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廬
萬壑吾廬外,蕭然一布衣。
家貧親老易,地僻客來稀。
開卷前賢過,窮居世事違。
坐看小烏雀,街食向巢飛。
萬壑吾廬外,蕭然一布衣。
家貧親老易,地僻客來稀。
開卷前賢過,窮居世事違。
坐看小烏雀,街食向巢飛。
千萬道山谷環繞在我的草廬之外,我穿著樸素的布衣,顯得孤寂冷落。家境貧寒,父母年邁,生活不易;地處偏僻,來訪的客人稀少。打開書卷,與前賢對話;困守家中,與世事多有違背。靜坐觀看小烏雀,銜著食物飛向巢穴。
萬壑:千萬道山谷,形容山巒眾多。
蕭然:冷落、孤寂的樣子。
布衣:平民百姓的粗布衣服,此指詩人自身簡樸的裝扮。
地僻:地理位置偏僻。
開卷:打開書本,指閱讀。
前賢:前代的賢達之人。
窮居:困居、隱居。
銜食:叼著食物。
此詩或作于詩人隱居時期,通過描寫山間草廬的清苦生活,反映其遠離塵囂、安貧樂道的生存狀態,可能與詩人當時經濟困頓但精神自足的心境相關。
全詩圍繞“吾廬”展開,從環境、家境、日常活動到觀物細節,層層鋪陳,刻畫了一個清寒卻自適的隱居者形象,展現了平凡生活中的詩意與精神富足,體現了古典詩歌中“以小見大”的審美特征。
十日避旗鼓,相逢未贈言。小巫良自怯,大雅更誰論。伏暑宜杯酒,秋光憶故園。共將詩作活,工拙兩堪存。
粲粲黃花意態濃,一年季候到秋風。幽坐晚涼無個事,芰荷開盡葉重重。
竹雪寒聲瀉,山禽好語來。空余臘月酒,擬訪石亭梅。野水宜舟楫,春云費剪裁。從前江海上,今日意悠哉。
白馬飾金羈,琵琶再撥時。昔曾調玉樹,今復妒蛾眉。紈扇秋終棄,蘭臺晚易悲。何如若耶女,采葛作黃絲。
茶山居士惠山行,六月虛堂晝不扃。何處清風能此客,向來大暑似繁刑。吟筇緩待東山月,征旆遄朝北斗星。秋草滿前無刈者,應將茂叔認吾庭。
箏兒個個競低高,線斷箏飛打一交。若個紅靴不破綻,若人紅襖不鏖糟。
棠舟并艤越來干,廡下何人識伯鸞。買鶴俸錢誰為借,籠鵝經卷手曾刊。功名荏苒看雙鬢,歧路奔忙誤一官。紫氣東門長不斷,羅浮梯閣幾回看。
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寶鴨香消沉火冷,侍兒閑自理空侯。
幾時曾買建溪芽,小篋深藏品必嘉。豫約今朝狂醉后,須煩同泛一甌花。早攜數幅過山隅,明日詩情各有馀。案上羅文如已少,金花銀葉也堪書。
洪生胸中有兵甲,陷伏無妨寡敵多。因已收功擒首賊,老夫長嘯也高歌。
慘慘秋風吹客襟,唐人遺跡宋人吟。浮云世事多遷變,不獨此亭無綠陰。
結束三衣共一囊,輕車轆轆載輕裝。快哉漸與家山近,行矣都忘舊路長。臨別商量同啐啄,從前語默盡秕糠。御風何事歸來早,卻恐人先饋五漿。
西鄰鳥鼠北朝那,涇水東流入大河。一上參云亭上望,山川滿目夕陽多。
北斗低垂掛戍樓,黃河不逐月西流。一聲長笛沖沙起,散作邊人萬里愁。
漠漠腥風動薊門,鼓鼙聲死日黃昏。殷憂共憶宵衣久,遺澤猶聞血詔存。滿目河山留義烈,故宮黎庶逐啼魂。江流不盡敷天恥,薪膽憑將獻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