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對晚菊作
黃花過也。月酒何曾把。寒蝶多情愛瀟灑。晴日雙雙飛下。
沈吟獨倚朱闌。采芳貽向□邊。枕上醉排金靨,幽香付與誰憐。
黃花過也。月酒何曾把。寒蝶多情愛瀟灑。晴日雙雙飛下。
沈吟獨倚朱闌。采芳貽向□邊。枕上醉排金靨,幽香付與誰憐。
菊花已經過了盛期。月下飲酒時,我何曾舉杯。寒秋的蝴蝶多情,偏愛這瀟灑的菊花,晴日里雙雙飛落。我獨自倚著紅色欄桿沉思,采下菊花想贈給某人。醉臥枕上,看那金黃的菊瓣排列如笑靨,這清幽的香氣,又能托付給誰憐愛呢?
黃花:指菊花,因菊花多為黃色,故以“黃花”代稱。
月酒:月下飲酒。把:持,舉杯。
瀟灑:此處形容菊花雖過盛期仍姿態灑脫。
沈吟:同“沉吟”,沉思低吟。朱闌:紅色欄桿。
采芳:采摘香花(指菊花)。貽:贈送。□:原文缺字,可能指特定對象(如“伊”“君”等)。
金靨(yè):形容菊花金黃的花瓣,如美人笑靨。靨,酒窩。
幽香:指菊花清淡的香氣。
此詞當創作于深秋時節,詞人面對已過盛期的菊花,觸景生情。或因秋日寂寥,見晚菊雖殘仍存幽香,而自身無人共賞,故借菊抒懷,表達孤寂心境。
全詞以“對晚菊”為核心,通過描寫菊花的殘姿、寒蝶的流連及自身的獨倚、醉看,層層遞進,將對菊花的憐愛與無人理解的孤寂融合,展現詞人細膩的情感與對生活細節的敏銳感知。
衡岳精靈滿粵中,朱明洞府總相通。天教火帝司南海,萬古扶胥祀祝融。
粉膩涂來兩翅華,輕于燕燕受風斜。當年只道丹青樹,誰識丹青畫不差。風流盡日學偷香,盡日偷香盡日狂。多少風流君寫就,知君會作采花郎。
商瞿四十后,已有幾男兒。滿目麒麟種,驚人鸑鷟姿。問名堪屈指,學語遂傳詩。想像提攜樂,閨中臥每遲。
家貧馀四壁,地勝接三鄉。才賦狂司馬,形容老遂良。畫眉從爾闊,舞袖為誰長?生死交情在,書紳示不忘。升斗貪微祿,關河隔故鄉。詠歸懷靖節,知足愧張良。不問黃金盡,猶憐白發長。江湖風浪急,相喣勝相忘。洶洶何時定,飄飄著處鄉。音書黃耳絕,兄弟白眉良。晚境情偏重,良宵話更長。舊游零落盡,別后實難忘。
鞭搖五馬踏沙堤,秋晚除書下紫泥。蘚壁篆碑猿捧硯,松關吟句鶴分題。裴休故宅今為寺,謝脁閑官昔仕齊。太守宴歸賓客從,數聲山鳥日平西。
黑風吹海屑銀濤,莫辨秦瑰與楚瑤。煮水煎茶還我輩,灶煙文武火須調。
初過百六見梨花,堤路煙輕雨更斜。玉雪一枝端可念,柳絲深處水邊家。
詩思濃于酒,山容碧似苔。美人清不寐,撐出小舟來。
木棉開遍野,利溥勝桑麻。足作章身服,非同炫目花。薅應偕婦子,摘擬倩鄰家。白氈渾堪織,高昌莫浪夸。
來來去去山中人,識得青山便是身。青山是身身是我,更于何處著根塵。
歷鍊冰霜強自持,畏人錯愛毀芳姿。劇憐東道悲秋客,又感殘年惜別時。歌盡白花魏庭樹,夢寒青草謝家池。馬蹄應識尋芳路,野渡長嘶痛遠離。
天外帆如坐。誤幾度、畫闌凝望,歸期都左。龍笛何人吹變徵,不是瀟湘舊些。已閉了、驪宮無和。打入篷腰和夢響,冷移衾、又道船窗破。算更比,浪花大。前村賣酒扁舟過。最模糊、水邊紅樹,一層風裹。野岸荒寒潮退后,對影漁翁兩個。有沙鷺、凍拳苔座。觸我少年飄泊感,記迷離、綠顫空江火。也曾向,舵樓臥。
四百僧居勝沃洲,北連高嶺萬松稠。似將天下江湖景,都作云屏置一州。十里湖山繞四門,游人朝暮隘重闉。樓臺遠近連郊郭,到處皆為水石鄰。
羈旅諳空寂,高秋感去留。誰能棄妻子,世已換王侯。故里腸朝斷,荒山血夜流。敢違桑下戒,誓作海東游。
二月郊原草樹平,水邊重賦麗人行。逃禪有地詩稱社,負郭無田筆代耕。波暖鏡花含笑態,林喧簧鳥竊脂聲。相逢園客忘機事,轉洽年來抱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