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宗室趙明發使君所畫訪戴圖并二小詩因次其韻 其一
水石追摩詰,
風騷類小山。
每來窺二妙,
戀戀欲忘還。
水石追摩詰,
風騷類小山。
每來窺二妙,
戀戀欲忘還。
畫作中的水石之景直追王維的意境,詩的韻味如同淮南小山的風格。每次前來觀賞這兩樣精妙之作,便戀戀不舍不愿返回。
摩詰:唐代詩人、畫家王維的字,其山水畫作以詩畫交融著稱。
風騷:此處指詩歌的韻味與風格。
小山:指淮南小山,漢代辭賦家,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見長。
二妙:指趙明發所畫的《訪戴圖》與所題的小詩,二者皆精妙。
窺:觀賞、觀看。
此詩為詩人觀賞宗室趙明發所繪《訪戴圖》及題于其上的兩首小詩后,依韻和作。創作背景或為宋代文人雅集場景,詩人因見其詩畫俱佳,故即興賦詩以表贊賞。
全詩以簡練語言贊揚趙明發詩畫雙絕,前兩句借王維、淮南小山的藝術成就類比其作品之高妙,后兩句直寫觀覽時的流連,突出對藝術佳作的珍視,體現宋代文人對詩畫藝術的推崇。
數點寒花開處。有個玉人家住。溪響一重門。一重云。扶病縞衣初別。積了半腰香雪。古月忽飛來。綠如苔。
開爐歲歲是今朝,暖氣潛通稱我曹。可惜丹霞燒木佛,翻令院主墮眉毛。
斷獄推京兆,依經議絕群。何疑故太子,足動大將軍。威信懷前政,荒涼剩舊墳。一丘城巽位,憑吊日斜曛。
黃花一丈似君長,十月炎天未著霜。彭澤籬邊那有此,掇英頻泛酒杯香。
驛路迢迢隱隱山,看花仙客度山關。長安故舊如相問,贏得煙蘿味一閒。
自有重灘險,還屯外邑兵。江春舟楫便,城晚旆旌明。蟻聚方連勢,鯨吞竟敗盟。悠悠岐路嘆,萬一慰民情。
平生秀句誦隨州,今日身親歷勝游。欲賦江山無好語,強賡歸鳥與孤舟。
孤云住處是狼山,云本無心山自閒。老率似云云似率,等閒飛去又飛還。
踏云尋古洞,風袂晚颼颼。花引三天路,山藏四月秋。金鰲扶殿閣,玉馬戲王侯。曲澗東流水,滔滔入御溝。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中宵飛雪暗寒天,三尺遺孤傍膝前。畫荻自憐灰有淚,擁爐空嘆夜如年。孀閨字跡龍蛇動,相國文章日月懸。誰道高風杳難繼?楓橋人物似螺川。
白日未出天隕霜,北風驅雁秋草黃。主人暇日不得意,鞭絲在手衣在箱。送君出門馬行疾,關山不見林木長。勸君客中免煩憂,莫遣朱顏坐凋喪。及時垂念小兒女,歸來衣繡照容光。
顧影方徘徊,何如適交親。交親望衡宇,不嫌時過存。入門果無恙,童仆交相溫。握手重欲訴,迫切翻遷延。時時心中思,不能口中言。相視生歡顏,接席歌且謠。繾綣亦不厭,未覺長日銷。忽已鐙燭張,侍者顧寂寥。皎月入照膝,月移天為高。轉輾君子心,良夜多饑勞。安坐且勿行,良會不可輕。促瑟彈余曲,種種陳故情。謂余忖度之,勿為悲平生。白石見水裔,北風見高城。明月三五缺,又見三五盈。
斗轉參橫一夜霜。玉律聲中,又報新陽。起來無緒賦行藏。只喜人間,一線添長。簾幕垂垂月半廊。節物心情,都付椒觴。年華漸晚鬢毛蒼。身外功名,休苦思量。
田田白團扇,輕綃寫蟬雀。用之卻炎暑,生風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