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山溪 其二 停云竹徑初成
小橋流水,欲下前溪去。喚取故人來,伴先生、風煙杖屨。行穿窈窕,時歷小崎嶇,斜帶水,半遮山,翠竹栽成路。
一尊遐想,剩有淵明趣。山上有停云,看山下、濛濛細雨。野花啼鳥,不肯入詩來,還一似,笑翁詩,句沒安排處。
小橋流水,欲下前溪去。喚取故人來,伴先生、風煙杖屨。行穿窈窕,時歷小崎嶇,斜帶水,半遮山,翠竹栽成路。
一尊遐想,剩有淵明趣。山上有停云,看山下、濛濛細雨。野花啼鳥,不肯入詩來,還一似,笑翁詩,句沒安排處。
小橋下溪水潺潺,我想沿著溪水前往前溪。呼喚老朋友前來,陪伴我這先生,一起在風煙中拄杖漫步。穿行在幽深的小徑,時而走過略微崎嶇的山路,小路斜傍溪水,半被山巒遮擋,兩旁栽滿翠竹,形成一條竹徑。端起酒杯遐想,盡是陶淵明那樣的情趣。山上有停云,看山下細雨濛濛。野花綻放,鳥兒啼鳴,卻不肯進入我的詩中,好像在嘲笑我,詩中的句子還沒安排好呢。
杖屨(jù):手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窈窕(yǎo tiǎo):形容路徑幽深曲折。
崎嶇(qí qū):形容山路不平。
停云:化用陶淵明《停云》詩,原指停聚的云,此處借指山間云景。
剩有:盡有,多有。
濛濛:形容細雨迷茫的樣子。
沒安排處:沒有構思好、未妥善組織詞句。
此詞當為詞人竹徑初成時所作。詞人于山間營造竹徑,邀友同游,觸景生情,借陶淵明隱逸之趣,表達對自然田園生活的喜愛與向往,同時以“野花啼鳥笑詩”的詼諧筆調,展現創作時的隨性與閑適心境。
全詞通過描繪竹徑周邊的自然景色與友人同游的場景,以清淡筆觸展現田園之樂,融合陶淵明隱逸意趣,語言質樸而富有生活情趣,既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又以自嘲之語增添靈動,是一首體現文人閑適生活的佳作。
萬丈峰頭架石橋,微聞雞犬落青霄。耕耘休課兒孫輩,雨過黃精自發苗。
義重生輕一羽塵,顛危猶切拯時屯。未論勝敗兵家算,空付綱常社稷身。烽火門虛應有日,將垣星隕此何辰。乾坤浩氣剛風在,汗簡還今照古人。
殷樹蔥籠繡曉暾,馬蹄東去亂冰痕。世收徵詔藏商谷,家有新功刻禹門。太白夜郎初辱顧,馮唐漢殿欲承恩。南山報喜通啼鳥,明日榮歸鶴有孫。
有初必有終,有日必有夜。天運自循環,陰陽交代謝。曾聞古仙人,云霄遠凌跨。死生亦常理,誰惟天所赦。吁嗟老佛徒,蚩蚩思久假。貪迷竟何如,而徒陷虛詐。所以君子儒,安焉老田舍。修身以俟之,萬物還元化。
忽入桃源景可猜,莫非道士亦曾栽。舟行溯水沿溪進,花映清流夾岸開。石澗有岐封碧草,洞門無俗長蒼苔。方知此景非人世,巖谷幽深少客來。舍舟入洞夕陽斜,得見方村八九家。林鎖山環藏屋宇,雞鳴犬吠隱煙霞。寧知門有今朝客,可使燈開昨夜花。共喜相邀詢動止,呼童汲水煮仙茶。遠近人家盡見招,小童環立總垂髫。玄冰滿椀侵肌爽,絳雪堆盤入口消。山內不知今晉代,座中猶自問秦朝。夜深時向花前立,遙見雙株合鳳簫。憶前復入武陵溪,野水微茫煙樹迷。巖閉不聞仙犬吠,山深惟聽鷓鴣啼。神仙懸隔今非昔,烏兔循環東復西。應向洞中存隱跡,芳名留與后人題。
柳老渾如季布髡,寂寥天地一燈昏。難言此日何由致,久待孤懷不自黁。紫若青荃襟底故,長顱大顙鏡中捫。乘時喧寂蛩無信,嗚邑毋嫌敗灶根。端憂如發自難髡,獨擁虛幃臥夕昏。結友兩間仍落寞,全身十載太酸黁。夢天重霧還堪馭,棘指明星爛不捫。誰令荒雞瘖竟夜,心魂搖蕩恐無根。曠蕩川原草木髡,珠江聲咽晚潮昏。稍寒云意綿綿去,欲倦風情漠漠黁。屑淚拈花誰索笑,微霜侵指發堪捫。萬緣紛糾清宵坐,待看春生古石根。老木山深忍盡髡,依枝缺月送黃昏。漸疏叢葦容鷗立,絕好遲花為我黁。陳跡眼中人不再,矢痕胸上足須捫。重尋偃蹇西灣路,霜后應馀宿草根。城西萬綠未全髡,獨抱幽憂一室昏。屢夢屢醒才半夜,難忘難憶奈馀黁。碧凝神血終何補,心散巫云豈復捫。不悔沾裾無限意,三年點鬢化霜根。羈鳥何依葉已髡,寂寥天地一燈昏。盛年花好矜初粲,殘夜灰寒撥此黁。溫語漫留秋后憶,微冰悄墜頰邊捫。百年同命深深誓,忍放扁舟別水根。紛披黔首未全髡,竟夕鰥鰥眥亦昏。在水初燈猶掩抑,待春黃菊試溫黁。一尊向影誰同勸,四壁如天日費捫。都道醒人無醉語,何妨吐與斷籬根。一杯能醉笑齊髡,驟雨飄風忽到昏。鼠跡架衣懸久冷,酒醺布被愜奇黁。尚馀骨立人難拜,日共塵生虱莫捫。非復干霄喬木意,孤蓬歲久自留根。
不信儒冠誤,長年自濯薰。鄉評推秀孝,墨客誦詩文。仕早收朝跡,材終壅上聞。晚全冰壑趣,造物似知君。玉立簪纓底,平生恥自媒。次山初漫仕,元亮即歸來。竟老金閨籍,虛纏蕙帳哀。盛名知不朽,妙語寫瓊瑰。
漫品林泉樂,當窗樹色新。清時真有味,入世豈無塵?偶得天風顧,常思魚水親。春光般若好,終屬少年人。
何人解薦相如賦,狗盜雞鳴豈此流。壯志未登龍虎榜,薦書重入帝王州。煙生漁浦雁初下,月滿江樓霧已收。早晚書來聞好語,沙頭春晚望歸舟。
靈巖聳拔接孤岑,中有幽泉冽且深。崖嘑遠來稱石髓,□□□□□□□。□□□□□□□,□□□□□□□。□□□□□□□,□□□□□□□。
華山畿,良可哀,君死儂生奚可哉。愿言玉匣為儂開,與君一處埋蒿萊。
誰言秋入詩人興,我每逢秋動客愁。帶甲貔貅今滿地,庾公何意獨登樓。
安排草履與蓑衣,老去生涯付釣磯。世路早知行不得,那須兩岸子規啼。
何處難忘酒,王臣立藎方。群邪終自直,萬死不摧剛。社鼠旁難塞,龍鱗逆易傷。此時無一盞,何以洗憂腸。
卻穢通神更養生,黃精端不讓青精。蘿崖曉斸云連鍤,竹砌宵蒸月滿鐺。服久豈徒躋壽域,身輕還許到蓬瀛。殷勤持向頤庵獻,少助清筵骨董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