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古跡四詠 其二 胥歌村
陽春白雪倩誰調(diào),楚客當年夜度昭。
故國河山悲擊劍,英雄途路悵吹簫。
風寒蘆渚馀生寄,月落蘇臺一夢遙。
三尺屬鏤千古恨,至今怒涌浙江潮。
陽春白雪倩誰調(diào),楚客當年夜度昭。
故國河山悲擊劍,英雄途路悵吹簫。
風寒蘆渚馀生寄,月落蘇臺一夢遙。
三尺屬鏤千古恨,至今怒涌浙江潮。
高雅的曲調(diào)有誰來彈奏呢?當年楚國的伍子胥在夜里渡過昭關(guān)。對著故國的河山,他悲憤地擊劍;英雄在人生道路上,惆悵地吹著簫。在寒風中的蘆葦洲邊,他寄身于此;月亮落下,姑蘇臺的繁華如一場遙遠的夢。吳王賜死伍子胥的屬鏤劍,留下千古遺憾,直到如今,錢塘江潮還像他的憤怒在洶涌。
陽春白雪:原指戰(zhàn)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這里比喻高雅的曲調(diào)。倩:請。
楚客:指伍子胥,他本是楚國人。夜度昭:指伍子胥逃離楚國時,連夜通過昭關(guān)。
擊劍:用劍擊物,表達悲憤之情。
蘆渚:長滿蘆葦?shù)男≈蕖?/p>
蘇臺:即姑蘇臺,在蘇州,是吳王夫差所建。
屬鏤:劍名,吳王夫差賜伍子胥屬鏤劍自殺。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吳國大夫,因遭讒言被吳王夫差賜死。此詩創(chuàng)作應(yīng)是作者有感于伍子胥的悲劇命運,借古抒懷,感慨英雄的不幸遭遇和歷史的無常。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應(yīng)是在作者對歷史進行思考、對伍子胥事跡有所感觸之時。
這首詩以伍子胥的故事為主題,通過對其經(jīng)歷的描述和歷史場景的渲染,展現(xiàn)了英雄的悲壯命運。詩中情感深沉,藝術(shù)手法嫻熟,在借古抒懷類詩詞中有一定的價值,讓讀者對伍子胥的事跡和歷史的滄桑有更深刻的感受。
去年夜度西陵關(guān),待渡兀立江上灘。灘頭潮來倒雪屋,海面月出行金盤。冰花著人如撒霰,過耳斜風快如箭。叫霜鴻雁零亂飛,正似今年畫中見。寒煙漠漠天冥冥,展玩陡覺心神清。便欲吹簫騎大鯨,去看海上三山青。
暫綴明光草,言從洛下游。塵沙兩河夕,風雨二陵秋。鏡有潘郎鬢,囊無季子裘。更堪三五夜,獨自下西樓。
節(jié)概西曹彥,文章太守臨。樸忠元故俗,風雅自遺音。探虎時看壯,懸魚跡許尋。五朝稽德在,如玉又如金。
一代汪司馬,憐才海內(nèi)聞。乍日傳書至,慇勤問白云。
長爪麻姑舞壽筵,靈霄高會聚群仙。雷公電母飛金鈸,月姊風姨碎玉鈿。瓜遜棗,藕如船,蟠桃如斗酒如泉。鈞天廣樂醺天醉,簾外誰知下土寒。
老山今久寄,心事付蒼茫。數(shù)見春風起,長聞野卉香。林深藏日月,天近問圓方。詩酒老于此,男兒無故鄉(xiāng)。
湖月娟娟在,衣寒怯早行。水邊孤鶴起,郊外亂雞鳴。牢落身將老,艱危世未平。何當謝塵鞅,歸傍白云耕。
茫茫天地有筵臺,司命高持黑酒杯。酒過數(shù)巡應(yīng)到我,欣然盡飲莫徘徊。
亂帆投浦暮煙浮,兩石高懸抱海流。返照入江無遠近,波光一望思悠悠。
突騎破天驕,將軍賦大刀。隴頭嗚咽水,一夜夢臨洮。
五王馬上打毬歸,贏得宮花獻貴妃。樂起閤門邊奏少,禍因臺寺諫書稀。侍兒隨幸皆頒紫,骰子蒙恩亦賜緋。娣妹相從習歌舞,何人能制柘黃衣。
十載吳明卿,相聞不相識。遙夜武昌樓,梅花飛鐵笛。
黃金作釵分兩股,青髻如云鳳雙舞。照見胭脂井水香,后主宮中數(shù)千女。一朝野花成綺羅,但見兔跡狐蹤多。有人拾得古釵賣,腸斷當年《玉樹》歌。
窮愁收蚤遇,艱大寄孤生。行誼傳京國,詞華動海城。旅魂天正黑,枯淚夜曾明?;匮阄黠L急,含凄數(shù)驛程。
蒹葭霜落水無埃,野艇維堤晚未開。為愛青山不歸去,橋頭遮莫大夫來。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