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云裳大令奉調赴省
司業歸河中,昌黎敘斯傳。泉明去柴桑,亦仰二疏賢。
安靜實循良,廉退景古先。所以振奇人,飲馬亦投錢。
處貴在能貧,無求澤乃延。王侯昔下車,軍符如火煎。
賑災勞借箸,懲貪戒告緡。以此寬大政,疲氓稍息肩。
一朝解塵纓,厭作出山泉。豈徒宦情淡,恥與俗吏緣。
詩卷如牛腰,訟庭有魚懸。天末來清風,請續歸兮篇。
司業歸河中,昌黎敘斯傳。泉明去柴桑,亦仰二疏賢。
安靜實循良,廉退景古先。所以振奇人,飲馬亦投錢。
處貴在能貧,無求澤乃延。王侯昔下車,軍符如火煎。
賑災勞借箸,懲貪戒告緡。以此寬大政,疲氓稍息肩。
一朝解塵纓,厭作出山泉。豈徒宦情淡,恥與俗吏緣。
詩卷如牛腰,訟庭有魚懸。天末來清風,請續歸兮篇。
司業回到河中,昌黎先生為他寫序作傳。陶淵明離開柴桑,也敬仰二疏的賢德。您為人安閑沉靜、奉公守法,廉潔退讓、追慕古賢。所以那些杰出的人,像飲馬投錢般廉潔自律。身處高位卻能安于貧困,無所貪求福澤才會綿延。王侯初到任時,軍符緊急如烈火煎心。您為賑災操勞謀劃,懲戒貪污、不搞告緡之法。憑借這樣的寬大政策,疲憊的百姓才稍得喘息。一旦解下官印,就像厭倦出山的泉水。不只是為官之情淡薄,更恥于與俗吏交往。您詩卷堆積如牛腰般厚重,公堂清閑如懸魚般安靜。天邊吹來清風,我請您續寫歸隱的篇章。
司業歸河中,昌黎敘斯傳:司業指國子監司業,昌黎指韓愈,此處用韓愈為石洪、溫造作序之事。
泉明:即陶淵明,名潛,字淵明,又字元亮,號五柳先生。
二疏:指疏廣、疏受叔侄,二人在漢宣帝時同時辭官歸鄉,為時人所敬仰。
飲馬亦投錢:東漢安陵人段颎,為人清廉,每到一處飲馬,都要投錢于水中,以示不取百姓分毫。
借箸:為他人謀劃,典出張良為劉邦謀劃之事。
告緡:漢武帝時的一種稅收政策,鼓勵百姓告發隱瞞財產不報或報而不實者。
解塵纓:指辭官。
詩卷如牛腰:形容詩卷很多、很厚。
訟庭有魚懸:典出羊續懸魚拒禮,指公堂清閑,沒有訴訟之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王云裳奉調赴省,可能是要離開現任職地。詩人了解王云裳為官時的政績和為人,有感于他的清廉和淡泊,寫下此詩為其送行。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王云裳的賢德和為官之道,突出他廉潔奉公、寬厚愛民、淡泊名利的特點。在文學上,用典豐富,使詩歌富有文化內涵,展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清正官員的推崇。
憶我辰州友,英英李宋梁。
參差由百拽,悵望到三湘。
邂逅書能寄,追隨辱未忘。
南山如訪舊,下有老耕桑。
盡室蘄偕隠,持家又即浮。
可憐居不易,還是食為謀。
風雨連朝暗,江山千里游。
不能攜汝去,翻覺重吾憂。
人言好雨知時節,紅白紛紛柰若何。
田父相呼稻當種,園官語我菜添科。
日長燕子自無事,渚漲桃花思泛波。
寄謝同參二三老,未妨乘間數經過。
契自西臺敘,親從昭德論。
名聲蓋前輩,牢落媿清門。
既見未知日,因風聊自存。
祇愁千里面,識我故塵昏。
元祐于今幾故家,要尋遺事渺難涯。
虛名可媿鐵爐冒,實美當知丙穴嘉。
柱后惠文余故窘,伍符尺籍子無嗟。
神仙也說多官府,何物蜂房亦趁衙。
客里仍為客,天邊嬾問天。
春風幾經歷,老病一蹁躚。
君句真嚴律,儂詩但散禪。
錦囊如許借,不憚手親傳。
北客自無幾,老親寧重論。
客居誰肯記,郊寺辱深存。
厚義真難得,高情獨見敦。
寒燈仍薄粥,相與話黃昏。
嘆息無錢歸買山,駕言渺渺不知還。
為家百畝未為泰,何事一生長苦慳。
我漫參軍作蠻語,公能詩賦動江關。
固窮似舅詩難敵,不待床分上下間。
日邊飛下詔黃新,大府潛藩屬老成。
一代儒宗還北闕,十年法從對延英。
從容定有回天力,咫尺重聞曳履聲。
便覺兒童語音好,謝公今起慰蒼生。
故國歸無路,深居懶問津。
莫嗟今歲病,還守去年貧。
御冷休嫌絮,開懷但飲醇。
東風到梅柳,枯木自逢春。
灑落松搖雨,飛流谷墜泉。
畫圖難寫貌,詩語易流傳。
射虎石誰沒,說猿童謾顛。
徐巖蓋可買,羞澀欠囊錢。
漠漠青山雨,霏霏白鷺煙。
詩材來遠近,畫本極中邊。
流落雖天外,登臨頼目前。
浮生才幾日,此地欲三年。
昨宵已辨雪中燈,今日晴來聊記曾。
病骨可堪風似刮,衰眸自喜句如冰。
鴈因就暖長為客,魚為逃寒返墜罾。
北去南來勿渠嘆,身今淹泊歲還仍。
敬問周夫子,端居又半春。
初無酒作祟,合有句如神。
桃李已陳跡,谿山同故人。
何能過茅宇,談笑奉清真。
梅逐輕冰泮,春從細草生。
孤山應最早,假日想頻行。
竹閣思賢意,菊泉招隠情。
柰渠歌鼓競,使我鷺鷗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