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王孫 端午
香醪蒲玉百花杯。繡虎朱符巧剪裁。
偶簪艾葉傍妝臺。小窗開。
一帶紅榴照眼來。
香醪蒲玉百花杯。繡虎朱符巧剪裁。
偶簪艾葉傍妝臺。小窗開。
一帶紅榴照眼來。
用菖蒲、玉和百花泡制的美酒斟滿了杯子。精美的詩詞和紅色的符箓被巧妙地剪裁。偶爾在發(fā)髻上插上艾葉,站在妝臺旁。小窗打開,一片火紅的石榴花映入眼簾。
香醪(láo):美酒。蒲玉百花杯:用菖蒲、玉和百花泡制的酒。
繡虎:指曹植,這里借指精美的詩詞。朱符:紅色的符箓,端午有貼朱符的習俗。
簪(zān):插戴。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端午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諸多習俗。詞人可能在端午時,看到節(jié)日熱鬧場景,心情愉悅,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端午佳節(jié)的景象,突出節(jié)日的熱鬧歡快。其特點是通過細膩描寫展現(xiàn)節(jié)日氛圍。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生動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
風濤未靖又兵戈,
半百年從患難過。
朋舊易飄霜后葉,
老懷難起井中波。
點金乏術成仙少,
剪紙為花喝彩多。
草草勞人干甚事,
曠廬我只當行窩。
閒身何所事,
詩外別無心。
但見獨危坐,
焉知長苦吟。
兵戈生長老,
夢幻去來今。
感慨亦徒爾,
賓來酒且斟。
愁霖及稍霽,獨往聽流泉。蓮漏寒溪外,松風古閣邊。有山須磊砢,無水不潺湲。得石披襟坐,澄懷一灑然。
如此泉聲好,能禁野興生。空池收滴瀝,危石漱琮琤。逝者從觀道,清兮可濯纓。幽期在林樾,取次上頭行。
散步逢秋蚤,尋僧到上方。因之開晝定,喜為煮泉嘗。庭草綠隨意,巖花紅斷腸。淙淙幽澗響,盈耳沃清涼。攤書臨斷壑,倚檻近斜曛。為愛鳴寒玉,還因誦碧云。松濤兼淅瀝,花梵更繽紛。輸爾閑朝暮,經(jīng)行坐臥聞。
淹時苦炎暑,此日遇初秋。
舊籍存千畝,彝倫詠九疇。
但能尋曠蕩,何必事深幽。
未愧遼東笑,真成知北游。
永安宮殿莽榛蕪,炎漢存亡六尺孤。
城上風云猶護蜀,江間波浪失吞吳。
魚龍夜偃三巴路,蛇鳥秋懸八陣圖。
搔首桓公憑吊處,猿聲落日滿夔巫。
中庭桃李樹,蓁蓁夾庭階。
枝枝交蔭帶,葉葉互相依。
雨露方齊潤,東風亦均吹。
何必同根蒂,然后乃宜家。
此樹本無言,移者自為蹊。
昔合尚有分,今分合何時。
送子出門去,揮淚不成辭。
今夕高宴會,登歌含慘吁。
借問何為爾,送子以離居。
離居多苦辛,歌淺思有馀。
憶昔童冠時,朝暮兩相于。
胡為向康莊,改轍行自驅。
比鄰固匪遙,疏者曰以疏。
但令心期邇,蹤跡豈必俱。
再拜與子別,四望野踟躕。
鑿井秦人老塞煙,
抱孫雄踞海南天。
江山不改遺民盡,
獨坐秋風自品泉。
蜩螗千萬沸斜陽,
蛙黽無邊聒夜長。
不把癡聾相對治,
夢魂爭得到藜床。
水國何年擁此邱,乾坤佳氣郁中州。梵鐘響度吳門霽,海樹寒生楚甸秋。風細魚燈低入牖,日高鯨浪近搖樓。將因法界窺空色,聊得攀緣一系舟。
絕辟秖邀天漢路,披云更躡妙高臺。千檣下破江光闊,兩郭平臨岸勢回。客自品泉供淪茗,僧從乞食坐浮杯。憑欄為灑英雄淚,南北戈鋋有劫灰。
適聞有詔追陽子
又說厚禮迎申公
莫教涑水疑四皓
且伴橫渠吟八翁
婆娑壁間畫
手澤猶芳鮮
清夜發(fā)光芒
睨視不敢前
想見落筆時
氣足而神全
非徒貌幽花
自寫翠袖翩
每思棄塵務
從君事丹鉛
豈期不我顧
倏忽長相捐
一慟云為愁
梁月藏嬋娟
桃根桃葉休相問,
巫雨巫云最有情。
好做春陰不歸去,
明朝更聽賣花聲。
清宮有嚴,
廣樂在庭。
鐘鼓筦磬,
九變既成。
縮茅以獻,
潔秬惟馨。
靈游可想,
來燕來寧。
午夜長風生,撼我庭前樹。為憶意中人,垂盡青衫淚。湘江波浪深,寸緘達何許。惆悵空斷腸,燃燈達天曙。
我愁不可撥,撩亂西山岑。援琴出高調,指冷難成音。為謀日已拙,歲月日已侵。感此坐無言,涕淚飛秋襟。
汝魂將何之,欲與君追隨。飄然渡滄海,不畏風波危。
昨夕入君室,舉手搴君帷。披帷不見人,想君就枕遲。
君魂倘尋我,會面亦難期。恐君魂來日,是妾不寐時。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豈知。彼此不相聞,安怪常參差。
舉頭見明月,明月方入扉。此時想君身,侵曉剛披衣。
君在海之角,妾在天之涯。相去三萬里,晝夜相背馳。
眠起不同時,魂夢難相依。地長不能縮,翼短不能飛。
只有戀君心,海枯終不移。海水深復深,難以量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