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京見百官耆民童稚歡迎道周
星斿葆羽禁城闉,雨霽郊坰不動塵。
旭日薰風歸凱路,黃童白叟太平人。
正逢師至經三月,敢比苗頑格七旬。
從此普天無戰斗,更將休養勖臣鄰。
星斿葆羽禁城闉,雨霽郊坰不動塵。
旭日薰風歸凱路,黃童白叟太平人。
正逢師至經三月,敢比苗頑格七旬。
從此普天無戰斗,更將休養勖臣鄰。
星旗羽葆簇擁在京城城門,雨后郊野道路不起塵埃。在旭日暖風里凱旋而歸,路上是歡呼的百姓老少。軍隊出征已過三月才歸來,不敢自比舜帝讓苗人歸順。從此天下不再有戰爭,要勉勵臣民休養生息。
星斿(liú):指星旗,古代一種繪有星辰的旗幟。
葆羽:用鳥羽裝飾的儀仗。
禁城闉(yīn):指京城城門。
郊坰(jiōng):郊外。
薰風:和暖的風。
凱路:凱旋之路。
黃童白叟:指小孩和老人。
苗頑:指像三苗那樣頑固不化的人。格七旬:傳說舜帝征伐三苗,經過七十天而使三苗歸順。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率軍出征取得勝利,班師回朝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戰亂,詩人希望通過此次勝利帶來和平,讓百姓得以休養。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戰爭結束、天下太平的期盼。其特點是將凱旋場景描繪得莊重祥和,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詩人的心境。
弱冠投邊急,驅兵夜渡河。
追奔鐵馬走,殺虜寶刀訛。
威靜黑山路,氣含清海波。
常聞為突騎,天子賜長戈。
采盡汀蘋恨別離,鴛鴦???總雙飛。
月明南浦夢初斷,花落洞庭人未歸。
天遠有書隨驛使,夜長無燭照寒機。
年來泣淚知多少,重疊成痕在繡衣。
賈誼才承宣室召,左思唯預秘書流。
賦家達者無過此,翰苑今朝是獨游。
立被御爐煙氣逼,吟經棧閣雨聲秋。
內人未識江淹筆,竟問當時不早求。
非云非鶴不從容,誰敢輕量傲世蹤。
紫殿幾徴王佐業,青山未拆詔書封。
閑吟每待秋空月,早起長先野寺鐘。
前古負材多為國,滿懷經濟欲何從。
鄉名里號一朝新,乃覺臺恩重萬鈞。
建水閩山無故事,長卿嚴助是前身。
清泉引入旁添潤,嘉樹移來別帶春。
莫憑欄干剩留駐,內庭虛位待才臣。
閑讀南華對酒杯,醉攜筇竹畫蒼苔。
豪門有利人爭去,陋巷無權客不來。
解報可能醫病雀,重燃誰肯照寒灰。
嚴陵萬古清風在,好櫂東溪詠釣臺。
上陽宮闕翠華歸,百辟傷心序漢儀。
昆岳有炎瓊玉碎,洛川無竹鳳皇饑。
須簪白筆匡明主,莫許黃?博少師。
惆悵宸居遠于日,長吁空摘鬢邊絲。
地古多喬木,游人到且吟。
院開金鏁澀,門映綠篁深。
山色不離眼,鶴聲長在琴。
往來誰與熟,乳鹿住前林。
蓬萊宮闕曉光勻,紅案舁麻降紫宸。
鸞奏八音諧律呂,鳳銜五色顯絲綸。
蕭何相印鈞衡重,韓信齋壇雨露新。
得侍丹墀官異寵,此身何幸沐恩頻。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艷褭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
翦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粧。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我家三島上,洞戶眺波濤。
醉背云屏臥,誰知海日高。
露香紅玉樹,風綻碧蟠桃。
悔與仙子別,思歸夢釣鼇。
龍蟄蛇蟠卻待伸,和光何惜且同塵。
伍員豈是吹簫者,冀缺非同執耒人。
神劍觸星當變化,良金成器在陶鈞。
穰侯休忌關東客,張祿先生竟相秦。
淵明深念郤詵貧,踏破莓苔看甑塵。
碧沼共攀紅菡萏,金鞍不卸紫麒麟。
殘陽妬害催歸客,薄酒甘嘗罰主人。
夜半夢醒追復想,欲長攀接有何因。
休說雄才間代生,到頭難與運相爭。
時通有詔征枚乘,世亂無人薦禰衡。
逐日莫矜駑馬步,司晨誰要牝雞鳴。
中林且作煙霞侶,塵滿關河未可行。
去違知己住違親,欲發羸蹄進退頻。
萬里家山歸養志,數年門館受恩身。
鶯聲歷歷秦城曉,柳色依依灞水春。
明日藍田關外路,連天風雨一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