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孫學士以詩見寄因次本韻繼和三章用為酬贈
表里山河舜帝基,圣君館殿選賢知。開筵想任佳人擁,游寺應嫌俗吏隨。政訝龔黃推絕席,文疑元白豎降旗。逍遙樓迥閑登處,幾感皇唐御制詩。
入居蘭省歸群望,出守薄關自圣知。清禁乍辭仙漏遠,白樓閑上彩箋隨。伯夷廟下停金勒,大舜門中亞繡旗。遙想雄藩多少境,祇應公暇遍留詩。
山前衙署枕河湄,遂意榮居事可知。華省圖書雖暫別,故鄉風物似相隨。繞城奔浪喧更鼓,隔岸征帆映酒旗。刻石將同王閣長,永留遺愛向歌詩。
表里山河舜帝基,圣君館殿選賢知。開筵想任佳人擁,游寺應嫌俗吏隨。政訝龔黃推絕席,文疑元白豎降旗。逍遙樓迥閑登處,幾感皇唐御制詩。
入居蘭省歸群望,出守薄關自圣知。清禁乍辭仙漏遠,白樓閑上彩箋隨。伯夷廟下停金勒,大舜門中亞繡旗。遙想雄藩多少境,祇應公暇遍留詩。
山前衙署枕河湄,遂意榮居事可知。華省圖書雖暫別,故鄉風物似相隨。繞城奔浪喧更鼓,隔岸征帆映酒旗。刻石將同王閣長,永留遺愛向歌詩。
這里內外有山河環繞,是舜帝的根基所在,圣明的君主在館殿中選拔賢才。想象您開筵席時有佳人簇擁,游寺廟時嫌棄俗吏跟隨。人們驚訝您的政績可與龔遂、黃霸相比,獨占尊位;文章讓元稹、白居易都像豎起降旗。在那高遠的逍遙樓悠閑登臨之處,多次感慨于大唐皇帝的御制詩。您入朝任職尚書省,眾望所歸,出守邊關是圣意深知。剛離開宮廷,覺得仙漏之聲已遠,在白樓上悠閑地有彩箋相伴。在伯夷廟下停下金勒馬,在大舜門前排列著繡旗。遙想那雄藩有多少地方,只應在您公務閑暇時到處留下詩篇。山前的衙署緊靠著河岸邊,您如意榮耀地居住在這里,情況可想而知。雖然暫時告別了尚書省的圖書,故鄉的風物好像還相隨。環繞城墻的奔騰浪濤喧鬧著更鼓,對岸的征帆映襯著酒旗。您刻石留名將會和王閣長一樣,永遠留下仁愛在詩歌之中。
表里山河:外有大河,內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
舜帝基:舜帝的根基之地。
賢知:賢才。
龔黃:指西漢循吏龔遂與黃霸,后泛指循良的官吏。
元白:指唐代詩人元稹和白居易。
蘭省:指尚書省。
清禁:指宮廷。
仙漏:宮中計時的漏壺。
金勒:金飾的馬絡頭。
繡旗:彩繡的旗幟。
雄藩:指重要的藩鎮。
王閣長: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一位有一定名望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的友人孫學士在河中任職,詩人與之有詩歌往來。友人可能政績突出、文章出眾,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友人的贊美和酬答。當時社會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文人之間詩歌唱和交流較為頻繁。
這首詩主旨是酬贈友人,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對仗工整,語言典雅。展現了友人的形象和任職生活,體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情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文學創作風貌。
細玉羅紋下碧霄,縈叢自學小梅嬌。閑吟只愛煎茶澹,旋斫生柴帶葉燒。
浮塵不到客眉開,乞食幽人晚未回。相對西山全體現,逢人莫道只空來。
祗林遙見白毫光,發祝多年尚未蒼。菩薩應期生下土,圣人此日出西方。階前記臘松長在,座上拈花菊正香。一自九龍仍吐水,從今浴佛說重陽。
劃然斜去和天曉,夜火相驚事已虛。春信寫來無款識,東君胸次亦恢疏。最難讀似成文蠹,不亂行如水上魚。勿訝羲之筆神駿,換鵝瘞鶴是臨書。
天寒山意凈。彈指間、飛紅留下爪印。空桑戒回瞬。況銜香鹿擾,忘機鷗韻。情遙別近。看一樹、柳煙散暝。最憐他曲磴,重尋換了,前番風景。歸穩。犀帷聽雪,鶴徑吟梅,居然心稱。言歸又吝。去與住,兩難并。爭閑云、只向長空舒卷,負了柳明花靚。算何如、早迓陽春,歸心又競。
松桂兔園秋,誰從帝子游。清風聞玉笛,夜月見瓊樓。旅雁復南下,官河長北流。應懷謝莊賦,吾意老滄洲。
楚楚今藩伯,星軺去若仙。名高稱吏部,境勝入湘川。江靜深含綠,峰晴迥帶煙。旬宣多惠政,要使遠人傳。
隼旟低拂垂柳,驄馬嬌嘶落花。碣石春風萬里,盧溝曉月千家。
筑甬馀三百,灣環護漕溝。重橋穿寶應,一岸入高郵。水陸開亭轉,烽煙靜塞愁。腰纏無十萬,官遣上揚州。
君向龍沙去,迢迢不計程。關山殊漢苑,河隴異秦城。青草明妃冢,黃云屬國營。盛年經此地,往事肯傷情。
風高弓力大,霜重角聲干。
溪上橫崗一道斜,成行鴛鷺落平沙。竹籬茅舍林中見,彷佛孤山處士家。
幽蘭不是尋常草,長葉叢叢紫花小。幾見東風夢里來,綠艷煙濃紅日曉。瑣窗護春春意暖,宛轉清香吹不斷。美人昨夜度瑤琴,白雪新消楚江滿。
風高海水立,雪厚山岡折。小院無人來,梅花自娟潔。
日月往來轂,乾坤生殺機。江春蛟妾舞,塞暖雁奴歸。逆旅詩添債,愁城酒破圍。如何秦相國,昨夜熓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