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其七 送廓之秋試
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廓之穿著白苧布縫制的新袍,迎著初秋的微涼;考場上考生們答題的聲音,像春蠶啃食桑葉般在回廊間沙沙作響。科舉考試的龍門已為你準備好桃花浪的吉兆,月宮中的桂子香也已先為你留存。你如大鵬展翅北海,似鳳凰迎著朝陽;又帶著書劍踏上這漫長的征程。明年的今日你定能平步青云,那時再笑看人間為科舉忙碌的眾人。
白苧(zhù):白色的苧麻,此處指用苧麻織成的布,常作夏衣材料。
春蠶食葉:比喻考生們答題時筆尖摩擦紙張的聲音,如春蠶啃食桑葉般細密。
禹門:即龍門,傳說鯉魚躍過龍門可化為龍,后喻指科舉考試。
桃花浪:春汛時龍門水漲,因桃花盛開得名,此處喻指科考成功的機遇。
月殿:月宮,傳說月中有桂樹,“桂子香”喻指科舉中第(“折桂”為中舉代稱)。
鵬北海:化用《莊子·逍遙游》中大鵬“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典故,喻前程遠大。
鳳朝陽:出自《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象征祥瑞與才華顯露。
青云去:指科舉高中,平步青云。
此詞為辛棄疾送侄子辛廓之參加秋試(宋代科舉考試多在秋季舉行)時所作。辛棄疾雖未親歷科舉(以蔭補入仕),但對后輩的學業極為關切,詞中通過祥瑞之景與典故,傳遞對廓之高中的殷切期望。
全詞緊扣“送秋試”主題,上片描繪考場場景與吉兆,下片以鵬鳳自喻激勵,尾句“青云去”“笑人間”收束,既展現對廓之才華的信任,也流露出對科舉功名的灑脫態度,是辛棄疾豪放詞風下細膩溫情的代表作。
呼江云來前。問仙人素鶴,歸去何年。又是山城斜照,綠波晴川。
滄海夢,搖空煙。憶舊游、高歌憑闌。看戟走沙明,舟吞葉小,翻盡古時天。
登樓賦,臨皋篇。盡吹殘鐵笛,凄吊芽弦。照徹江山如此,月明嬋娟。
樵載酒,漁忘筌。數來去、何人能閑。祗年少周郎,功名競傳。談笑間。
友于相愛陟通津,
同氣同居善益親。
自是茅家好兄弟,
一堂和樂棣華春。
爛若朝霞樹幾行,柳堤兒女拜紅妝。
幽懷慣作巫山夢,遺恨應如漢水長。
何事多情貪結子,難云不語亦含芳。
榴花塔合桃花冢,留與行人話夕陽。
駱駝橋上蘋風急,
鸚鵡杯中箬下春。
水碧山青知好處,
開顏一笑向何人。
露雷迭用總銜恩,負國違親罪實繁。徒羨深林烏鳥意,堪憐三宿子規魂。權詞告出啼為笑,對食興悲淚和飧。梅信須傳歸指日,依言孑影在圜門。
踰八高齡古更希,赭衣淚漬似斑衣。臂呼心動悲離膝,目極情疑恐下機。重巽鈿容親是覲,陽光定照命相依。寄聲色養糟糠婦,莫向尊親悵不歸。
時當嚴冱入囚諸,職曠冬溫慘不舒。雷電合章刑有屬,棘薪匪令德無輿。五更柝擊孤臣夢,兩峴霜寒壽母裾。安得微軀生羽翮,有懷三徙是吾廬。
帝城春動日遲遲,暗室沈陰別泗滋。望眼各天昏似霧,白頭兩地亂如絲。兵歸獨子刑還異,孝感遺羹事有垂。惟愿慈顏怡獻歲,備嘗荼苦悉如飴。
省愆切誡易談戎,怨慕嗷嗷北塞鴻。括母思深叨弗坐,徐生心亂系難通。瞻云依梓暌南服,寄帛傳音阻北風。孝治首關明主意,寧令一物外春融。
家陲每勖報明君,寧數波臣尺寸勛。自取觸藩隳顧復,空煩和膽助辛勤。寫憂攜杖誰為御,抱郁增奇孰與分。悵望無聊成假寐,魂歸失路倍憂熏。
相看各念北堂人,對泣非關為累臣。觸緒如抽還哽咽,含情難語益邅迍。局身廢莨皆人子,上壽尸饔獨我親。自顧區區誠莫贖,竊將垂白乞余春。
義當灰骨答君寬,身愧完名拂母歡。初度先成垂老別,南音豈作等閑彈。戀闈恍惚尋殘夢,繼血潺湲出寸丹。但得生還重聚首,風光不為暫離闌。
幾載談天辯五車,浮云城闕望彌遮。
洲中有橘千頭實,墻下無桑八口家。
金石古文封小草,丹青明誓托繁華。
每從南郭欣聞籟,終負東陵懶種瓜。
東家有賢女,修行揚清聲。
西家有賢女,落落無時名。
匿彩潛光世不見,西家反向東家羨。
鉛華刻意為摧藏,不特人忘家亦忘。
始知真品入時難,國香誰識林中蘭。
野花叢叢舒艷蕊,露冷煙深采未已。
此時賢女方深居,肯學東家殉虛譽。
春華秋實各有時,慎莫但取夭秾枝。
江勢引征檣,山色亦無盡。
初陽散驚瀾,流云斂余潤。
澤國曠多愁,谷風微有信。
予棹何容與,來舟橫一瞬。
群力爭亂石,勞歌遞遠韻。
稍覺蒼翠移,方悟川途進。
攬勝志易更,目遙行不近。
回沿非歸程,旅懷安可問。
萬點猩紅將吐萼,嫣然回出凡塵。移來古寺種朱門。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細干柔條才數尺,千尋起自微因。綠云蔽日樹輸囷。成陰結子后,記取種花人。
日射金莖露未乾,
禁城紅紫萬人看。
衍波倘得蒲生紙,
好為宮中賦曉寒。
大雅何寥闊,情親獨有君。
幾年一會面,重與細論文。
韋曲花無賴,王喬鶴不群。
往還二十載,隨意嶺頭云。
星斗昭回自一天。疏梅池畔斗清妍。蟠桃正熟藕如船。
葉上靈龜來瑞世,林間白鶴舞胎仙。春秋不記幾千年。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
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重陽何物饒佳興,花總新年勝舊年。客里不知秋易老,桂花看到菊花天。
敢將詩酒學文豪,一字難題九日糕。可恨滿城忽風雨,教從何處去登高。
千峰環聚翠模糊,
欲卜為鄰豈易圖。
且使縑綃畫將去,
披觀未必后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