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晚述懷
吾無應物材,涉世誠大難。
靜默欲養心,觸事多憂患。
讀書不致用,焉貴抱叢殘。
愧此編氓徒,力食供晨餐。
貧賤未為辱,親密未知歡。
芬馨湘南草,詎若庭戶蘭。
俯思勵至行,束帶憐朝寒。
吾無應物材,涉世誠大難。
靜默欲養心,觸事多憂患。
讀書不致用,焉貴抱叢殘。
愧此編氓徒,力食供晨餐。
貧賤未為辱,親密未知歡。
芬馨湘南草,詎若庭戶蘭。
俯思勵至行,束帶憐朝寒。
我沒有應對世事的才能,處世實在是太艱難。本想靜默修養心性,卻每每遇事多有憂患。讀書若不能致用,空守著瑣碎的書卷又有何貴。愧對比不上那些平民百姓,靠勞作換取晨餐。貧賤并非真正的恥辱,親人間也未必能共享歡顏。那湘南芬芳的香草,怎比得上庭院中的幽蘭。低頭沉思應磨礪高尚德行,清晨束緊衣帶,更覺寒氣侵肩。
應物材:應對世事的能力。
涉世:經歷世事、處世。
叢殘:指零散瑣碎的書籍,此處代指學問。
編氓:指平民百姓,編戶之民。
力食:依靠體力勞動獲取食物。
詎若:怎如、哪像。
至行:極高的德行。
束帶:整理衣帶,指穿戴整齊,此處或指晨起準備事務。
詩作于歲末之際,詩人回顧一年處世經歷,面對自身'無應物材'的現實局限、讀書難以致用的理想落差,以及與平民'力食'對比的愧疚,在歲晚的清冷中展開自我審視與精神激勵。
此詩為歲末述懷之作,核心圍繞'處世之難'展開:先嘆自身無才、遇事多憂,再愧對平民辛勞,后以蘭草自喻,表達磨礪德行的決心。情感層層遞進,展現了古代士人在現實困境中堅守精神追求的品格,語言樸實而意蘊深沉。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闌 通:欄)
裙色草初青。鴨綠波輕。試花霏雨濕春晴。三十六梯人不到,獨喚瑤箏。 艇子憶逢迎。依舊多情。朱門只合鎖娉婷。卻逐彩鸞歸去路,香陌春城。
夜蕭蕭。夢蕭蕭。又趁楊花到謝橋。鳳沈明月簫。 來迢迢。去迢迢。枉把吟箋寄寂寥。飛鴻不受招。
英英白云起,呈瑞出封中。表圣寧因地,逢時豈待風。 浮光彌皎潔,流影更沖融。自葉堯年美,誰云漢日同。 金泥光乍掩,玉檢氣潛通。欲與非煙并,亭亭不散空。
天花子落月中樓,香滿三千世界秋。 下有老人常斫樹,至今玉斧不曾修。
此身何補一毫芒,三辱清時政事堂。 病骨未為山下土,尚尋遺墨話存亡。
朔風動秋草,清蹕長安道。長城連不窮,所以隔華戎。 規模惟圣作,荷負曉成功。鳥庭已向內,龍荒更鑿空。 玉關塵卷靜,金微路已通。湯征隨北怨,舜詠起南風。 畫野功初立,綏邊事云集。朝服踐狼居,凱歌旋馬邑。 山響傳鳳吹,霜華藻瓊钑。屬國擁節歸,單于款關入。 日落寒云起,驚沙被原隰。零落葉已寒,河流清且急。 四時徭役盡,千載干戈戢。太平今若斯,汗馬竟無施。 惟當事筆研,歸去草封禪。
危弦斷客心,虛彈落驚禽。新秋百慮凈,獨夜九愁深。 枯蓬唯逐吹,墜葉不歸林。如何悲此曲,坐作白頭吟。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萬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洪 一作:紅) 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狂簡誰諧俗,幽居頗自便。 看云常獨坐,聽雨或高眠。 字許鄰人問,詩從野老傳。 久知山木喻,細讀養生篇。 雨后看新水,天空望遠山。 入云蒼隼健,坐浪白鷗閑。 慮淡時時遣,詩清字字刪。 才疏信樗散,非為惜朱顏。
水國春光動,天涯客未行。 草連千里綠,月共故鄉明。 游說黃金盡,思歸白發生。 男兒四方志,不獨為功名。
江南柳,江南柳,春風裊裊黃金絲。 江南柳,年年好,江南行客歸何時?蒼海茫茫波萬丈,鄉 關遠在天之涯。 天涯之人日夜望歸舟,坐對落花空長嘆。 但識相思苦,那識行人行路難。 人生莫作遠游客,少年兩鬢如霜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