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關雜詠 其一
桓公北伐至孤竹,武帝東巡禮岱宗。
大幘神人誰復識,羽衣仙子竟難逢。
游談遂化燕齊俗,豪俠尚傳王霸蹤。
況是邊風好馳射,居民不復力耕農。
桓公北伐至孤竹,武帝東巡禮岱宗。
大幘神人誰復識,羽衣仙子竟難逢。
游談遂化燕齊俗,豪俠尚傳王霸蹤。
況是邊風好馳射,居民不復力耕農。
齊桓公北伐到了孤竹國,漢武帝東巡去祭祀泰山。像大幘山那樣的神人如今誰還能識別,羽衣仙子終究難以相逢。清談之風漸漸影響了燕齊之地的習俗,豪俠的事跡還流傳著王霸的蹤跡。何況這邊塞之風適宜騎馬射箭,當地居民都不再努力從事農耕了。
桓公北伐至孤竹:齊桓公曾北伐山戎,到達孤竹國。孤竹,古代國名。
武帝東巡禮岱宗:漢武帝多次東巡,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岱宗,即泰山。
大幘神人:大幘可能是一座山名,神人指傳說中的神仙。
羽衣仙子:穿著羽衣的仙女。
游談:清談、談論。
王霸蹤:王霸的事跡和蹤跡。王霸,可能指有王霸之氣的人物。
邊風:邊塞的風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入關途中,看到當地的風土人情,聯想到歷史上的事件和傳說,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邊塞地區風氣尚武,與中原農耕文化有所不同。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歷史變遷和地域風俗差異。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借古抒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當地的社會風貌和詩人的思考。
風云枕上去堂堂,身外乾坤入野望。末世文章留寂寞,綴天星斗思琳瑯。郊原久曠行人影,夜氣猶鐘落月光。漫啟瑣窗驚宿鳥,小樓一角破蒼茫。
孤芳最早發湖涯,不與群芳共一家。待得湖浜花如錦,枝頭不復有梅花。
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閒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幾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圞夜煮茶。
使爾為羊,人不汝忘。使爾為馬,人不汝舍。孰使爾為鶴,其骨犖確。食人之食,不羊馬是若。不安爾處,將飛而翀。忽焉跌傷,乃今畸窮。爾鳴孔哀,爾心孔棘。困于樊中,雖死誰惕。瘞鶴有冢,古人之為。神其上升,吾與爾銘之。
金爵層霄外,銀猊曲檻邊。含香俱國士,持橐半神仙。豈有遮塵手,應無見曲涎。池清天似水,席暖罽如綿。客送蒲萄酒,人分苜蓿田。書思趨豹省,掞藻賦龍船。誰念馮唐老,為郎白首年。雞塞西寧外,龍沙北極邊。有天皆入貢,無地不生仙。鵲玉光含水,驪珠濕帶涎。香清堪閉閤,衣薄豈勝綿。珥筆游鰲禁,扶犁占鶴田。酒來揚子宅,人上剡溪船。自信篇章貴,能歌擊壤年。丞相晨趨漏,元戎夜拓邊。碧雞崇漢畤,丹藥監秦仙。敢謂鰲頭選,初逃虎口涎。柳詞方濯錦,雪賦已抽綿。艷艷金為屋,輝輝玉滿田。客衣隨楚制,鄉夢逐吳船。所賴三階正,螭坳記有年。
人于物外莫容心,己不求人人自尋。莘野得君亡夏日,傅巖起相作商霖。鷹揚功在九韜略,龍躍威施七縱擒。事業時來皆分內,人于物外莫容心。
社日今年定幾時,元宵過了燕先歸。一雙貼水嬌無奈,不肯平飛故仄飛。
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藻井仰窺塵漠漠,青燈對宿夜沈沈。扁舟過客十年事,一夢此山愁至今。
汝何官?金大將。汝何名?陳和尚。好男子,明白死。生金人,死金鬼。脛可折,吻可裂,七尺身軀一腔血。金人憤泣元人夸,爭愿再生來我家。吁嗟乎!衣冠左衽尚不恥,夷狄之臣乃如此。
楚水日千里,飄香蘭蕙叢。波心無一折,端自為吳儂。
良會不易得,聯舟三日行。喜君書上最,與我敘離情。循吏真無忝,交親預有榮。明廷公論在,看爾奮鵬程。
自君之出不鳴琴,流水高山萬里心。復道思君若流水,隴頭嗚咽到如今。
蓬萊東望海天隅,千里淮山賦卜居。夜月蟻香蕓屋靜,春風蝶夢竹園虛。公車寵赴京都召,賓幕恩承省部除。形勝中原夸自古,浮云蒼野覽青徐。
銀河流光濕垂地,高梧滴露濃如洗。城頭擊柝城下杵,幽人已臥中夜起。東院西院無人聲,星下草間蛩對鳴。一星起來對吳分,恨不從之覓鄉信。諸君走馬長安陌,肯信中宵此中立。
長松百尺蔭清溪,倒影波間勢轉低。恰似春雷未驚蟄,髯龍頭角暫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