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臺感興 其二
南國有佳人,安居在深闈。
貞靜備淑德,婉孌多令姿。
中饋素所諳,女紅亦其宜。
奈何家貧薄,良媒不相知。
桃夭未見賦,摽梅已愆期。
鄰人為興嘆,彼心終不移。
嫁郎須柯斧,大節安可虧。
世間茍得者,視之良忸怩。
南國有佳人,安居在深闈。
貞靜備淑德,婉孌多令姿。
中饋素所諳,女紅亦其宜。
奈何家貧薄,良媒不相知。
桃夭未見賦,摽梅已愆期。
鄰人為興嘆,彼心終不移。
嫁郎須柯斧,大節安可虧。
世間茍得者,視之良忸怩。
南方有位美麗姑娘,安靜地住在深閨。她貞潔嫻靜具備賢淑品德,姿態柔美容貌姣好。家中飲食之事她向來熟悉,女紅技藝也十分擅長。無奈家境貧寒,好媒人都不知道她。還沒等到像《桃夭》那樣的婚嫁之詩,青春已過了婚嫁的時期。鄰居為此嘆息,可她心意始終不變。嫁夫要像有柯斧那樣合禮,大節怎能有虧。世上那些茍且得到的人,她看著覺得很羞愧。
柏臺:御史臺的別稱。
深闈:深閨。
貞靜:貞潔嫻靜。淑德:賢淑的品德。
婉孌:姿態柔美。令姿:美好的姿容。
中饋:指家中飲食之事。諳:熟悉。
女紅:指女子所做的針線、紡織、刺繡等工作。
桃夭:《詩經·周南·桃夭》,是一首祝賀女子出嫁的詩。
摽梅:《詩經·召南·摽有梅》,寫女子感嘆青春易逝,渴望及時婚嫁。愆期:過期。
柯斧:《詩經·豳風·伐柯》有“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柯斧代指合禮的婚姻。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作者可能是以佳人自比,表達自己堅守原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可能存在一些違背道德和原則的現象,作者借此詩抒發自己的感慨。
這首詩以佳人的婚嫁之事為線索,主旨是表達堅守大節、不隨波逐流的品質。其突出特點是通過佳人形象來寄托情感,運用比興和對比手法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高尚品德的追求。
花飄零。簾前暮雨風聲聲。風聲聲。不知儂恨,強要儂聽。妝臺獨坐傷離情。愁容夜夜羞銀燈。羞銀燈。腰肢瘦損,影亦伶仃。
云母屏風濾月光,涼于秋水白于霜。深宮寂寞如瓊宇,莫遣清輝到玉床。
蜂影過窗急,雛聲出樹繁。經時不吐句,此日獨窺園。
一死丘山重,三綱世道存。誰能三境界,別立一乾坤。魄化韓憑樹,身從焦仲墳。山根土花碧,長護啖時痕。
妙了常存,幽靈不昏。偏正旋樞臼,離微見道根。微塵破處大經出,冷口開時諸佛吞。隨緣歷歷,得用門門。成褫家事,分付兒孫。
古松惟一樹,森竦詎成林。獨留塵尾影,猶橫偃蓋陰。云來聚云色,風度雜風音。孤生小庭里,尚表歲寒心。
緤馬蒼冥表,天回萬里清。四山吞浩淼,一碧拭空明。塵暗伊江路,烽寒賽里營。渚蒲無限綠,物候暗相驚。
夜鐙曾醉藕花涼,筍擔歸來雨亦香。閒里不妨長聚首,人生能得幾斜陽。
鹿鳴呦呦,于山之幽。載背載呼,言善其儔。維體澤澤,維角戢戢。匪外之防,維內之則。相彼麟凰,寔郊寔藪。釋是町疃,樂此靈囿。以禮為羅,以爵為縻。匪羅匪縻,周行之歸。展也佳賓,胡不云來。式燕以遨,樂只有儀。文王不已,惠然來思。
欲暝層陰,無歡孤我,客居早掩重門。楝花風峭,如夢過殘春。一晌支頤念往,梨花雨、搖蕩芳魂。些微淡,如人瘦減,卻是舊燈痕。前塵。都撇了,藥煙病榻,粉淚羅巾。盡淘愁刬恨,總是酸辛。漫信尋常燕子,能商略、別后黃昏。空惆悵,青琴駟霧,瓊島杳靈真。
行色忽驚春已暮,鄉心無奈夢相牽。甕城潮送江南路,虎寺峰臨柳外天。云影恍疑金木相,日華遙矚鳳麟妍。再圓招寶山前月,十日桃花渡口船。
奈此河魚疾,鄉愁懸枕邊。芳心搴杜若,秋氣感蕭然。鼠笑孤眠客,蛩吟欲曙天。匣中小團月,累日未曾煎。
妙選出瀛洲,乾坤此勝游。節辭金殿曉,詔下珥江秋。日月開王政,文章炳帝猷。過門江漢路,戲綵一停舟。
病愈都忘老,晴和已似春。畦蔬青長甲,塘水綠生鱗。酒盌論交密,丹爐作夢新。窮居那敢恨,幸遠庾公塵。東風吹斗柄,暖律變嚴凝。草色迷殘燒,溪流帶斷冰。兒書春日榜,女剪上元燈。莫笑蒲龕睡,山翁怯歲增。
名隆五岳,秩映三臺。嚴祠已備,睟影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