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 其三
伊昔西湖里,娉婷十里蓮。
香凝花上露,影落鏡中天。
枕簟水亭雨,笙歌月夜船。
雙鴛不解事,常傍翠陰眠。
伊昔西湖里,娉婷十里蓮。
香凝花上露,影落鏡中天。
枕簟水亭雨,笙歌月夜船。
雙鴛不解事,常傍翠陰眠。
從前在西湖之中,十里荷花姿態嬌美?;ㄉ系穆吨槟Y著清香,倒影落在如鏡的湖天上。水亭中雨落,枕著竹席;月夜的游船上傳來笙歌。雙鴛鴦不懂人間情事,常常在綠陰下相伴而眠。
伊昔:從前,往昔。
娉婷(pīng tíng):形容姿態柔美,此處指荷花嬌美。
鏡中天:湖面如鏡,倒映天空。
枕簟(diàn):枕頭與竹席。簟,竹席。
不解事:不懂世事。
翠陰:綠色的陰涼,此處指荷葉的蔭蔽。
具體創作背景暫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詩人追憶西湖游歷、懷念往昔閑適生活時所作。
此詩以細膩筆觸描繪西湖盛夏勝景,借荷花、水亭、月夜游船、雙鴛等意象營造清幽意境,語言清新自然,情感含蓄深沉,表達了對西湖美景的喜愛與對過往時光的懷念,展現詩人對自然之趣的敏銳感知。
有道論心知己少,世情開口向人難。
滴愁細雨驚秋暮,照睡青燈伴夜闌。
文席知君容孔暖,孤吟愧我勝郊寒。
浮花浪蕊何須數,歲晚歸來看石蘭。
青云謝足下,流水暗門闌。
生計作詩苦,客愁行路難。
老慙鞍馬晚,窮笑硯蟾寒。
歲暮余松菊,留人仔細看。
修竹猗猗月半間,此生贏得占清閑。
磨鉛勘易未三絕,吐火燒丹欲九還。
騎鶴腰纏空入夢,跨牛髀骨慣行山。
秋來閑把詩消遣,敢向騷壇占絕班。
去時苧蘿山,送我摶黍叫。
歸時苧蘿山,迎我桃花笑。
一別二十年,過眼如風燎。
人生重后會,世事中前料。
未驚馬齒長,猶喜雞皮少。
功名志已酬,富貴頭終掉。
傍君鴟夷槳,舞我烏棲調。
撫景惜余年,煙波老漁釣。
月行十三度,晝夜風輪急。
不知誰鞭策,行天出復沒。
我欲訴清虛,云路九萬級。
梯飚空裊裊,月走那可及。
愿言住仙府,露重環佩濕。
將從匏瓜摘,復結漢津汲。
相期無情欲,不灑孤眠泣。
落杵玄霜寒,出削玉斧澀。
笑我南飛鳥,未辦一枝葺。
歸歟定驚魄,煙霧飽清吸。
種自涂林得,名隨博望來。
半因霜虐重,多為雨淫開。
粒破冰生骨,房分珠帶胎。
玉匙飛一餉,為我配金罍。
我從古人中,不數管晏輩。紛紛后春秋,僅有孔明在。
伊人層壑冰,表里絕疵颣。文章派莘巖,氣節凌梁岱。
未把渭上麾,甘抱隆中耒。維時太清暗,芒炎亙彗孛。
老瞞鬼蜮雄,闊步無留礙。區區蜂與蟻,應手鐵山碎。
陸城胄天潢,窮乏卓錐塊。垂白氣不衰,逝肯一寸退。
孔明托末契,一起鎮橫潰。煌煌復讎義,掀揭人心晦。
風云兩飛揚,眼底無強對。取分孫曹間,只手探懷內。
自堪托六尺,不啻才十倍。暮年五丈師,此舉不俟再。
中堅擁貔貅,勢若決潴匯。半道失良圖,天理意茫昧。
彼哉髠鉗兒,見雪空狂吠。是非付陳編,清泉奉芳酹。
何時起九京,六合需一溉。朗詠出師篇,千載照肝肺。
羲娥相逐走,歲月不饒人。
露重棲翰倦,月明歸夢頻。
還家如過客,落地即成親。
世路秋風早,悠悠多賤貧。
云如車駮低壓城,紅光閃電枉矢行。
老龍偷出牛蹄泓,霹靂數聲驚頑冥。
雨下如注翻四溟,黑風吹落魚鮪腥。
蚯蚓奮角蛇怒鱗,穴居林處無潛形。
小目飛箋奏天庭,速收阿香加誅刑。
夜闌景霽百怪停,炯炯北極環眾星。
炎官煽毒日色頳,四海鼎沸遭焚蒸。
吳牛耕罷汗且喘,暫休樹影眠溝堘。
不知蒼蠅名品伙,乘時附勢相欺陵。
其間一種號赤目,巧窺猛攫如饑鷹。
鉆眸噆鼻不可奈,以首溷水澆清澄。
自期擺脫有此計,須臾撲緣如牽繩。
牧兒旁坐少肋力,摑以指掌麾以肱。
更憑草帚時一掃,墜地死者堆斗升。
乾坤蕩蕩產萬類,涵淹惡物吁可憎。
閑從林下看水牯,作詩為續憎蒼蠅。
青山圍四旁,南斷如金玦。殘霞映寒碧,杳杳鳥孤沒。
我本忘機人,忽忽老歲月。身系三家村,心到極窮發。
蕭然病腳僧,丈室坐說法。事業誰做盡,堯舜行不徹。
義理誰說盡,孔孟引不發。有心阻世用,自來同一轍。
人生直如寄,世路會有役。何時拂衣去,結筏造溟渤。
昔有王子猷,連夜溯剡溪。自要看雪月,借人作標題。
與君客異鄉,咫尺隔東西。良會不可數,花時飲桃蹊。
俛仰便陳跡,霜葉颯已萋。近來費要約,尺書寄赫蹏。
天慳竟未破,霧雨猶溟迷。此來有緣事,小筑喧拱枅。
請君堆壁酒,洗我流骹泥。
滕六避熱屬,飛雪不到城。
人意逐高下,造化亦世情。
桂窗坐清曉,青山灑寒霙。
巨松古須鬣,老梅玉璜珩。
僅余小培??,岡隴縱復橫。
其下數茅屋,榾柮煙火明。
我興牛背上,披裘欲晨征。
作詩逼僵龍,一夕紛瑤瓊。
瞿曇未生世,摩詰果誰宗。
問答了不語,不立文字工。
開流蕩千古,一雌和群雄。
揮斤紛萬變,動寂不離空。
鏡壞光不滅,回轉如輪風。
有能詰其跡,推入滉瀁中。
以此連環入,合散常無窮。
愚者誘罪福,高者超神通。
孔孟久不作,誰能掃其蹤。
貴者不如賤,桑麻鄙簪纓。
富者不如貧,布荊勝珠瓊。
子平悟損益,持論悍且精。
并敵就一向,力與世俗爭。
所以昏嫁畢,洗然外浮名。
投跡崖??中,便足了一身。
頹波不可挽,滔滔自東傾。
惟有吾由我,去留聽從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