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莊書懷賜大學士
待旦勤勤望雨晴,
京南塞北察安氓。
已知云斂無霪潦,
未卜田間有稻粳。
八月秋成歡宇內,
四方風景解春卿。
大川舟楫同憂戚,
更覺凝承信洛英。
待旦勤勤望雨晴,
京南塞北察安氓。
已知云斂無霪潦,
未卜田間有稻粳。
八月秋成歡宇內,
四方風景解春卿。
大川舟楫同憂戚,
更覺凝承信洛英。
天未亮便急切等待雨晴,關注京南塞北百姓的安危。已知云散沒有持續澇災,卻不知田間是否能有稻谷。八月秋收若成則天下歡騰,各地情況可告知禮部官員。如大川行舟與民同憂共喜,更覺應信任像洛英般的賢才。
待旦:等待天明。
勤勤:急切、懇切的樣子。
察安氓:考察百姓的安定狀況。氓,百姓。
云斂:云氣收斂,指雨過天晴。
霪潦(yín lǎo):久雨造成的澇災。
稻粳(jīng):稻谷。粳,一種稻子。
秋成:秋季的收成。
宇內:天下、全國。
風景:此處指各地的實際情況。
春卿:周代春官為宗伯,后世稱禮部尚書為春卿,此處代指朝臣。
舟楫:船和槳,比喻與百姓同甘共苦。
洛英:可能指賢能之士,或代指忠誠的臣子。
此詩應為帝王于山莊(可能指避暑山莊)中所作,時值夏秋之際,帝王關注全國農情,通過觀察天氣、詢問災情,表達對民生的重視,并賜詩大學士,體現與朝臣共商國是、同憂共樂的治理態度。
全詩以“望雨晴”“察安氓”起筆,緊扣農時與民生,既寫對澇災的擔憂、對豐收的期待,又表與民同憂、信任賢能的治國理念,體現傳統“民為邦本”的思想,是帝王務實親民的政治情懷的體現。
鳥中亦有白頭翁,底事卑棲向棘叢。不道朝陽孤鳳好,飛鳴元只在梧桐。
峰色秋還好,云容晚更親。瀑泉落霄漢,霜樹接居鄰。靜處耽奇尚,消閒覓舊因。悠悠橋畔路,終日少風塵。
高閣延飛雪,浮浮天際來。亂飄隨地闊,急舞逐風回。寒壓晨煙濕,光搖暖氣開。四山勢欲合,雙桂立崔嵬。
猶疑綠萼花微甚。難與青蓮并。青蓮朵朵是天人。又向天人想見、洛陽春。多情素質塵生步。況被潘妃污。此花仍是□微赪。卻似嬌波波外、兩眉青。
五十今宵除已盡,明朝五十一相依。年逾尼父未知命,老過蘧翁曾悟非。世事無憑慚我拙,文章何益壯心違。酒杯且莫浮椒柏,辛苦平生豈細微。
越羅蜀錦舊衣裳,贏得旁人識賜香。莫對琵琶思往事,聲聲彈出斷人腸。
奴去看魚笱,兒尋射鴨弓。養痾三徑里,取友一溪中。日苦經檐短,天如罩野穹。過從人絕少,訪問愧春翁。
閤門傳詔宴龍池,宮漏穿花月上遲。準擬承恩供奉處,鏤金團扇乞新詩。大家妝著斗時宜,等候君王看月嬉。三十六宮清夜永,幽情不許外人知。水晶別殿十分涼,金碧平橋近建章。直罷歸來成小立,花深驚起宿鴛鴦。
喬木多勁柯,直流無反波。哲人秉孤操,孰云光可和。嗟彼黃雀吟,感此卿云歌。悠悠向原隰,惋惋將如何。
步涼飔綠野,□鐘鼓、□園林。有騎竹更生,扶藜未老,歌舞棠陰。金鞭半橫玉帶,燁神人、風度五云深。大耐自應鶴骨,活人總是天心。壽蒲香晚尚堪斟。梧竹對瀟森。早問道燕城,衣裁繡袞,臺筑黃金。天瓢正消幾滴,化中原、焦土作甘霖。卻伴赤松未晚,碧桃花下橫琴。
婷婷仙蕊簇東籬,乍試風霜未解思。清韻裁霞詩共契,冷香浮月酒相宜。憂歡始覺乾坤窄,零落翻疑造化癡。何日娑婆塵劫滿,靈山重認舊蛾眉。
歸來兀兀坐空山,藕斷絲連意未閒。夜半天風吹鐵瓦,千門萬戶破重關。
花譜從人斗紫紅,官曹長喜課園功。論心客至茶初熟,擊節詩成卷已充。翠蔓絡云延徑遠,黃團經雪系門空。新年半是清齋日,細嚼無因共此風。
茅屋厭卑濕,登樓思不群。天邊春色早,窗外暮寒分。把酒邀歸鳥,捲簾驚宿云。直須借一榻,高臥避塵紛。
碧樹圍青幄,群峰列嶂來。卿云分五色,鵲觀倚三臺。仙客乘春至,山翁向暮回。高深無限思,之子總神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