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澤送至楊村驛辭歸詩以別之
金閨通籍況通家,奕葉朝紳沐寵賒。
此別情懷分兩地,秣陵煙樹玉京花。
金閨通籍況通家,奕葉朝紳沐寵賒。
此別情懷分兩地,秣陵煙樹玉京花。
你本出身顯貴且與我家世代交好,家族歷代為官深受朝廷恩寵。此次分別后我們情懷相隔兩地,一邊是秣陵的煙樹,一邊是京城的繁花。
金閨通籍:指在朝廷做官。金閨,金馬門的別稱,漢代宮門名,是朝廷官員待詔之處;通籍,記名于門籍,可以進出宮門,后指做官。
通家:指兩家世代交好。
奕葉:累世,代代。
朝紳:朝廷官員。
沐寵賒:深受朝廷恩寵。賒,多、厚。
秣陵:古地名,在今江蘇南京。
玉京:指京城。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與黃文澤在楊村驛分別,黃文澤出身顯貴且與詩人家族交好,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與友人的分別更多是個人情感上的不舍。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分別的情感。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運用意象營造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表達。
截浦情茲費,懸虹勢漸攲。濫觴疑網罟,結構想樊籬。鱍剌鱗難縱,驤騰首詎垂。詹何堪共老,直釣舊曾施。
水天一片月孤圓,散入風濤月萬千。若是一濤還一月,請師端的數流年。
聯翩右史直西垣,舊墨螭頭點未乾。自是退之平昔事,可須慚著進賢冠。
二十年來許國身,腰間玉劍少煙塵。一官乍罷無新業,萬里秋行有故人。共我同堂參佛祖,懷君一路及冬春。圣朝頗牧今尤重,會見綸音下紫宸。
山堂爭似草堂清,俗事隨人百種名。賴有四窗春茗在,甌中時看白云生。
看窮人代只青蔥,山鬼那能記始終。手把洛書逢大禹,眼窺日表見周公。龍鱗抉石方知地,鵬翮摶天始送風。縱使文成能誑語,問渠霞壁幾時紅。
秋風蕭瑟起千山,籬外黃花自作閑。冠蓋何年通宛洛,鼓鼙連日動鄉關。風塵不入窗間岫,世事能彫鏡里顏。聞道日邊佳氣在,都人長望屬車還。
莫謂山居百事捐,清閑未許抱云眠。松陽趺坐讀書罷,手采新茶供佛前。
出西門。步念之。今日不作樂。當待何時。逮為樂。逮為樂。當及時。何能愁怫郁。當復待來茲。釀美酒。炙肥牛。請呼心所歡。可用解憂愁。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游行去去如云除。弊車羸馬為自儲。出西門。步念之。今日不作樂。當待何時。夫為樂。為樂當及時。何能坐愁怫郁。當復待來茲。飲醇酒。炙肥牛。請呼心所歡。可用解憂愁。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而夜長。何不秉燭游。自非仙人王子喬。計會壽命難與期。自非仙人王子喬。計會壽命難與期。人壽非金石。年命安可期。貪財愛惜費。但為后世嗤。
似與風光殿后塵,亭亭紅艷遠看人。既能障下嫣然笑,移取雷塘十里春。可堪春恨似悲秋,把酒驅愁轉益愁。飛盡柳花憐逐客,始知春色到汀洲。
人世事,汝意欲何云。虛白空明猶水月,香紅粲倩亦風塵。漂泊此花身。
慣看碩鼠著官袍,哪管中天日影高。毒蟻能摧金字塔,蛀蟲已斷彩虹橋。腐如割韭馀根茬,廉似行舟阻浪濤。君子此時惟自愛,不教邪氣近吾曹。
秋來盛暑侵衰質,兩腋瘍生不能筆。承君惠我以瑤華,欲報之章常不卒。君來何所大江南,鄱陽春浪飛輕帆。君今何去洞庭北,楚天霜落多黃柑。黃柑尚青菊初發,趙尉城邊好良月。抗手相辭欲有言,北來雁字何飄忽。君才顏謝遠不如,百篇頃刻能疾書。飄若輕云涌溪谷,朗如初日開芙蕖。盛年一第非難得,濩落東南作閑客。杯酒唯尋寂莫人,游蹤每有煙霞癖。瀟湘江漢騷些馀,蘄黃大澤多陳跡,問君此別當何適。
酒杯三十六天峰,爛醉溪云草閣翁。水木本源江北意,鳶魚飛躍白沙風。眾人耳目寧須別,萬古行藏豈必同。明日老懷何處寫,幾叢寒菊繞籬紅。
八詠樓前逸似云,少年場里為輸君。終須減盡腰圍帶,始把分桃作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