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王立之承奉園亭 大裘軒
經綸志四海,齟齬不得申。
大裘縱千丈,姑覆洛陽春。
經綸志四海,齟齬不得申。
大裘縱千丈,姑覆洛陽春。
有經略天下的志向,卻因意見不合而無法施展。即便有千丈大的皮衣,姑且用來覆蓋洛陽的春光。
經綸:本指整理絲縷,引申為籌劃治理國家大事。
齟齬(jǔ yǔ):上下牙齒不相對應,比喻意見不合,這里指仕途不順。
大裘:本指天子祭天的禮服,這里可理解為宏大的事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王立之可能是一位有才華、有抱負之人,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仕途不順。詩人可能與王立之相識,看到他空有才華卻無法施展,于是寫下此詩表達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王立之懷才不遇的惋惜。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將情感表達得深沉而有力。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人才境遇的關注。
日落黃花晚,風高白雁秋。三關無鼓角,萬里盡旃裘。歌管年華送,文章霸氣收。相將游獵好,無奈隔云州。
三昧神僧火,燒殘有壞身。浮生同瞥電,世界一微塵。幻作元非有,歸空亦未真。益豪誰見相,減胛為留神。震旦符初志,匡廬感宿因。緘縢傳大令,膜拜走王人。鳩杖升蓮座,田衣稱氎巾。一時多妙說,舍筏悵迷津。
促駕難求馬一尋,行纏快走任山深。上方首入文公褐,小語能披逸少襟。三尺盆池清照影,五更窗月默傳心。更煩細看門前水,昔日西流何似今。
我有千古恨,高高將聽卑。亦知曾補后,不似未分時。得氣清何少,流光照或私。可能空闊外,容我管中窺。
天上三清真境,三皇五帝規模。瞿曇老氏仲尼徒。經史深藏妙素。間有真人出世,來明赤子玄珠。蟾光終日耀昏衢。滿目黃芽顯露。
黑風卷沙平太行,轅門列戟飛秋霜。敲冰飲馬萬蹄裂,旄頭白日寒無光。胡笳叫屈角聲死,短兵戰過交河水。不恤身為塞下磷,孤光還照長城里。
橘刺藤梢罥客衣,直緣微祿得奔馳。懸知投老歸田味,只似登山困睡時。行穿蒼麓瞰平岡,踏破青鞋到上方。城市紛紛足機阱,卻從山路得康莊。林棲相喚出幽谷,我亦欲起天未明。枕中決決響山溜,一似荒城長短更。真功那復嘆蒸沙,靜笑饑腸日夜嘩。老褐不須供茗粥,朝餐吾已辦丹霞。
草寒霜渚夢悠悠,衡岳西風落木秋。病里斷猿司馬淚,吟馀殘月仲宣樓。自憐江漢猶遲暮,誰采城蓉寄遠游。鴻雁一行斜不度,水光山色滿汀洲。
茫茫何處秋先到,飲露嘶風爭報道。領略秋光不在言,好聽園公休更噪。
志在焉用求,求之無定方。不求求便得,何處是他鄉。
劉郎不獨種桃花,蠟蕊柔香更可嘉。臭味相同林下友,從今花木亦通家。
游轡維林竹,山窗來獵燈。青蘇炊白稻,碧筍束紅藤。坐落半宵月,流分曲水亭。忽逢山下老,邀上峨眉層。
今辰復何辰,幽花滿中園。愛此風露香,聊佇屐齒痕。花殘蜂蝶逝,花開蜂蝶喧。物理有代謝,花枝獨無言。無言還有情,似訴惟空尊。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存。呼兒具癭杓,喚妾傾瓦盆。且盡一日歡,萬事不復論。
霜降宜秋獼,龍旗繞上林。選徒司搏獸,不誡失前禽。獵臘揚雄賦,虞人太史箴。猶傳同樂意,遙慰萬方心。
閼逢歲之半,白祲白如煙。野人不敢出,封戶聽雨眠。夢跨蒼精龍,六丁相后先。手持五色石,直欲補漏天。剛風忽引去,天門方洞然。忽見一道士,青眉長娟娟。綠章縭紫霞,稽首上帝前。上陳太守辭,下述萬姓癲。稌無一尺苗,潦涵累百廛。陰霓走白日,黑蜧噓長川。百怪不自珣,三光何由宣。帝怒叱力士,磔裂無留連。即遣東王公,高掣羲和鞭。金雞恍驚覺,日出榑桑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