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寒二首 其一
一晴疑尚暑,一雨頓能寒。
氣候從茲變,病軀那得安。
頻聞風淅淅,不見日團團。
附火貪新燎,添衣怯帶寬。
一晴疑尚暑,一雨頓能寒。
氣候從茲變,病軀那得安。
頻聞風淅淅,不見日團團。
附火貪新燎,添衣怯帶寬。
天氣放晴時還以為仍是暑熱,一場雨突然就讓天氣寒冷起來。氣候從此改變,我這生病的身體怎能安寧。頻頻聽到風聲淅淅作響,卻不見太陽圓圓滿滿。靠近新燃起的火貪戀溫暖,添衣時又怕衣帶顯得寬松。
頓:立刻。
從茲:從此。
淅淅:象聲詞,形容風聲。
團團:形容太陽圓的樣子。
附火:靠近火。
怯:害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知是在氣候突然變冷時創作。可能當時詩人身體欠佳,面對氣候的急劇變化,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寫氣候驟變給詩人身體和心理帶來的影響。特點是緊扣生活場景,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真實的情感表達。
老來筋力怕逢迎,閒倚東風玩物情。十載虛名蝴蝶夢,一春客況子規聲。周游自信神為馬,養拙何妨筆代耕。卻笑揚雄甘寂寞,校書天祿勉偷生。
憐君垂老涉鯨波,落日風煙奈別何。睡石江頭秋月冷,分茅嶺上瘴云多。蠻鄉酒熟何人共,海國書來有雁過。豈是天涯成遠別,出門回首限山河。
寒色浮城上,遐荒盡目前。南云接汾晉,東路轉幽燕。烽舉兵威振,冬來殺氣連。烈風邊馬亂,斜照漢旌懸。諸將寧無術,三軍更可憐。黃昏出鬼火,白日斷人煙。實賴中朝盛,還期眾壘全。死生多為國,賞罰本由天。摛賦吾聊爾,憑高此悵然。感懷空佇立,枯木下烏鳶。
黃冠野服共逍遙,七十何曾諳市朝。傾國楚妃端不嫁,入山商皓若為招。田中云實收雙玉,樹底風聲厭一瓢。化鶴卻歸遼海路,上林無處問漁樵。
南市好,六博有同袍。韋后點籌人倚玉,昌黎爭道客橫刀。一擲萬錢豪。
君才俊卻海東青,鼻笑生華筆有靈。寄我小詩足風味,展開如對鏡中形。
臥薪終夜泣孤臣,落月飛霜幾度春。能使姑蘇聚麋鹿,誰知卻是浣紗人。
山中秋老芋栗肥,君歸慚我病支離。全椒遠餉不得酒,彌明相逢惟有詩。
誰此設懶床,頗稱我衰惰。公事凡少休,須來默然坐。
不須酒盞吸云紅,刺葉潛令與柄通。碧色輪囷彎到底,黃流瀲滟注當中。醉來欲捉波心月,醒后因吹水面風。卻笑求仙求不得,金莖半折露盤空。
暮鼓朝鐘自擊撞,閉門孤枕對殘缸。白灰旋撥通紅火,臥聽蕭蕭雨打窗。
閑亭清憩覺情優,四顧嵐光景色幽。湍玉飛簾侵座冷,璇源本自接天流。
高人誰戀朝中住。自古便有個巢父。子陵灘釣得虛名,幾度桐江春雨。睡神仙別有陳摶,拂袖華山歸去。漫紛紛少室終南,怎不是神仙隱處。
匹馬相逢嘆路岐,匆匆對語不多時。知君別去無他想,也是尋思遇我詩。
歷盡崎嶇鬢已斑,夕陽樓上倚層闌。關心尚怯瞿唐險,出路休歌蜀道難。竹本龍鐘猶傲雪,柳能媚嫵不禁寒。只今四海升平日,何待區區上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