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塔
岡勢盤盤聳碧空,何年古塔定方中。
銀河色映三山月,鐵馬聲隨五夜風。
七級開花懸漢表,千尋倒影掛樓東。
未論佛語諸天近,且壯臨淮巨鎮雄。
岡勢盤盤聳碧空,何年古塔定方中。
銀河色映三山月,鐵馬聲隨五夜風。
七級開花懸漢表,千尋倒影掛樓東。
未論佛語諸天近,且壯臨淮巨鎮雄。
山岡蜿蜒起伏,古塔高聳入云,不知是哪一年建造的它,穩穩地立在天地正中。銀河的光輝映襯著三山的明月,塔上鐵馬的聲響伴隨著五更的風聲。七級的塔身如花朵般高懸在天際,長長的塔影倒掛在樓的東邊。先不說它仿佛能與佛語相通、離諸天很近,單看它就讓臨淮這重鎮更顯雄偉壯觀。
盤盤:形容山岡曲折環繞的樣子。
定方中:指塔建在天地正中,有穩固之意。
銀河色映:銀河的光輝映照。
鐵馬:塔檐上懸掛的鐵片,風吹作響。
七級開花:指七級的塔如花朵般。漢表:指天空。
千尋:形容塔很高。尋,古代長度單位。
諸天:佛教語,指護法眾天神。
臨淮:古地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臨淮時,被當地的古塔所震撼,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臨淮或許是一個重要的城鎮,古塔作為當地的標志性建筑,承載著一定的文化和歷史意義。
這首詩以古塔為主題,描繪了其雄偉壯觀的景象。詩中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展現出古塔的獨特魅力,同時也襯托出臨淮重鎮的氣勢。在文學上,它生動地展現了古代建筑之美和詩人的審美情趣。
柳店春風酒旆斜,紫綃團萼數枝花。香肌元是多豐膩,錯把紅梅看作他。
犖確昌黎翁,盤空多硬語。風雅之正宗,吾獨秋懷取。
一門喜氣樂和平,亭取同枝筑倍荊。昆弟聯吟敦友誼,怡怡弈世仰科名。
燕公未肯祖虛無,悍俗歸仁舉國書。莫道邦人都背德,壁間猶有海潮圖。
小園曾伴桃花落。絲絲還帶春煙薄。輕絮不禁風。任它西復東。此時重折遍。依舊樓頭見。何處認離亭。黃鸝三兩聲。
中星虛照廣南東,何處文明有見龍。夢想西周曾至鳳,化行東漢亦臨雍。兒曹未用啼杯飯,弟子猶蒙養萬鐘。卻愧名銜叨國士,草間曾未動微風。何時健步走西東,笑子頻年學臥龍。沃產總堪償酒債,白頭端幸際時雍。冰盤醉縷銀絲繪,午枕驚回社廟鐘。子亦能歌孫解舞,也應忘卻膝頭風。
高梁鞭弭未能勝,臺上行春不共登。白雪風流知郢下,青云車騎憶平陵。聲聞豈但西皋鶴,搏起還看北海鵬。君自長安難久客,封書回雁且先憑。
芳草萋萋白下門。鳳凰臺下杏花村。不須細雨斷人魂。湖水載將新黛影,晚煙襯出夕陽何。瓦官閣下欲黃昏。
蒹葭影里一停杯,再歲龍灣我復來。葦岸色連殘雪曙,漁汀歌隔暮云堆。溯流不盡澄清意,擊楫深慚濟涉才。目引仙城天咫尺,片帆還趁好風開。野色波光泛酒杯,舊游佳伴幾人來。空憐聽笛清江曲,更憶聯帆翠浪堆。珠寺疏鐘徒在念,白云霜雁每論才。相思此日蒹葭渺,迢遞孤篷獨自開。
簪花猶且強年少,訴酒固非佯小心。花好酒嘉情更好,奈何明日病還深。
春宵苦不寐,破曉上征車。野曠天垂幕,河乾地卷沙。緋桃十數樹,綠柳兩三家。何必江南好,天涯攬物華。
無終山翠鎮縈紆,亂世真宜聚族居。深喜漁樵時往復,不知宗社日淪胥。戎車自足通荒塞,束帛何煩及弊廬。尚有野人尋隱跡,石梁云壑莽成墟。
池上泠泠過雨聲,綠荷風走萬珠明。天公未欲從群望,作了晚涼俄便晴。
雨歇長虹淡欲收,疏疏寒靄暮依樓。西風滿院催搖落,已覺梧桐不耐秋。
耄年治圃勝傳經,憩息園林作菜亭。徑直蔬方類我性,叮嚀小子記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