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增城客次恭懷家慈
去年今日節,侍母奉雞豚。
膝下立諸子,懷中抱幼孫。
扶輿花滿徑,酌酒果當軒。
語笑風簾外,盤蔬款弟昆。
春景惟三月,晴和未易逢。
自然人意好,不是對花紅。
獨惜芳菲日,偏從客路中。
臨風動歸思,吟繞碧溪東。
去年今日節,侍母奉雞豚。
膝下立諸子,懷中抱幼孫。
扶輿花滿徑,酌酒果當軒。
語笑風簾外,盤蔬款弟昆。
春景惟三月,晴和未易逢。
自然人意好,不是對花紅。
獨惜芳菲日,偏從客路中。
臨風動歸思,吟繞碧溪東。
去年的今日清明時節,我侍奉母親,供奉著雞肉和豬肉。母親膝下圍著幾個孩子,懷中還抱著小孫子。我們攙扶著母親走過鮮花滿徑的小路,在窗前擺上果品斟酒。歡聲笑語從風簾外傳來,用盤中的菜肴款待兄弟。春日美景只在三月,晴朗和暖的天氣不易相逢。自然讓人心情舒暢,并非因為面對花開的紅艷。只可惜這花開芳菲的日子,我卻在客旅途中。迎風而起歸鄉的思緒,我在碧綠的溪東邊走邊吟誦。
增城客次:在增城的客居處。客次,客居的處所。
家慈:對母親的尊稱。
雞豚(tún):雞肉和豬肉,泛指祭祀或宴飲的菜肴。
膝下:子女圍繞在父母身邊,指父母跟前。
扶輿(yú):攙扶著(母親乘坐的)車輿,此處指陪伴母親出行。
款弟昆:款待兄弟???,款待;弟昆,兄弟。
芳菲日:花開茂盛的日子,指清明時節。
客路:旅途,客居在外的行程。
歸思:歸家的思念。
此詩創作于清明日,詩人客居增城期間。清明本是團聚、祭祖的節日,詩人卻因客旅在外無法歸家,觸景生情,回憶起去年與母親共度清明的溫馨場景,從而寫下此詩以寄托對母親的深切懷念。
全詩通過今昔對比,以細膩的生活細節刻畫天倫之樂,再轉向客中孤寂的現實,情感真摯動人。語言質樸自然,主題聚焦親情與鄉愁,展現了詩人對母親的深厚情感與客居的無奈,是一首情感深沉的懷親之作。
真機昔振云門路,祖席今多雪竇孫。傳到慧林花果盛,須知葉落總歸根。
口與腰初強,心隨舌漸柔。不任包馬革,猶浪到壺頭。張翰久羈宦,文園今倦游。喜聞新卜筑,約我到滄洲。
先契俄三世,新交僅七年。于中雖斷落,方始要周旋。志勇科名換,身勞疾病纏。壽藏留石窆,耆彥定銘鐫。
極目東南王氣浮,雨馀春色滿皇州??椿ú伙嫹缱?,聽角無心亦自愁。吳越是非殘客夢,山川今古白人頭。殷勤更向樓中望,只有孤云得自由。
手疊紅箋報玉郎,日長無那理殘妝。懨懨瘦損過時光。鏡檻花沾螺篆重,繡簾風逗燕泥香。干卿甚事費思量。
一路連舟下,艱難至越門。汝官秋水驛,吾臥白云村。十口蛟龍出,三城虎豹存。軒轅讀書處,為我置琴樽。莫道官微甚,前賢重抱關。況當中宿勝,堪在上方閒。帝子弄長笛,佳人歸玉環。經過多賦客,因爾叩云山。山水矜三峽,君臣在二禺。官衙紛彩翠,仙跡未虛無。吹角江城暮,維舟野寺孤。隨潮經一宿,多謝酒頻沽。
舞霙飛霰鬧中庭,已辦持杯聽渭城。漢水襄山驟漂忽,早梅晚菊自枯榮。雪神作意凌風伯,客子歸途待日兄。蹀躞霜蹄從踣鐵,穿林?石賦于京。語別詩翁玉麈邊,已催歌舞壓香泉。日陪色笑庸何取,橐捃篇章敢浪傳。還舍剩書銀筆字,今朝猶是玉壺仙。后山幸自坡公客,誰遣離懷愴暮年。
坭滑滑,何時乾,行路千難與萬難。
身系安危四十秋,公才合作濟川舟。和風北雨人人悅,土俗民情處處求。西北烽煙今日急,東南凋瘵幾時瘳。平生憂國憂民意,心縱求休誼可休。
偶逢守愚翁,因知古愚直。直者天之德,大智藏諸默。
善人在患。饑不及餐。
江邊柳樹系歸舟,十載重來怕上樓。望斷鷺門衣帶隔,鳥飛不到水悠悠。無因擊汰更揚舲,江上懷人蘭芷馨。浪捲前朝何處去?觀音山色自青青。
昨朝日照花盡開,今朝雨多花可哀。由來落花無根蒂,隨風吹去又吹來。
靜閱羲黃數歲華,閉門誰識此翁家。林間日月耕何懶,天上風云夢已賒。野寺尋詩隨杖屨,山庖留客有茶瓜。歸來自覺機心息,長伴江鷗坐岸沙。
絕頂憑虛試一登,夕陽風景□□增。高宜太史占云地,遠勝文王避雨陵。十里好花春擁座,半空明月夜燃燈。悠然遐眺悲陳跡,渺渺江流宛似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