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栗齋之任義州
拜命陪京令望奢,九重恩詔帝深嘉。
鼎鐘舊勒三岑績,雨露新沾一縣花。
化屨何年鳧有跡,垂簾盡日鶴排衙。
東風遠送旌旗路,為錫龍章荷寵嘉。
拜命陪京令望奢,九重恩詔帝深嘉。
鼎鐘舊勒三岑績,雨露新沾一縣花。
化屨何年鳧有跡,垂簾盡日鶴排衙。
東風遠送旌旗路,為錫龍章荷寵嘉。
你受命前往陪都義州任職,令人十分羨慕,這是皇帝下了恩詔并深深嘉許你。你過去的功績如同銘刻在鼎鐘上一樣顯著,如今又像新沾了雨露的縣花般獲得新機遇。不知何時你能像王喬那樣留下神奇政績,平日里你會像劉昆一樣垂簾靜治,仙鶴都來排列衙署。東風遠遠地送著你旌旗飄揚的前路,你帶著皇帝賜予的龍章,承受著恩寵。
拜命:接受任命。陪京:指陪都,義州可能當時為陪都。令望奢:令人十分羨慕。
九重:指皇帝。恩詔:皇帝的詔書。深嘉:深深嘉獎。
鼎鐘:古代常將功績銘刻在鼎鐘上。三岑績:可能指岑氏兄弟的功績,這里泛指顯著功績。
雨露:比喻皇帝的恩澤。一縣花:源自“一縣花”典故,指縣令。
化屨(jù):化鞋,這里用王喬化雙鳧為鞋的典故,比喻有神奇政績。鳧(fú):野鴨。
垂簾:用劉昆垂簾靜治的典故,指官員治理有方,政務清閑。鶴排衙:仙鶴排列衙署,形容環境清幽,治理有序。
旌旗:旗幟,這里指官員出行的儀仗。
錫:同“賜”。龍章:皇帝賜予的印章或文書等,象征恩寵。荷:承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當時徐栗齋接受任命前往義州任職,作者可能與徐栗齋關系較好,在其赴任時寫下此詩送別,表達對他的祝賀與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徐栗齋赴義州任職,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增添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送別詩的常見風格,表達了對友人的美好祝愿。
昔我適吳會,日夕承歡顏。高堂樂起舞,綵服何斑斕。東海洶波濤,西湖翠煙鬟。北歸馀十年,謬跡通朝班。家禍一朝集,音容何可攀。悲號蒼穹迥,往事思日艱。命窮時亦迫,志弱體自孱。安得騰化術,從君超人寰。執手不忍訣,臨風涕空潸。
翠扇平遮罨畫樓,玉蘭傾露避蘭舟。何如解語花長在,花界長生殿里頭。
耕田世界絕纖塵,白玉毫光照爛銀。蘆葉膝邊穿得過,天花背上落來勻。狂蹤未定難明性,妄想俱空始見身。驀直絡頭如不錯,也須慚愧執鞭人。
幽蘭在浚谷,眾卉沒其英。清風一吹拂,卓然見高情。萬物皆有時,泰至否自傾。蟄雷聲久閟,未必先春鳴。有酒且歡酌,何用嘆此生。
榜下人還幾,天涯意倍親。因君謝塵鞅,復此嘆參辰。戎務時參畫,軍興屢算緡。江湖平劇寇,越巂拊罷民。祿秩承三錫,封章見屢陳。官箴恒檢束,勢路獨逡巡。盡瘁年逾邁,圖歸愿始伸。客途方雨雪,故國尚松筠。潮汐門通海,清輝月近鄰。山僧遺紫筍,漁父薦纖鱗。觸事情俱適,無為俗轉淳。谷齋諸老在,結社繼前人。
不辭提甕灌山畦,繞屋江聲似冉溪。卻笑永州憔悴客,壺觴終日嘆羈棲。
當年將種尚呱呱,此日神交問海隅。吹角風生還跨父,鳴鑣春動欲吞胡。肘懸鵲印方高足,志握龍旗莫愛軀。聞道遼陽新戰伐,憑君仗劍斬單于。
花朝尋花不見花,行行直到梵王家。周遭玄海波光合,遠近翠樓煙景賒。綵衲胡僧通漢語,香酥鮮乳薦巴茶。憑高縱覽乾坤勝,萬歲山前五色霞。
年深馬骨高,塵慘貂裘敝。夜長鴛夢短,天闊雁書遲。急覓歸期,不索尋名利。歸心緊歸去疾,恨不得裊斷鞭梢,豈避千山萬水!
銀槎直放刺云空,眼底群山盡赴東。一線黃河開禹域,四圍白日走天風。情移十丈紅塵外,身在五陵佳氣中。為是三唐形勝地,云端得句自然工。
為園嶺下白云深,嶺下花開香滿林。人去函關馀紫氣,地鄰韶石足清音。姓名久落先賢傳,堂構難忘孝子心。遙夜衡門空入夢,漢廷春色引朝簪。
萬釘簇錦若垂紳,圍住東風穩稱身。聞道沈腰易寬減,何妨留與系青春。
共君白社揮毫日。未計衰殘同作客。玉關萬里壯神皋,也為詩人開霽色。人生快意當前決。那有東西南與北。蜀州今日在蘭州,落筆便須參甫白。
誰把高崖手劈開,鉅靈還到此中來。青冥風露銀河近,白日雷霆碣石摧。潭上龍漦溥絳雪,廟前馬跡過蒼苔。猶勝漢使經年別,載得河邊片石回。
日觀峰高高插天,天門雙辟俯蒼煙。無人共拾金光草,拄杖行吟望斗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