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聞笛
似隔重云白鷺汀,何人深處獨泠泠。一聲幽咽黃昏后,飛落微霜著紙屏。
獨向云邊倚畫圖,瀟湘一氣逼平蕪。白頭吟盡無聊處,怨入西風草半枯。
當空孤月苦清輝,一夜山川冷四圍。寄語莫吹關塞去,征人猶有不曾歸。
卻是悲秋感慨同,片心先與曲相通。莫將楊柳因風去,裒謝傷心在六宮。
無雨泠泠水一圍,白云凝立不知飛。銀箏昨夜紅牙拍,輸卻多情婉轉微。
無端飛出大江濱,況乃秋深易惱人。湘竹半簾寒欲濕,半空黃葉落西鄰。
似隔重云白鷺汀,何人深處獨泠泠。一聲幽咽黃昏后,飛落微霜著紙屏。
獨向云邊倚畫圖,瀟湘一氣逼平蕪。白頭吟盡無聊處,怨入西風草半枯。
當空孤月苦清輝,一夜山川冷四圍。寄語莫吹關塞去,征人猶有不曾歸。
卻是悲秋感慨同,片心先與曲相通。莫將楊柳因風去,裒謝傷心在六宮。
無雨泠泠水一圍,白云凝立不知飛。銀箏昨夜紅牙拍,輸卻多情婉轉微。
無端飛出大江濱,況乃秋深易惱人。湘竹半簾寒欲濕,半空黃葉落西鄰。
笛聲仿佛來自隔著重重云霧的白鷺棲息的小洲,不知是誰在那深處獨自吹奏出清脆的樂音。黃昏之后一聲幽咽的笛聲傳來,如微霜般飛落在紙屏之上。我獨自向著云邊倚靠在如畫的景色中,瀟湘的水汽彌漫逼近平坦的草地。白發之人吟盡了無聊之事,哀怨融入西風中,草已半枯。當空的孤月灑下清冷的光輝,一整夜山川都被寒意包圍。我想告訴吹笛人別把笛聲吹向關塞,因為還有征人沒有歸來。這悲秋的感慨大家相同,我的心先與這笛聲相通。不要讓楊柳曲隨著風飄散,它會讓六宮之人哀傷落淚。四周沒有雨卻有泠泠的水聲,白云凝立著仿佛不會飛動。昨夜銀箏用紅牙板打節拍,卻比不上這笛聲的多情婉轉。笛聲無端地從大江邊傳來,何況在這秋深時節更容易惹人煩惱。湘竹做的半簾好似被寒意浸濕,半空的黃葉飄落到西鄰。
泠泠:形容聲音清脆、悠揚。
幽咽:形容聲音低沉、微弱、悲切。
平蕪:平坦的草地。
白頭吟:樂府曲名,多寫哀怨之情。
關塞:邊關、要塞。
楊柳:指《折楊柳》曲,多表達離別之情。
六宮:古代皇后的寢宮,泛指后妃。
銀箏:一種弦樂器。
紅牙拍:用紅牙做成的拍板,用于打節拍。
湘竹:即斑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悲秋、對征人的關注等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秋季,當時社會或許存在戰爭,有許多征人離家未歸,詩人在秋夜聞笛,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以秋夜聞笛為線索,抒發了悲秋之情和對征人的同情。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較高的創作技巧和情感表達能力。
十里沙堤水滿湖,著霜牙冷未全枯。 曉來細雨藏鷗鷺,何處人間有畫圖。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抵節行路吟。 不見柏梁銅雀上,寧聞古時清吹音?
獻歲發,吾將行。 春山茂,春日明。 園中鳥,多嘉聲。 梅始發,柳始青。 泛舟艫,齊棹驚。 奏《采菱》,歌《鹿鳴》。 風微起,波微生。 弦亦發,酒亦傾。 入蓮池,折桂枝。 芳袖動,芬葉披。 兩相思,兩不知。
沵迆平原,南馳蒼梧漲海,北走紫塞雁門。柂以漕渠,軸以昆崗。重關復江之隩,四會五達之莊。當昔全盛之時,車掛轊,人駕肩。廛闬撲地,歌吹沸天。孳貨鹽田,鏟利銅山,才力雄富,士馬精妍。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劃崇墉,刳濬洫,圖修世以休命。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櫓之勤,格高五岳,袤廣三墳,崪若斷岸,矗似長云。制磁石以御沖,糊赪壤以飛文。觀基扃之固護,將萬祀而一君。出入三代,五百余載,竟瓜剖而豆分。澤葵依井,荒葛罥涂。壇羅虺蜮,階斗麕鼯。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風嗥雨嘯,昏見晨趨。饑鷹厲吻,寒鴟嚇雛。伏暴藏虎,乳血飡膚。崩榛塞路,崢嶸古馗。白楊早落,寒草前衰。稜稜霜氣,蔌蔌風威。孤篷自振,驚沙坐飛。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頹。直視千里外,唯見起黃埃。凝思寂聽,心傷已摧。若夫藻扃黼帳,歌堂舞閣之基;璇淵碧樹,弋林釣渚之館;吳蔡齊秦之聲,魚龍爵馬之玩;皆薰歇燼滅,光沉響絕。東都妙姬,南國佳人,蕙心紈質,玉貌絳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窮塵。豈憶同輦之愉樂,離宮之苦辛哉?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抽琴命操,為蕪城之歌。歌曰:“邊風急兮城上寒,井徑滅兮丘隴殘。千齡兮萬代,共盡兮何言。”
始出西南樓,纖纖如玉鉤。 末映東北墀,娟娟似蛾眉。 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瑣窗。 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 夜移衡漢落,徘徊帷戶中。 歸華先委露,別葉早辭風。 客游厭苦辛,仕子倦飄塵。 休澣自公日,宴慰及私辰。 蜀琴抽白雪,郢曲發陽春。 肴干酒未闋,金壺啟夕淪。 回軒駐輕蓋,留酌待情人。
惟愛端溪景最幽,一泓光澈玉壺秋。徘徊云影連霄漢,滉漾銀河浸斗牛。
玉兔倒涵山色凈,晴川清蘸水晶浮。金波皎皎溪澄徹,偏稱騷人夜唱酬。
問廬陵、米作何價。棠陰又綠今夏。活人手段依然在,獨樂園中司馬。初度也。算幾處篝香,手額你多謝。風亭月榭。盡隱橘觀棋,折荷筒酒,花竹秀而野。 階庭樹,滿目魚魚雅雅。千金難買清暇。紛紛征榷塵如夢,誰有似公閑者。天怎舍。趁綠鬢朱顏,須入凌煙畫。海天不夜。管歲歲安期,采蒲為壽,高宴碧桃下。
笑平生、布帆無恙,堂堂穩送君去。江聲悲壯崖殷血,曾是英雄行處。今亦古。甚一點東風,天不周郎與。城幡夜豎。幾銅爵春殘,戰沙秋冷,華發遽如許。東坡老,千載風流兩賦。馀音不絕如縷。臨皋一笑三生夢,還認岷峨鄉語。揮玉麈。盡不礙燈前,痛飲檐花雨。雪堂在否。管駕鶴歸來,為君細賞,蝴蝶上階句。
睡起怯春寒。海棠花、開未開間。莫言春色三分二,朱顏綠鬢,栽花種竹,誰似群閑。 侯印舊家氈。早天邊、飛詔催還。從今幾歲歲稱觴處,人如玉雪,花如錦繡,福壽如山。
南來數騎,問征塵、正是江頭風惡。耿耿孤忠磨不盡,惟有老天知得。短棹浮淮,輕氈渡漢,回首觚棱泣。緘書欲上,驚傳天外清蹕。 路人指示荒臺,昔漢家使者,曾留行跡。我節君袍雪樣明,俯仰都無愧色。送子先歸,慈顏未老,三徑有余樂。逢人問我,為說肝腸如昨。
非香之香,非色之色。 伴我孤吟,風清月白。
去棹來帆一聚塵,個中那復有詩情。 晚來應是盧仝過,留得茶煙一抹橫。
瀛臺居北界,覿面是重城。老龍蹲踞不動,潭影凈無塵。此地高陽勝處,天付仙翁為主,那肯借閑人。暫掛西堂錫,仍同旦過賓。 六年里,五遷舍,得此鄰。儒館豆籩于粲,弦誦有遺音。甚喜黃冠為侶,更得青衿來伴,應不嘆飄零。夜宿東華榻,朝餐泮水芹。
心以靜而虛,眼以動而應。 心如明月懸太空,眼如當戶掛清鏡。 月光不受微云干,鏡光或為塵土暝。 學問之道貴澄源,源之既澄流自正。 但令心體常如月體明,寒風暑暄豈能為我病。 吾友平生讀書眼,炯然不與事物競。 外圜偶被輕埃薄,靈府不搖中自定。 杜門息交逾三旬,強本勝邪在一靜。 昨日扶杖過我蝸角廬,共談壁上先天內外圖。 窮探羲孔象中意,不與異說論懸殊。 高談亹亹竟日暮,晴光滟滟生清矑。 夜歸不煩炬火照,入門索觀細字書。 晨興宿霧盡掃卻,銀海爛爛可以貫碧虛。 神耶天耶孰能詰,心耶眼耶萬變同一樞。 里人共傳先生有良劑,爭持病目求我滌懵瞇。 先生無藥亦無方,請將心來為君洗。
老身全身著艾蒳,不耐久蟄潛拿空。 爪頭撥動陽春信,香在霜痕雪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