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靜
夜靜疏星落,山深冷雨懸。
浮云如客倦,寒月逼人眠。
性命憐知己,功名負少年。
那堪成老大,終歲警烽煙。
夜靜疏星落,山深冷雨懸。
浮云如客倦,寒月逼人眠。
性命憐知己,功名負少年。
那堪成老大,終歲警烽煙。
夜晚寂靜,稀疏的星星墜落;深山之中,寒冷的雨絲懸掛。飄浮的云朵像疲倦的旅人,清冷的月亮仿佛在催促人入眠。憐惜知己的性命,少年時卻辜負了功名。怎能忍受人已老去,一年到頭都有戰(zhàn)爭的警報。
疏星:稀疏的星星。
懸:懸掛,形容雨絲下垂的樣子。
浮云:飄浮的云。
憐:憐惜。
負:辜負。
老大:指年紀大。
警烽煙:指戰(zhàn)爭的警報。
推測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一個社會動蕩、戰(zhàn)爭頻繁的時期。詩人可能在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后,在一個寂靜的夜晚,感慨知己的命運、自己的功名未就,同時對社會的戰(zhàn)亂感到憂慮。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fā)詩人的人生感慨和對社會現(xiàn)實的憂慮。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能反映當時文人在動蕩社會中的心境。
砧杵誰家搗素秋,一聲聲度白萍洲。玉關蕭瑟紅閨冷,兩地看來一樣愁。
中歲幽期亦幾人,是誰長負故山春?道情暗與物情化,世味爭如酒味醇。耶水云門空舊隱,青鞋布襪定何晨?童心如故容顏改,慚愧年年草木新。后會難期別未輕,莫辭行李滯江城。且留南國春山興,共聽西堂夜雨聲。歸路終知云外去,晴湖想見鏡中行。為尋洞里幽棲處,還有峰頭雙鶴鳴。
一榼無時可醉吟,一藤隨處得幽尋。先須挽取銀河水,凈洗人間塵霧心。
勤披萊子服,種汝奉高堂。汝自忘憂爾,吾憂未易忘。
芳春綺麗總堪誇,朵朵紅云簇絳霞。共道梁園香有國,誰知仙境夜無涯。移來玉宇三更月,印上瑤窗六扇紗。借問嫦娥巧何似,一枝幻作兩枝花。每到花天暖不寒,佳人無語夜憑欄。疑虛疑實形猶現(xiàn),非色非空悟轉難。艷態(tài)可隨宵雨斂,化身豈逐曉光殘。參差又作玲瓏影,海上金烏繼玉盤。
動地春江走怒流,秀才心事慣先憂。越兵屢入靈胥眼,孔履同焚逆莽頭。白馬沸唇呼蹕至,青牛弭耳化胡游。最憐十萬橫磨劍,煉作人間繞指柔。
張帆嗟歲暮,逗浦候潮平。酒醉離歌響,風高落木鳴。求仙虛作計,訪戴實多情。他雨維舟地,勞君一寄聲。
一到嵩山感故情,巍然碑石見題名。當時若賦陽春調,獨立中原和楚聲。懶揮楚賦靜心神,李白知誰是后身。試問漢時三柏樹,有靈曾閱幾詩人。
燈市千門月,花時萬井春。朝來資善議,猶自問窮民。
萬里昆黔地,于今得使君。莫言民物幸,須識圣恩勤。旭日開幽蔀,清霜條惠文。爾知朝事否,便是昔朱云。矯矯溫州牧,清聲范史云。當時稱大老,今日有夫君。德用玉為器,胸盤錦作文。志行朝野慶,我獨嘆離群。
一片清秋色,西村八九家。漁人歸去晚,沽酒入蘆花。
人到棠陰憶古溪,春煙芳草驛亭西。海濱仙客騎黃鶴,天未孤臣訪碧雞。道路但留殘碣在,風流誰許峴山齊?幾看臥轍攀轅處,半是鳩形鵠面啼。
滁流亦沂水,童冠得幾人?莫負詠歸興,溪山正暮春。桃源在何許,西峰最深處。不用問漁人,沿溪踏花去。池上偶然到,紅花間白花。小亭閒可坐,不必問誰家。溪邊坐流水,水流心共閒。不知山月上,松影落衣斑。
階除又見日將斜,若此奔馳尚可誇。敢覬陰功踵定國,未應和藥困王嘉。門前禱雨頻催鼓,眼底無人但見花。不比貢闈當日鎖,病來有許便還家。
寒衣今又送涼州,獨立桐陰聽未休。午夜征袍縫密密,一針一淚刺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