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閔壽卿汪象初讀書金山寺
許詢都講去,浮玉白波南。
??颓蟊?,江僧寫偈參。
匡床開竹苑,亂帙寄花龕。
米汁曾無禁,山觚半夜談。
許詢都講去,浮玉白波南。
??颓蟊?,江僧寫偈參。
匡床開竹苑,亂帙寄花龕。
米汁曾無禁,山觚半夜談。
如同許詢作為都講離去,你們前往白波南邊的浮玉金山。遠方來客為求碑文而至,江寺僧人書寫佛偈參禪。方正的床榻置于竹苑之中,雜亂的書卷寄托在花龕之間。清苦的米汁未曾禁忌,手持山觚徹夜清談。
許詢:東晉名士,好佛理,此處以許詢比閔、汪二人,贊其才學。
浮玉:金山別稱,因山在江中若浮玉得名。
都講:佛教中負責講解經義的職位,此處指講學之人。
??停褐竵碜赃h方的求學者或訪客。
匡床:方正的床榻。
亂帙(zhì):雜亂的書籍。
米汁:代指清苦的飲食。
山觚(gū):山中的酒器,此處指清談時的助興之物。
此詩應為詩人送友人閔壽卿、汪象初到金山寺讀書時所作。金山寺為佛教名剎,環境清幽,自古是文人讀書修行之地。詩人通過描繪山寺的靜美與友人的讀書生活,反映當時士人寄情山水、借佛境修學的文化風尚。
全詩以“送”為線,通過山寺環境、友人生活的細節刻畫,展現金山寺作為讀書勝地的獨特魅力,突出友人遠離俗務、專注學問的高潔志趣,語言含蓄而意蘊悠長。
山酒吹香綠滿瓢,轉回隨峽放蘭橈。年來不奈愁成緒,都與春風付柳條。
阿儂小字是連珍,聽得郎呼格外親。何幸萍蹤能聚合,去年夢想到今春。
秋氣蕭條一半過,西風滿眼奈愁何。登樓見月忽長嘯,看劍引杯成醉歌。菽粟豈能如水火,甲兵誰為洗天河。蒼生正墮顛崖里,弦管堂深列翠蛾。
羲之在東床,風操夙所稱。藍田譽轉重,胡乃意不平。出吊曲在我,反惡固其情。以此悻悻死,無異匹婦輕。
羲馭不肯遲,榮悴詎可量。舉頭望穹昊,日月已宿房。隕霜凋眾類,慘慘未渠央。李梅忽冬實,又復值愆陽。物化茍如此,只亂我中腸。
江畔楓葉初帶霜,渚邊菊花亦已黃。輕舟落日興不盡,三湘五湖意何長。
陵谷風悲斷越吟,赭山由蘗郁森森?;突统囫R桃千樹,落落禪狐業一音。惡木難成君子翳,鳴條豈是太平林?題襟瘞鶴空啼血,倚樹但懷陶令琴。
驛騎翩翩秖暫歸,壽觴捧罷戀慈幃。秋風萬里關河道,回首那堪朔雁飛。
天遇如此寧復歔,勸兒休讀制科書。憤來欲碎漁陽響,憔絕同吟澤畔馀。聊復鐘情憐病妾,偶將坐隱當安車。雄心未忍空拋卻,志怪齊諧尚獵漁。
絕頂孤峰見廢關,短衣落日試躋攀。三秋豹旅方乘障,萬里龍媒正滿山。候雁似隨鄉思去,寒花將送使臣還?;I邊迂薄真無補,空望伊吾抵掌間。
夾岸輕風上柳條,桃花晴逐杏花飄。游人不道春光晚,簫鼓樓船入斷橋。
我本山中人,元非廟堂瑞。何由適真性,頗恨誤虛譽。躬耕苦無力,讀書粗識字。山林寄蕭散,庭草自交翠。蒼松振龍髯,新篁墮瓊膩。清風入南軒,一笑復嗟喟。懸知相如璧,爭似靈運屐。半生江海游,浩蕩不可記。諒非經世才,聊寫詠歸志。游川一丘壑,瀟灑足風致。
空里翻身透出,風前玉立精神。百草頭邊未覺,還他獨占先春。
天上神仙白玉京,煙花繚繞鳳凰城。端門日上紅云動,太液春寒綠水生。封事曉當香案奏,奎星夜接泰階明。更看鼎鼐功成后,綠野堂深遂素情。
愁里愁聞春又去。不管多情,兩鬢垂垂暮。蝶舞花飛香滿路,西園斜日藏深樹。朝夕逢人誰可語?細事當前,淚下能明否。睡起心情如敗絮,不隨風上粘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