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荔枝
中原果食備珍奇,
此物由來道路遲。
多事尉陀通獻納,
至今南海貢離枝。
中原果食備珍奇,
此物由來道路遲。
多事尉陀通獻納,
至今南海貢離枝。
中原的水果食物中本就有很多珍貴奇異的品種,荔枝這種水果因為路途遙遠,很晚才被中原人知曉。多事的尉佗開始向朝廷進貢荔枝,到現在南海地區還在進貢荔枝。
備:具備,有。
此物:指荔枝。道路遲:因為路途遙遠,很晚才被中原人知曉。
多事:多此一舉、惹事。尉陀:即趙佗,秦朝將領,后在嶺南建立南越國。通獻納:開始向朝廷進貢。
離枝:即荔枝,古人認為此果離枝即敗,所以稱離枝。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古代嶺南地區與中原交通不便,荔枝難以運到中原。趙佗建立南越國后開始向中原朝廷進貢荔枝,此后形成傳統。詩人可能是看到進貢荔枝的現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對進貢荔枝這一傳統進行思考。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觀點鮮明。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象和詩人的思考。
海棠結束紅星小,博山煙澀香燈悄。風起暗花飛,開門寶馬嘶。夢長春夜短。翠被熏香暖。門外草連空,亂山殘月中。
五岳名山終遍游,今人那復晉風流。向來婚嫁無難事,及至中州見白頭。
初歡記鄴城,往還數如織。摶風回鑾閣,相賞垂天翼。君席今未暖,我井久不食。駕言又何之,游交請絕息。
撩亂客心眠不得,秋庭一夜月中行。
素德式昭兮何寫奕,玄質從化兮為潔白。符仁孝兮葉佳冊,見祥瑞兮流圣澤。
大用不堅壁,等閒憂患侵。平生知學道,萬事付無心。露莧鋤晨甲,煙篁步夕陰。陶然宇宙內,魚鳥聽浮沈。
嚴霜瘁群木,生意存孤根。石泉冰已合,雪谷花初繁。滕巽迎瑞氣,山澤歸英魂。相看折凍萼,微笑酣朝暾。藹然見顏色,傾倒花前尊。
奮翮猶當惜此才,蕭然行缽晚堪哀。已拚舊事浮云散,真覺中年萬恨來。孑影攜依憐小德,斷腸傳寫欠阿灰。尋山舊約休頻誤,準擬相逢花正開。
強欲驅愁酒一卮,解鞍閒看古祠碑。居庸千載興亡事,惟有天中月色知。
當仁語卒吐,仗義身不謀。所賢我者遠,甚薄物之尤。不莊醉曲蘗,欲收醉鄉侯。微辭致責備,近頗學春秋。
尋源路不迷,絕頂與云齊。坐引群峰小,平看萬木低。雙林春色上,正有子規啼。
最無憑據,相憶銷魂處。青瑣裁衣深夜語,一樹梨花疏雨。天涯芳草初酣,客中送客何堪。簾外一天春水,杜鵑聲里江南。
吳中粳稻甲天下,我種薄田當水涯。梅霖本為歲太旱,百畝其如數口家。
近侍盈盈,向人自笑還無語。牡丹飄雨。開作群芳主。柔美溫香,剪染勞天女。青春去。花間歌舞。學個狂韓愈。
明月出天山,月明秋水寒。觀心同水月,鑷白坐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