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中
時光堪喜亦堪悲,歲歲春隨斗炳移。送老一條邛竹杖,夜挑明月上臺磯。
北風吹我早裘輕,不借肩輿一日晴。九十日春都不見,跏趺榻上看云生。
龍溪不賞去年花,今歲春光喜在家。多謝花神憐舊識,盡情開向白牛車。
時光堪喜亦堪悲,歲歲春隨斗炳移。送老一條邛竹杖,夜挑明月上臺磯。
北風吹我早裘輕,不借肩輿一日晴。九十日春都不見,跏趺榻上看云生。
龍溪不賞去年花,今歲春光喜在家。多謝花神憐舊識,盡情開向白牛車。
時光既讓人欣喜又讓人悲傷,每年春天都隨著北斗星斗柄的轉動而更替。我拄著一條邛竹杖安度晚年,夜晚挑著明月登上臺磯。北風吹來,我早年的皮衣顯得很輕便,也不乘坐轎子,就盼著有一日天晴。整個春天我都沒好好欣賞,只是盤腿坐在榻上看云起云涌。龍溪之地我沒去賞去年的花,今年欣喜能在家中感受春光。多謝花神憐惜我這個舊相識,盡情地在我的白牛車旁開放。
斗炳:即斗柄,北斗七星中玉衡、開陽、搖光三星的總稱,隨著季節變化斗柄指向不同。
邛竹杖:邛地所產的竹杖,常作為手杖。
肩輿:轎子。
跏趺:佛教中修禪者的坐法,即雙足交疊而坐。
白牛車:在佛教中象征大乘佛法,這里可理解為普通的牛車。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晚年,經歷了歲月的變遷,在春日里回顧時光,有了諸多感慨。可能此時生活相對閑適,能在家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這首詩主旨圍繞時光與春景,表達詩人復雜情感。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內心世界和對生活的感悟。
儀曹苦厭為山囚,霧障煙屏看未休。行過白峰三十里,桐廬江上重回頭。
夕陽赫西山,草木光曄曄。復有朦朧處,松蘿相連接。此中多伏虎,見我奮迅鬣。手中無寸刃,爭不懼懾懾。
南園鳴布谷,煙雨萬家春。庭草亂依榻,山云低傍人。當歌惟勝地,快意幾芳辰。醉殺高陽客,花前倒葛巾。
馬鳴旌旆搖,雪滿關山道。白草連云中,羊腸復縈繞。別離工損神,宿昔已枯槁。卻望南飛鴻,驚弦亦虛憍。祗應馬上曲,偏能寫懷抱。
借得琳宮結凈緣,數聲鐘磬出諸天。龍江潮滿千溪合,雉堞云開萬井連。瀑布亂飛丹嶂雨,山衣同歷翠微煙。莫言座上無絲竹,花外啼鶯柳外蟬。
清時難再得,離別安可留。出門望西北,欲往還綢繆。俯視長河奔,方舟激中流。驚波一何駭,返顧令人憂。天風吹枯桑,日暮寒颼颼。何當從此別,送子狐白裘。
昨蒙記云萍,得得睹臺星。君宜厚自重,絕似前金陵。
云在意俱遲,向晚倚樓閑立。目極平蕪盡處,弄萋萋寒碧。翩?一鷺下晴空,貼水斂雙翼。不礙鯈魚游泳,此意憑誰識。
季春天多陰,往拜慈母墓。慟哭長松根,聲徹泉下土。母沒兒尚髫,兒啼母仍苦。兒長母不見,歲遠益愁慕。白日向西流,滄波自東注。凄凄石上云,翳翳谷中樹。撫景抱長恨,蒼天莽難愬。
既欲修行,終全闃謐,出離塵俗相當。莫憑外坐,朝暮起心香。須是損妻舍事,違鄉土、趖卻兒娘。常歸一,民安國富,戰勝又兵強。長長。瀟灑做,搜尋玄妙,認取清涼。又憑空渺邈,大道無方。只在圓光自照,明來后、堪用衡量。重陽子,迎霜金菊,獨許滿庭芳。
六戶虛凝湛不搖,從教塵世自喧囂。階前盡日無人到,只有閒云伴寂寥。
琵琶弦急袞梁州,羯鼓聲高舞臂韝。破費八姨三百萬,大唐天子要纏頭。
一代豪華稱戚畹,百齡風骨似神仙。舊聞朱邸鄰珍館,新賜黃封出御筵。塵榻每緣佳客下,清風還許后生傳。欲知簫史酬恩地,惟以忠貞照暮年。
賜歸乘傳倍恩光,水綠山青入楚鄉。驛路草齊吟駐馬,渚亭花發醉留觴。誠知筆里驅云夢,早向池邊識鳳凰。望苑賓寮應共待,好持經術輔元良。
不見平田子,匆匆已二年。再聆絕交論,應笑養生篇。晴日園花細,春風榭柳懸。不知游樂處,誰是竹林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