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其二
不談當世事,
榮辱兩無聞。
詩思半山月,
生涯一塢云。
硯乾分瀑潤,
香斷借蘭熏。
有客時相過,
呼兒采澗芹。
不談當世事,
榮辱兩無聞。
詩思半山月,
生涯一塢云。
硯乾分瀑潤,
香斷借蘭熏。
有客時相過,
呼兒采澗芹。
不談論當下的世事,榮耀與恥辱都不聞不問。詩興隨著半山的明月生發,生活如同山塢中的白云般悠然。硯臺干了就取瀑布的水來潤,熏香燃盡便借助蘭花的香氣。偶爾有客人前來拜訪,呼喚孩子去山澗采摘芹菜。
塢:四面高而中間低的山地,此處指山間平地。
分:取、引。分瀑潤:引來瀑布水滋潤硯臺。
香斷:指熏香燃盡。借蘭熏:借助蘭花的自然香氣。
澗芹:山澗中的芹菜,代指山間野菜,體現田園生活的質樸。
此詩當為詩人隱居山間時所作。彼時詩人或因厭倦世俗紛爭,選擇遠離塵囂,于山林中尋求精神寄托。詩中通過對山居生活的細致描寫,反映了其超然物外、安于自然的生活狀態與心境。
全詩以“山居”為主題,通過“不談世事”“詩思月云”“潤硯借香”“客訪采芹”等場景,勾勒出隱逸生活的閑適與純粹。詩風清新質樸,意境清幽,是表現文人歸隱情懷的典型之作。
閉關不出未一紀,蹙地何堪日百里。似知立馬有完顏,先取西湖藏袖里。工愁善病老維摩,筆端能挽舊山河。倘留一發中原在,陌上來聽緩緩歌。
乾位既正,坤斯順承。日麗于天,月斯溯明。惟帝受命,惟帝并登。黼扆尊臨,典冊是行。
飲之不見底,醉倒深紅波。紅波蕩諫心,諫心終無它。獨游終難醉,挈榼徒經過。問花不解語,勸得酒無多。
笙歌散后歸深院,花柳陰中過曲廊。靜掩金鋪三十六,黃昏處處爇衙香。
荏苒年華雙鬢蒼,側身天地一銜觴。風云幸接夔龍侶,樗櫟慚非梓杞良。公有經綸禆黼扆,我惟文籍校偏傍。騷壇今日誰方駕,百戰詞鋒氣更昌。
朝朝暮暮比雙肩,銀海同看憑鐵舷。萬頃珠花波弄日,一天粉墨月穿煙。短吟得句消長晝,老去言情勝少年。更喜舟中如世外,不聞秦亂得安眠。
阜物家家市,瀕湖處處園。童時今父老,夢里古乾坤。佛石千像在,風潮萬馬奔。誰予指新路,梧落故宮垣。
老來非厭客,靜里欲書經。
一來海角艤扁舟,兩見天南大火流。鐘鼓不聞昏自曉,柴荊常閉冷還幽。
昏曉相催,百年窗暗窗明里。人生能幾。贏得貂裘敝。富貴浮云,休戀青綾被。歸歟未。放懷煙水。不受風塵瞇。
越角倦游客,貧婆行腳僧。畏寒便白氎,尋壑倚烏藤。是處記游釣,老來無友朋。求田兼問舍,豈復愧陳登。
八風調養力,九地發生深。共被年豐賜,誰知日昃心。
百蟲虛警正愁吾,破夢猶驚啄屋烏。十里秋聲非草木,一天涼思似江湖。儲胥列騎情終黜,斥堠連雞計已疏。自斷決無山可入,只馀坐待海同枯。
風破金鋪結綺錢,穿簾入幌舞垂蓮。可憐無人夜不曉,起視西窗月華皎。
翠枝斜插滴金花,特髻低蟠貼水荷。應奉人多宣喚少,海棠花下看飛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