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亭宴 憶吳興寄金陵懷古聲中
憶向吳興假守。雙溪四垂高柳。儀鳳橋邊蘭舟過,映水雕甍華牖。燭下小紅妝,爭看史君歸后。
攜手松亭難又。題詩水軒依舊。多少綠荷相倚恨,背立西風回首。悵望采蓮人,煙波萬重吳岫。
憶向吳興假守。雙溪四垂高柳。儀鳳橋邊蘭舟過,映水雕甍華牖。燭下小紅妝,爭看史君歸后。
攜手松亭難又。題詩水軒依舊。多少綠荷相倚恨,背立西風回首。悵望采蓮人,煙波萬重吳岫。
回憶起在吳興代理太守的日子,雙溪兩岸垂著高高的柳樹。儀鳳橋邊有畫船駛過,映著水面可見雕花的屋脊和華美的窗戶。燭火下妝容精致的少女,爭著看史君歸來后的模樣。曾與友人攜手游松亭,這樣的歡聚如今難再;在水軒題詩的場景,卻依然如舊。多少綠荷相互依偎似含愁恨,背對著西風回首顧盼。悵然凝望那采蓮的人,只見煙波浩渺中,吳地的山巒層疊萬重。
假守:古代稱代理地方長官為假守。
雙溪:指吳興(今浙江湖州)境內的兩條溪流。
儀鳳橋:吳興地名,具體位置待考,當為當時游覽勝地。
雕甍(méng)華牖(yǒu):雕花的屋脊,華美的窗戶。甍,屋脊;牖,窗戶。
史君:漢代稱刺史為史君,后為對地方長官的尊稱,此處指詞人自己。
吳岫(xiù):吳地的山巒。岫,山。
此詞當為詞人離開吳興(今浙江湖州)后所作,可能寄贈金陵友人以抒懷。吳興為宋代江南名郡,詞人曾任代理太守,任職期間留下諸多美好記憶,離開后因懷念舊地與往事,故寫下此詞以寄情。
全詞以“憶”為線索,追憶吳興任上的生活片段,通過自然景觀與人文場景的交織,展現江南風物之美與人事之暖,結尾以煙波吳岫收束,將懷念之情推向悠遠。語言含蓄細膩,是宋代婉約詞中寫地域懷舊的佳作。
別時江草冷蕭蕭,再見春光上柳條。萬一故人生遠夢,也應先過伯通橋。
從風從雨自何時,一卷中流眾共之。豈有恒星終不見,謾言宋石久無知。湖山一體如微具,翼軫分臨或在茲。便欲葺荷惟此地,乘槎泛斗復誰期。
滄洲芳草初綠,別墅山花正開。借問一蓑煙雨,看山何處歸來。
江風飄塵白如練,征翰遠赴蘆花岸。寒霧昏昏漁火明,欲飛不飛行陣亂。相從萬里多崎嶇,呼鳴警察夜有奴。衡陽路杳速歸去,未可容易來江湖。水天冥冥日催暮,輕蒲飽風疾飛羽。回頭遙指舟前灣,浪急篷攲下柔櫓。稠楊枯桑深處村,老妻挾兒環在門。莼羹香滑茅柴熟,對語別時應斷魂。巖麓新霽浮紫煙,幾家雞犬喧一廛。憧憧人得蠅頭利,不了青簾酤酒錢。松陰散亂日易暝,風光漸入牛羊徑。赪肩赤腳分途歸,野唱樵歌動幽聽。癡云貼水天四垂,寒鴉凍雀無樹棲。紛紛萬頃水花亂,光眩銀海迷東西。中有輕舠移斷浦,玉笠瓊蓑一漁父。鼓枻而歌歌豐年,田家有麥無愁苦。長波淼淼七百里,蒹葭颯颯西風起。玉輪輾出琉璃宮,碧落空明無表里。幾峰森列青崔嵬,不知人世皆塵埃。夜深絲竹遞清響,疑是楚王曾歸來。云氣浮江天已夕,江樹號風飛雨迫。凄涼正則賦懷沙,疑與漁翁分半席。一聲曖乃隔中流,打篷淅霎添旅愁。土膏動脈曉色媚,農將有事于西疇。冥濛一抹籠崢嶸,崢嶸深處傳疏聲。溪橫古槎低欲折,隱約前村通去程。萬里征夫不知宿,數盡飛鴉棲古木。輸與中邊三四僧,枯藤挑云歸佛屋。家家傍水開柴扉,綠楊影里沈斜暉。妻炊黃粱子掛網,獨枕莓苔眠釣磯。得魚博錢平生志,世間寵辱不能累。路近桃源多裔孫,定知秦晉興亡事。
山村無地不炊煙,蕩雨殘陽落薜檐。只羨疲牛歸飽嚼,猶銜剩草渡江天。
皇圖基正統,朔易建神京。地厚南坡煖,天低北斗明。禁垣金聳閣,朝市石為城。盛業超前古,侯王作干楨。
結客五陵東,相邀入漢宮。但攜龍劍往,不必問雌雄。
平生畏就人間飯,向晚還同此鶴棲。今夜開懷看邸報,東山歸臥祝融西。
春馀客里政無聊,忽報潮頭雪樣高。急喚清空竹陵酒,旋嘗梅子與櫻桃。
大庭昔酣醉,遺此鈞天章。遂令鶉首墟,虎視吞八荒。嬴基苦莫敦,所恃逾兇狂。詭命終見奪,百二空蒼涼。
吾友吳都老鄭虔,論交憶在閶門前。海隅索米各奔走,蹤跡雖疏情彌堅。君于翰墨有獨嗜,收羅文獻常拳拳。百年掌故瞭如指,耆舊風流舌粲蓮。短書小記亦世說,時人不識劉臨川。寸縑尺素入藏弆,零金碎玉紛嬋娟。高賢遺翰玉臺札,所聚何啻三千箋。一朝風雨震蕓閣,靈文秘芨歸九天。惟有腹笥不可奪,此中俊物猶便便。君今八十愈清健,端居頤養神尤全。龍蛇起陸再移世,故家喬木飛云煙。光宣朝士辛亥彥,徵言述行期史遷。君如不作一家言,后生小子何慕焉。我媵此詩酌君酒,祝延兼以致纏綿。釧影居士有前軌,何妨紹武揮彩椽。人文一代付君手,無事謙謙吝不宣。亭成野史世刮目,蝴蝶鴛鴦豈此賢。
小閣獨坐日無事,幾回飛夢到天臺。一時風雨眼前過,萬里山河筆底開。林下有人閒白晝,世間無地不黃埃。便當辦取九節杖,劍閣匡廬頻往回。
田野歌平政,輿梁揭勝亭。翚飛天不盡,鰲鎮物常寧。吉夢先經始,豐年協地靈。白頭何幸也,還此照清泠。
時儕通貴后,六館竟如何。不有東南事,終期甲乙科。泮芹吳子邑,露薤漢人歌。白社雙林里,西流淚作河。漢閣文章舊,天臺草木深。笑談無復日,比興有馀音。歷歷傳新作,時時見古人。有懷祇短氣,何處識長身。
圣神御宸極,朝宗眾流奔。三正乃迭建,萬化歸一元。元經大一統,表揭開蒙昏。周綱既陵夷,七雄相并吞。晉紀忽中絕,五部漲妖氛。唐風復不振,五季尤紛紜。商丘肇火德,星緯煥奎文。道化儗三代,經術規典墳。一朝杜鵑啼,疋馬渡河津。王業寓南服,繼統啟后昆。如何太史氏,編與附庸倫。南北互譏誚,厚誣多失真。是非百世下,至公終不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