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顧司勛張太學蘇陸二山人夜集吳駕部齋中得蒸字
知有酒如澠,
西來興可乘。
歌能嘲飯顆,
醉不答肴蒸。
霜送高城析,
星搖小院燈。
江東皮陸后,
誰得和松陵。
知有酒如澠,
西來興可乘。
歌能嘲飯顆,
醉不答肴蒸。
霜送高城析,
星搖小院燈。
江東皮陸后,
誰得和松陵。
已知這里有美酒如澠水般豐沛,自西而來的游興正可乘興而盡。清歌中帶著對飯顆山式的調侃,醉意中顧不得回應桌上的佳肴。秋霜里傳來高城的更梆聲,星光輝映中小院燈影搖晃。自江東皮陸唱和之后,誰還能接續松陵的雅韻。
澠:古水名,《左傳·昭公十二年》有“有酒如澠”句,此處形容酒多。
飯顆:飯顆山,傳說李白曾在此遇杜甫,杜甫《贈李白》有“飯顆山頭逢杜甫”句,此處指歌調詼諧。
肴蒸:泛指菜肴,蒸為古代烹飪方法。
析:通“柝”(tuò),打更用的木梆。
皮陸:唐代詩人皮日休、陸龜蒙,二人曾于松陵(今江蘇吳江)唱和,輯有《松陵集》。
松陵:代指皮陸唱和的雅集傳統。
此詩當為詩人與顧司勛、張太學等友人于吳駕部書齋夜聚時所作。明代文人雅集盛行,詩中借夜飲場景追慕前代(如皮陸)的詩酒唱和傳統,反映當時文人以詩會友的文化風氣。
詩通過夜集場景的細膩描寫,展現友人相聚的歡暢,同時以皮陸松陵之典,表達對前代雅集傳統的追慕,體現詩人對詩歌傳承的關注,語言含蓄而意蘊深遠。
好吟應是太癡生,
筆墨因緣記不清。
誰把四弦彈夜月,
新詞唱遍赤嵌城。
昆明池里躍金鱗,
怒目揚鬐不露身。
想是龍門曾點額,
至今羞見釣鰲人。
石葉金鳧帶潤。較聲價、龍涎猶遜。暗向重帷探芳信。玉關來,漢宮方傳不盡。
莫使黃昏近。伴姣語、粉渦眉暈。獨倚熏籠覺春困。憶人時,暖云中,心一寸。
闊處只三尺,
翛然足吾事。
低篷掛釣車,
枯蚌盛魚餌。
只好攜橈坐,
唯堪蓋蓑睡。
若遣遂平生,
艅艎不如是。
只應將巧畀人間,定卻向、人間乞取。
檜侂當權十五年,始終只被一私纏。人心失盡天心怒,燎火炎炎故不然。
我行久入云,豈必愛澤藪。
高風吹我衣,乘云入箐口。
乍臨深無底,黝竁漏清湫。
徬徨不可陷,箕踞一搔首。
日升射氤氳,循環窨如甊。
箐外勢建瓴,箐口?開牖。
木棧俯鵲巢,高風等培塿。
循壁下繩梯,狼狽攜仆手。
側身辭岊陬,盤辟轉層坳。
人擬投渚鶴,馬同竄穴?。
得勢忽輕逸,如墜拂垂柳。
飄搖到山陴,奇情得未有。
惆悵亦何為,此游將不朽。
駐馬神皋近,寒鴉噪戍樓。
夕陽含嶺色,宿雨亂溪流。
野寺疏鐘動,荒郊夜柝浮。
言歸幽興發,萸菊正清秋。
落日澹洲渚,
揚帆破晚煙。
秋高霜葉白,
云細浪花圓。
遠寺一聲磬,
孤篷何處船。
柳堤鐙火外,
尚有酒旗懸。
飄然一樹玉臨風,更掇三花入素叢。贏得人間誇六出,酒中仙數對逾工。
八出梅花何處看,伍家兄弟玉瑯玕。嶺南豈為無多雪,盡向枝頭斗歲寒。
八載干戈喜乍停,再來塵眼快重醒。江心鵝嶼浮新綠,郭外龍山隱舊青。草木未消烽火氣,市廛猶帶血痕腥。飛鴻遍野饑無哺,一片哀鳴不忍聽。
陰云陣陣霧漫漫,春雨連朝特地寒。芳草悵同征馬遠,梅花欣作故人看。驚弓燕鵲魂初定,怯浪鴛鴦夢未安。我亦異鄉漂泊客,青衫爭許淚痕乾。
南鴻北雁年年客,有個生涯主不知。撼動從來憂樂事,夜窗風葉響棠梨。
栽松道者身先老,放下鋤頭好再來。八萬四千關捩子,與公一個鎖匙開。
一筇九節添行李,用得人間處處尊。只要上山行飽飯,莫將風雪打人門。
萬事實頭方穩當,十分足陌莫蹺除。困來展席日里睡,讀盡空中鳥跡書。
使君擁傳入熙朝,
駟馬因過萬里橋。
雙闕望遙紅日迥,
太行家近白云遙。
庭闈三壽南山老,
金鑒千秋北斗杓。
移孝為忠應自許,
可誰攀附上青霄。
碧玉嬌嗔細細聲,
愁紅恨紫付瑤英。
卻憐華月殷勤甚,
陪伴銀缸照到明。
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
眼里耳里,鼻里口里,頻頻出入,出入頻頻。
能言能喚,能屈能伸。
能好能惡,能喜能嗔。
諸人若也未曾證據,便請證據,集云今日為汝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