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舟中即事
浪游淹歲月,轉覺鬢毛斑。舟楫飄零苦,關河去住艱。停云思故國,貰酒破愁顏。芳草江南綠,王孫幾日還。
忽驚春事過,幾見落花飛。貧病人堪老,勛名愿轉違。詩從愁里賦,家向夢中歸。去去無勞問,滄江舊業(yè)微。
浪游淹歲月,轉覺鬢毛斑。舟楫飄零苦,關河去住艱。停云思故國,貰酒破愁顏。芳草江南綠,王孫幾日還。
忽驚春事過,幾見落花飛。貧病人堪老,勛名愿轉違。詩從愁里賦,家向夢中歸。去去無勞問,滄江舊業(yè)微。
浪跡漂泊虛度了歲月,漸漸察覺兩鬢已斑白。乘船漂泊的日子備嘗艱辛,關塞河川間往返艱難。如停云般凝聚的思緒思念著故鄉(xiāng),賒來美酒暫且消解愁容。江南的芳草又綠了,游子啊何時才能歸還?忽然驚覺春光已流逝,多少次看見落花紛飛。貧病交加讓人容易衰老,功名的愿望卻越來越遙遠。詩句都是在愁緒中寫成,家園只能在夢中回歸。繼續(xù)漂泊無需多問,江邊舊有的產業(yè)已衰敗。
浪游:漫游,漂泊。
淹:拖延,虛度。
轉覺:逐漸覺得。
舟楫:船,代指漂泊的生活。
關河:關塞與河流,代指旅途艱難。
停云:用典,陶淵明《停云》詩有‘停云,思親友也’,此處指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貰(shì)酒:賒酒。
王孫:指游子,典出《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春事:春天的景象。
勛名:功名。
舊業(yè):舊有的產業(yè)或事業(yè)。
此詩為詩人暮春時節(jié)漂泊途中舟中所作。長期浪游在外,歷經漂泊之苦,面對暮春景象,觸景生情,由春光流逝聯想到自身年華老去、貧病交加,又因無法歸鄉(xiāng)、功名未就,故抒懷于此。
全詩以‘暮春舟中’為背景,通過漂泊艱辛、思鄉(xiāng)之情、年華之嘆及功名未就的描寫,展現復雜內心。意象典型,情感真摯,語言質樸,是一首深沉的羈旅懷鄉(xiāng)之作。
諳盡千朝病,吟成一卷詩。愁中常作客,別久不成悲。去日春雖盡,明年花更妍。鐘期如再遇,孰肯裂冰弦。
荻影斜暉冷颯蕖,楓云弩末學描膚??蓱z最是梧桐葉,不到秋風不低頭。
小窗一枕黑甜馀,正是黃鶯喚起初。夢里謾勞尋舊約,殷勤重讀寄來書。
請以漢溪水,注我流霞觴。奉君以瑤池千年之桃實,贈君以玉兔萬杵之玄霜。春風花開馀慶堂,鶴發(fā)倒映青銅光。阿翁手種兩松樹,黛色已見參天長。子今宦游天一方,膝下思見斑衣裳。豈無雙鯉魚,路遠不可將。但有一寸心,直與漢水流湯湯。漢水東流入東海,馀慶綿綿鎮(zhèn)長在。
三元肇茲辰,東風被衡宇。青春麗云日,朱光已垂戶。駮陰不窮寒,朝和散為雨。死草行復菲,潛陽滋下土。
茅卷少陵屋,瓜分菜子田。劇憐椎髻伴,饑凍不長年。
崔嵬霜干欲凌云,俯映寒梢數尺春。須信蒼髯凈明老,坐中容有散花人。
雷公起臥龍,為國作霖雨。飛電掣金蛇,其誰敢余侮。
子規(guī)歸去,子規(guī)歸去。渠道駝山山前,有人張羅打網遮到天。爾今欲歸但休北,我不入網,渠網我不得。
暫把熏風換朔風,半山喬木翠陰中。寒云飛雪家山滿,暖日晴窗美睡濃。生有限,海無窮。馀生入海有誰同。一灣碧海藍天下,借取清風上九龍。
愛客晚攜樽,開門月滿園。春花初倚檻,翠竹故當軒。畫棟歌聲繞,綺筵舞袖翻。憐君歸思切,執(zhí)手欲消魂。
貴家公子玉鞭長,下馬相逢大道傍。日暮銜杯悵離別,不堪煙雨折垂楊。
白云繚繞四圍山,十里松陰始扣關。石澗風篁偏引興,云房清話暫乘閒。山頭野鹿銜花至,月下高僧洗缽還。明發(fā)歸程朝雨凈,紺園回首翠屏間。
本自驂鸞駕,何因下爵羅。未沖霄漢去,且傍水云過。收拾為閑伴,提攜作好歌。莫懷軒冕意,風月共婆娑。
碗子城邊路,年來幾度過。山川認行色,花鳥熟鳴珂。戀闕情何限,瞻云思轉多。壯懷成激烈,彈劍欲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