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池春 放翁韻
乍解征鞍,又理漢江歸棹。不思量、懨懨病倒。今宵歡盡,怕雞窗催曉。柳絲愁、恨花偏笑。
東風轉眼開了,酴醾須到。約重來、還須去早。餐風眠露,囑蛾眉休掃。最傷心、袖邊人老。
乍解征鞍,又理漢江歸棹。不思量、懨懨病倒。今宵歡盡,怕雞窗催曉。柳絲愁、恨花偏笑。
東風轉眼開了,酴醾須到。約重來、還須去早。餐風眠露,囑蛾眉休掃。最傷心、袖邊人老。
剛卸下旅途的鞍具,又整理好返回漢江的船槳。沒心思多思量,卻已病得萎靡不振。今夜的歡聚即將結束,最怕窗外雞鳴催著天亮。柳絲含愁,怨恨那花兒偏偏綻放笑顏。東風轉眼吹開百花,酴醾花也將按時綻放。約好重來,定要趁早歸來。餐風露宿的旅途里,叮囑愛人暫且不必梳妝。最令人傷心的,是身邊相伴的人已漸生華發。
征鞍:旅行者的馬鞍,代指旅途。
歸棹(zhào):歸舟,棹為船槳。
懨懨(yān yān):精神萎靡、病態的樣子。
雞窗:代指天亮,因古代以雞鳴報曉。
酴醾(tú mí):薔薇科植物,春末夏初開花,常象征春暮。
蛾眉:女子細長秀美的眉毛,此處代指愛人。
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結合“漢江歸棹”“餐風眠露”等詞意推測,可能為作者旅途歸鄉時所作,或與愛人短暫相聚后即將離別之際,抒發對聚散無常的感慨。
全詞以歸程為線索,串聯旅途、歡聚、離別場景,通過春景與愁緒的對比,細節與直抒的結合,細膩展現了對時光流逝的感傷與對相伴之人的珍視,情感真摯,意境幽婉。
出鎮當時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堯年。
到來唯飲長溪水,歸去應將一個錢。
吟處美人擎筆硯,行時飛鳥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憂寄,獨有東南戴二天。
征東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
官秩已叨吳品職,姓名兼顯魯春秋。
鹽車顧后聲方重,火井窺來焰始浮。
一句黃河千載事,麥城王粲謾登樓。
江流盤復直,浮棹出家林。
商洛路猶遠,山陽春已深。
青云應有望,白發未相侵。
才小知難薦,終勞許郭心。
王臣夷夏仰清名,領鎮猶為失意行。
已見玉璜曾上釣,何愁金鼎不和羹。
譽將星月同時朽,身應山河滿數生。
泥滓云霄至懸闊,漁翁不合見公卿。
營室東回蔭斥丘,少年承襲擁青油。
坐調金鼎尊明主,橫把雕戈拜列侯。
書札二王爭巧拙,篇章七子避風流。
西園舊跡今應在,衰老無因奉勝游。
思量前事不堪尋,牢落余情滿素琴。
四海豈無騰躍路,一家長有別離心。
道從汩沒甘雌伏,跡恐因循更陸沈。
寂寞誰應吊空館,異鄉時節獨霑襟。
春草荒墳墓,萋萋向虎丘。
死猶嫌寂寞,生肯不風流。
皎鏡山泉冷,輕裾海霧秋。
還應伴西子,香逕夜深游。
簟卷兩床琴瑟秋,暫憑前計奈相尤。
塵飄馬尾甘蓬轉,酒憶江邊有夢留。
隋帝舊祠雖寂寞,楚妃清唱亦風流。
可憐別恨無人見,獨背殘陽下寺樓。
倚櫂聽鄰笛,霑衣認酒壚。
自緣悲巨室,誰復為窮途。
樹解將軍夢,城遺御史烏。
直應齊始了,傾酌向寒蕪。
寒山壓鏡心,此處是家林。
梁燕窺春醉,嵒猿學夜吟。
云連平地起,月向白波沈。
猶自聞鐘角,棲身可在深。
葉落才悲草又生,看看少壯是衰形。
關中秋雨書難到,江上春寒酒易醒。
多少系心身未達,尋思舉目淚堪零。
幾時拋得歸山去,松下看云讀道經。
世人如不容,吾自縱天慵。
落葉憑風掃,香秔倩水舂。
花朝連郭霧,雪夜隔湖鐘。
身外無能事,頭宜白此峰。
喔喔晨雞滿樹霜,喧喧曉渡簇舟航。
數星昨夜寒爐火,一陣誰家臘甕香。
久別羇孤成潦倒,回看書劒更蒼黃。
逢人舉止皆言命,至竟謀閑可勝忙。
野堂吟罷獨行行,點水微微凍不鳴。
十里溪山新雪后,千家襟袖曉寒生。
只宜醉夢依華寢,可稱羸蹄赴宿程。
日苦幾多心下見,那堪歲晏又無成。
南行無俗侶,秋雁與寒云。
野趣自多愜,鄉名人共聞。
吳山中路斷,淛水半江分。
此地登臨慣,攄情一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