能創作于當時社會重視教育、倡導義舉的時期。吳氏家族重視仁義,興辦學校并購置學田,詩人有感于此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這種義舉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吳氏家族興學置田的義舉,突出了教育的重要性。其特點是用形象比喻闡述道理,富有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教育和義舉的推崇。
留春春竟去,春去花如此。
蝶舞繞應稀,鳥驚飛詎已。
衰紅辭故萼,繁綠扶雕蕊。
自委不勝愁,庭風那更起。
故人惜此去,留琴明月前。
今來我訪舊,淚灑白云天。
詎欲匣孤響,送君歸夜泉。
撫琴猶可絕,況此故無弦。
何必雍門奏,然后淚潺湲。
百馬飲一泉,一馬爭上游。
一馬噴成泥,百馬飲濁流。
上有滄浪客,對之空嘆息。
自顧纓上塵,裴回終日夕。
為問泉上翁,何時見沙石。
連岡出古寺,流睇移芳宴。
鳥沒漢諸陵,草平秦故殿。
搖光淺深樹,拂木參差燕。
春心斷易迷,遠目傷難遍。
壯日各輕年,暮年方自見。
明鏡出匣時,明如云間月。
一別青春鑒,回光照華發。
美人昔自愛,鞶帶手中結。
愿以三五期,經天無玷缺。
葳蕤凌風竹,寂寞離人觴。
愴懷非外至,沉郁自中腸。
遠行從此始,別袂重凄霜。
大明曈曈天地分,六龍負日升天門。
鳳凰飛來銜帝箓,宸居穆清受天歷,建中甲子合上元。
昊穹景命即已至,云亭之事略可記,七十二君寧獨尊。
小臣欲上封禪表
天河夜未央,漫漫復蒼蒼。
重君遠行至,及此明月光。
華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
客心定何似,余歡方自長。
三考四岳下,官曹少休沐。久負青山諾,今還獲所欲。
嘗聞玉清洞,金簡受玄箓。夙駕升天行,云游恣霞宿。
平明矯輕策,捫石入空曲。仙人古石壇,苔繞青瑤局。
陽桂凌煙紫,陰羅冒水綠。隔世聞丹經,懸泉注明玉。
前驚羽人會,白日天居肅。問我將致辭,笑之自相目。
竦身云遂起,仰見雙白鵠。墮其一紙書,文字類鳥足。
視之了不識,三返又三復。歸來問方士,舉世莫解讀。
何必若蜉蝣,然后為局促。鄙哉宦游子,身志俱降辱。
再往不及期,勞歌叩山木。
孤云生西北,從風東南飄。
帝鄉日已遠,蒼梧無還飆。
已矣玄鳳嘆,嚴霜集靈苕。
君其勉我懷,歲暮孰不凋。
弭蓋出故關,窮秋首邊路。
問我此何為,平生重一顧。
風吹山下草,系馬河邊樹。
奉役良有期,回瞻終未屢。
去鄉幸未遠,戎衣今已故。
豈惟幽朔寒,念我機中素。
去矣勿復言,所酬知音遇。
君不見上宮警夜營八屯,冬冬街鼓朝朱軒。
玉階霜仗擁未合,少年排入銅龍門。
暗聞弦管九天上,玉籠金鎖養黃口,探雛取卵伴王孫。
分曹陸博快一擲,晚來香街經柳市,行過倡舍宿桃根。
相逢杯酒一言失,豈知人事無定勢,朝歡暮戚如掌翻。
椒房寵移子愛奪,持杯收水水已覆,徙薪避火火更燔。
欲求四老張丞相
委綬來名山,觀奇恣所停。山中若有聞,言此不死庭。
遂逢五老人,一謂西岳靈?;蚵勯匀苏Z,飛去入昴星。
授我出云路,蒼然凌石屏。視之有文字,乃古黃庭經。
左右長松列,動搖風露零。上蟠千年枝,陰虬負青冥。
下結九秋霰,流膏為茯苓。取之砂石間,異若龜鶴形。
況聞秦宮女,華發變已青。有如上帝心,與我千萬齡。
始疑有仙骨,煉魂可永寧。何事逐豪游,飲啄以膻腥。
神物亦自閟,風雷護此扃。欲傳山中寶,回策忽已暝。
乃悲世上人,求醒終不醒。
我行空磧,見沙之磷磷,與草之冪冪,半沒胡兒磨劍石。
當時洗劍血成川,至今草與沙皆赤。
我因扣石問以言,請君先問湘江水,然我此恨乃可論。
秦亡漢絕三十國,為之彈劍作哀吟,風沙四起云沉沉。
滿營戰馬嘶欲盡,年移代去感精魂,空山月暗聞鼙鼓。
秦坑趙卒四十萬,韓公三城斷胡路,漢甲百萬屯邊秋。
乃分司空授朔土,殤為魂兮,可以歸還故鄉些;沙場地無人兮,
碧草縵如線,去來雙飛燕。
長門未有春,先入班姬殿。
梁空繞不息,簷寒窺欲遍。
今至隨紅萼,昔還悲素扇。
一別與秋鴻,差池詎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