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行雜詠 其二
中州一公子,言事忤當軸。
京朝久閑冗,閱世屢蒿目。
一朝動感慨,屏人書奏牘。
上言壘在郊,主憂臣乃辱。
中言賊未殄,先臣死猶哭。
下言諸將帥,往往舊部曲。
愿借一尺棰,聯之若轤轆。
庶幾挽天河,救燎增一掬。
用酬累世恩,亦為先臣告。
溫詔下中樞,祖筵集華轂。
急裝辭國門,如笴斯赴鵠。
王臣則匪躬,父書豈徒讀。
中州一公子,言事忤當軸。
京朝久閑冗,閱世屢蒿目。
一朝動感慨,屏人書奏牘。
上言壘在郊,主憂臣乃辱。
中言賊未殄,先臣死猶哭。
下言諸將帥,往往舊部曲。
愿借一尺棰,聯之若轤轆。
庶幾挽天河,救燎增一掬。
用酬累世恩,亦為先臣告。
溫詔下中樞,祖筵集華轂。
急裝辭國門,如笴斯赴鵠。
王臣則匪躬,父書豈徒讀。
中州有一位公子,因談論政事冒犯了當權者。在京中朝廷長久處于閑散無用之位,看盡世間亂象而憂慮。有一天他心生感慨,避開旁人書寫奏疏。奏疏開頭說敵人營壘就在城郊,君主憂慮臣子應感到恥辱。中間說賊人還未消滅,先臣死不瞑目。結尾說各位將帥,很多是舊部下。希望能得到權力,把他們像轆轤一樣串聯起來。或許能挽來天河之水,為救火增添一捧之力。以此報答累世皇恩,也能告慰先臣。溫和的詔書從中樞下達,為他踐行的筵席上聚集了華麗的車輛。他急忙整裝辭別京城,像箭離弦射向目標。他作為臣子一心為公,并非只是讀了父親的遺書。
中州:古地區名,即中土、中原。
忤:冒犯。
當軸:指當權者。
閑冗:閑散無用。
蒿目:憂慮不安。
奏牘:上奏的公文。
壘:營壘。
殄:消滅。
部曲:本為軍隊編制,后泛指部下。
棰:鞭子,這里引申為權力。
轤轆:井上汲水的工具,比喻串聯。
挽天河:引用杜甫“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意為平息戰亂。
祖筵:餞行的筵席。
華轂:華麗的車輛。
笴:箭桿,這里指箭。
赴鵠:射向目標。
匪躬:不顧自身利害,一心為公。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可能國家面臨外敵威脅、戰亂頻繁,朝廷內部存在矛盾。公子因直言而被閑置,但仍心系國家,作者可能是有感于公子的忠義之舉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公子的愛國精神和忠義情懷。其突出特點是敘事清晰、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特定時期士人的精神風貌。
一室蕭然數卷書,三年冷掾出無驢。 每因芳草憂鵜鴃,苦詠場苗羨白駒。 俗吏何嘗知大體,清朝方急用真儒。 燕臺此去流聲實,見說諸公誦子虛。
曹公長劍一杯酒,鄭子孤云萬里心。 神駿莫辭觀馬廄,深沉久合寄書林。 禮闈聯事幾三月,詞客悲秋共一音。 獨有何郎詩思苦,空階點滴伴清吟。
老至登臨興未窮,扁舟幾欲拭秋風。 能開勝地留連我,只在高人指雇中。 暮靄先昏瓜步港,寒潮猶打蒜山宮。 請君剩汲中泠水,客至何妨酒屢空。
答謝絲綸出鳳幃,龍頭獨占姓名魁。 三千禮樂林中會,五百英雄背后隨。 席列綺羅陳玉食,花簪冠帽映金緋。 情知寶富榮華處,深沐天恩雨露肥。
清朝賜第綴群英,器淺如何向晚成。 細把愚衷攄騫諤,惟其圣德在高名。 桑榆奉對慚韋布,恩澤叼封冠姓名。 睿眷天隆何以報,敢將忠節誓平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綠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里過。 知是人家花落盡,菜畦今日蝶來多。
策勛萬里 ,笑書生骨相,有誰相許?壯志平生還自負,羞比紛紛兒女。酒發雄談,劍增奇氣,詩吐驚人語。風云無便,未容黃鵠輕舉。 何事匹馬塵埃,東西南北,十載猶羈旅?只恐陳登容易笑,負卻故園雞黍。笛里關山,樽前日月,回首空凝佇。吾今未老,不須清淚如雨。
大樹無枝向北風,十年遺恨泣英雄。 班師詔已來三殿,射虜書猶說兩宮。 每憶上方誰請劍,空嗟高廟自藏弓。 棲霞嶺上今回首,不見諸陵白露中。
十年辛苦未曾閑,笑指青云咫尺間。 富貴不從人所愿,功名卻與命相關。 詩書再把從頭讀,論策還將著意刪。 料想廣寒丹桂在,高枝留待我來攀。
佳人臥病動經秋,簾幕襤縿不掛鉤。四體強扶藤夾膝, 雙環慵整玉搔頭。花顏有幸君王問,藥餌無徵待詔愁。 惆悵近來銷瘦盡,淚珠時傍枕函流。
花未全開月未圓,看花待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無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憐。
高列千峰寶炬森,端門方喜翠華臨。 宸游不為三元夜,樂事還同萬眾心。 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間和氣閣春陰。 要知盡慶華封祝,四十余年惠愛深。
中朝鶯鶴何儀儀,慷慨大體能者誰。 之人起家用儒業,馳聘古今無所遺。 當年得從諫官列,天庭一露胸中奇。 矢身受責甘如薺,沃然華實相葳蕤。 漢文不見賈生久,詔書曉落東南涯。 歸來俯首文石陛,尹以京兆天子毘。 名者翼翼郡國首,里區百萬多占辭。 豪宗貴倖矜意氣,半言主者承其頤。 昂昂孤立中不倚,傳經決訟無牽羈。 老奸黠吏束其手,眾口和附歌且怡。 日朝黃幄邇天問,帝前大畫當今宜。 文陳疏舉時密啟,此語多秘世莫知。 傳者籍籍十得一,一者已足為良醫。 一麾出守番君國,惜此智慮無所施。 吾君睿明廣視聽,四招邦俊隆邦基。 廷臣諫列復鉗口,安得長喙號丹墀。 晝歌夕寢心如疚,咄哉汝憂非汝為。
君子道合久以成,小人利合久以傾。 世道下衰交以利,遂使周雅稱嚶鳴。 煌煌大都足軒冕,綽有風采為名卿。 高名重位蓋當世,退朝歸舍賓已盈。 脅肩諂笑不知病,指天報遇如要盟。 一朝勢奪德未改,萬鈞已與毫厘輕。 畏威諛上亦隨毀,矧復鼓舌加其評。 逶迤陰拱質氣厚,兩豆塞耳心無營。 嗚呼古人不可見,今人可見誰與明。 章章節義尹師魯,飭躬佩道為華榮。 希文被罪激人怒,君獨欣慕如平生。 抗書轂下自論劾,惟善與惡宜彙征。 削官竄逐雖適楚,一語不掛離騷經。 當年亦有大臣逐,朋邪隱縮無主名。 希文果若事奸險,何此吉士同其聲。 高譚本欲悟人主,豈獨區區交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