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子長寓舍壁
子長亦何病,夜夜此呻吟。
世無白家媼,誰會子長心。
驢背推敲去,君知我是誰。
如何叉兩手,剛被子長笞。
子長亦何病,夜夜此呻吟。
世無白家媼,誰會子長心。
驢背推敲去,君知我是誰。
如何叉兩手,剛被子長笞。
子長到底得了什么病,每夜都在這里呻吟。世上沒有像白居易遇到的老婦人那樣能理解詩的人,誰又能領會子長的心意呢。騎著驢邊走邊推敲詩句離去,你知道我是誰嗎。為何叉著兩手發呆,剛巧被子長鞭打了。
子長:這里具體所指人物需結合更多背景確定,可能是詩人友人。
白家媼:指白居易寫詩會念給老婦人聽,看是否能聽懂,這里表示能理解詩意之人。
推敲:源自賈島騎驢推敲詩句的典故,指斟酌字句。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與子長交往期間,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文人懷才不遇、知音難尋的普遍現象,詩人看到子長的狀況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知音難覓,以輕松幽默的語言表達深刻情感。其突出特點是口語化和用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一種情感狀態和創作風格。
三日仙源路不窮,沖虛觀口系孤篷。自來漁父無尋處,曲曲千巖萬壑中。
花影如潮潮怒起。孽海茫茫,都納荒園里。一角亭臺多少淚,算來惟有情難死。紅豆根深真得地。爭奈春歸,落盡相思子。三百年間留痛史,古今相續何曾已。
銀鞍白馬行且歌,貂帽狐裘擁雪過。誰分袁安獨高臥,主恩偏許閉門多。
怪物翳天眼,昏林墜鳥飛。臣工同儆惕,匡救莫依違。撾擊方停鼓,光芒已出扉。重瞳臨八極,千載復虞輝。
出關容易入關遲,久客尋常恨別離。昨夜燈花開半朵,也因相見不多時。
禹功疏鑿遠,淮泗奠安流。秀出岡巒好,看來紫翠浮。傳聞仙境異,軒豁洞門幽。松柏蕭森處,陰陰長似秋。
千錢不枉買西鄰,濁酒墻頭無限春。曹伯許男容入會,老夫叨長號王人。
我愛淳安好,薰陶圣治馨。執呼民聽命,期縱草生囹。欄柵虛長廡,桁楊臥一庭。國家仁澤厚,今日可無刑。
風凈云和雨意新,殘紅點點委芳塵。眼穿此日憑欄客,腸斷當年勸酒人。紙上只能添麗句,枝頭無計駐殘春。落英狼籍那堪觸,密掣金鈴鳥莫嗔。
落日綿亭嶺,茫茫何所之。山川淪沆漭,天地撤藩籬。脫屣未相失,放瓢聊自怡。扶桑弱水外,東望拂虹蜺。
未到清溪水半渾,山圍蓮蕩鷺成群。槿籬竹塢疑無路,雞犬時時隔岸聞。
已過韶華迥不同,蘭池夏氣亦匆匆。乍看老樹經霜碧,尚趁嬌花待雨紅。庭有鶴聲防露重,砌無蛩語避尖風。主人饒有清泠骨,鼓腹猶馀雪后菘。
春日麗如此,云開應有時。落花紅點徑,垂柳綠成絲。海燕頻將子,山泉已滿池。老來閒步履,安得少年知。
紅沽村落酒,肥鲙海鄉魚。沃心甘蔗冷,燒眼刺桐繁。銀山云出海,練水澗分岡。
我王宗勝道,駕言從所之。輜軒轉朱轂,驪馬躍青絲。清渠影高蓋,游樹拂行旗。賓徒紛雜沓,景物共依遲。飛梁通澗道,架宇接山基。叢花臨迥砌,分流繞曲墀。誰言非勝境,云山獨在茲。塵情良易著,道性故難緇。承恩奉教義,方當弘受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