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庵再約游聽水齋六月十八日往憩半山亭作
書至先將出峽聞,
僧云到寺夜初分。
棲遲佛地緣何密,
版筑山齋績太勤。
堅坐愿聽無盡雨,
孤行似逐不歸云。
盤陀祇合吾儕據,
牽率誰期竟及居。
書至先將出峽聞,
僧云到寺夜初分。
棲遲佛地緣何密,
版筑山齋績太勤。
堅坐愿聽無盡雨,
孤行似逐不歸云。
盤陀祇合吾儕據,
牽率誰期竟及居。
收到書信時先聽說你即將出峽的消息,僧人說你到寺時已是夜半時分。在佛地停留的緣分為何如此緊密?建造山齋的工程實在太過勤勉。我靜坐愿聽那無盡的雨聲,獨自前行仿佛追逐不歸的云。這盤陀石只應我們這般人占據,誰料被催促竟最終在此居住。
韜庵:可能指友人別號;版筑:原指筑墻的工具,此處指建造山齋的工程;盤陀:不平的石頭;吾儕:我們;牽率:催促;夜初分:夜半時分;棲遲:停留;績:此處指工程進展。
此詩或作于作者與友人韜庵再次相約游覽聽水齋之際,具體時間為六月十八日。背景或為二人同游山寺,于半山亭休憩時,觸景生情而作,反映了當時文人雅集、寄情山水的生活狀態。
全詩記錄與友人游寺的經歷,通過聽語、逐云等細節,展現山林之趣與友情之樂,語言平實而意境幽遠,體現了文人對自然與雅集的熱愛。
飄徑梅英雪未融。芳菲消息到,杏梢紅。
隔年歡事水西東。凝思久,不語坐書空。
回想夾城中。采山簫鼓沸,綺羅叢。
鈿輪珠網玉花驄。香陌上,誰與斗春風。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凈。何處飛來大明鏡。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
人猶苦馀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
教夜夜、人世十分圓,待拚卻長年,醉了還醒。
露晞向晚,簾幕風輕,小院閑晝。翠逕鶯來,驚下亂紅鋪繡。
倚危墻,登高榭,海棠經雨胭脂透。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
倦游燕、風光滿目,好景良辰,誰共攜手。恨被榆錢,買斷兩眉長斗。
憶高陽,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舊。這情懷,對東風、盡成消瘦。
金甃蟠龍尾,蓮開舞鳳頭。涼生宮殿不因秋。門外莫尋塵世,卷地江流。
霽色澄千里,潮聲帶兩洲。月華輕泛浪花浮。今夜蓬萊歸夢,十二瓊樓。
夾路傳呼杳杳,垂腰印綬累累。萬般榮貴出丹枝。遙知心樂處,椿畔桂當時。
酒到芳春偏弄色,輕黃泛滟鵝兒。大為行樂使堪書。醉來花下臥,便是習家池。
霜威凄緊,政悲風搖落,千山群木。十里清香方盛賞,巖桂嬌黃姹綠。
九畹衰叢,東籬落蕊,到此成粗俗。孤標高遠,淡然還媚幽獨。
憔悴詩老多情,問佳人底事,幽居空谷。日暮天寒垂翠袖,愁倚蕭蕭修竹。
林下神情,月邊風露,不向雕欄曲。殷勤惟有,篆煙留得馀馥。
靄靄停云覆短墻。
夭夭臨水自然芳。
猗猗無處著清香。
珍重驀山溪句好,
尊前頻舉不相忘。
濠梁夢蝶盡春狂。
七十在前頭,難言未老。只是中間有些好。鬒云雖瘦,未有一根華皓。都緣心地靜,無憂惱。
此際生朝,梅花獻笑。似向天邊得新報。孫枝秀雅,已掛恩袍春草。定從歡喜處,添年考。
華堂銀燭堆紅淚。解說離人多少意。
恨從別后恨無窮,愁到濃時惟一味。
江南渭北三千里。憔悴相思何日已。
馬蹄清曉草黏天,庭院黃昏花滿地。
高會罷飛觴。方錦再移珍席。
雷鼎乍烹甘液,試問侯蒼璧。
翠虬寶釧捧殷勤,明滅粲金碧。
賓主放懷談笑,滿華堂春色。
春風曾見桃花面。重見勝初見。兩枝獨占小春開。應怪劉郎迷路、又重來。
旁人應笑髯公老。獨愛花枝好。世間好景不長圓。莫放笙歌歸院、且尊前。
月窟蟠根,云巖分種,絕知不是塵凡。琉璃剪葉金粟綴花繁。黃菊周旋避舍,友蘭蕙、羞殺山樊。清香遠,秋風十里,鼻觀已先參。
酒闌。聽我語,平生半是,江北江南。經行處、無窮綠水青山。常被此花相惱,思共老、結屋中間。不因爾,薌林底事,游戲到人寰。
江城春晚,正海棠臨水,嫣然幽獨。秀色天姿真富貴,何必金盤華屋。月下無人,雨中有淚,絕艷仍清淑。豐肌得酒,嫩紅微透輕縠。
曉日霧靄林深,佳人春睡思,朦朧初足。笑出疏籬,端可厭,桃李漫山粗俗。銜子飛來,鴻鵠何在,千里移西蜀。明朝酒醒,亂紅那忍輕觸。
楚客才華為發揚。
深林著意不相忘。
夢成燕國正芬芳。
莫把品名閑議擬,
且看青鳳羽毛長。
十分領取面前香。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發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推翹勇。衿豪蹤。輕蓋擁。聊飛鞚。斗城東。轟飲酒爐,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閑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
似黃粱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薄書從。鹖弁如云眾。共粗用。忽奇功。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纓,系取天嬌種。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