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吳園二十景 其十二 芙蓉沜
涉江采芙蓉,
江流水平遠。
欲渡無舟航,
惆悵秋風晚。
涉江采芙蓉,
江流水平遠。
欲渡無舟航,
惆悵秋風晚。
我徒步過江去采摘芙蓉花,江水流淌,水面平靜又寬闊。想要渡江卻沒有船只,在這秋風漸晚中滿懷惆悵。
涉江:徒步渡過江河。
平遠:指水面平靜而遼遠。
舟航:船只。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游覽吳園,看到芙蓉沜的景色后有感而發,或許當時詩人心中有所期待卻無法實現,故而借景抒情。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惆悵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小見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借景表意的創作手法。
雞犬還家自識村,重營生理長兒孫。
時平戰地逢華屋,歲久他鄉是故園。
別后塵埃如我老,歸來耆舊幾人存。
雁行疇昔從游者,莫話凋零恐斷魂。
勞君攜酒出郊坰,強緝巴詞醉墨輕。
我輩詎能捐習氣,伊人底事寡詩情。
漫令抆目朝朝望,無復揮毫字字清。
冷淡生涯殊不惡,想應著意諱窮名。
夜雨才霑地,朝暉已照墻。
潤畦舒菜甲,暖樹拆茶槍。
胡虜潛沙磧,關河息戰場。
王孫緣底事,萍跡久他鄉。
江淺晴沙見,山高細路分。
老藤維墮石,遠樹掛殘云。
燕鴈遙難到,巴鶑暖遂聞。
花飛少顏色,委地自紛紛。
功掩蕭何第,名超崔氏堂。
孤忠扶社稷,一德契穹蒼。
金碧飛翚外,鸞虬結綺傍。
落成紛賀燕,弱羽得高翔。
北陌爭迎丞相車,南郡新分刺史符。
弩矢紛紛夾道趨,旌旗獵獵照通衢。
一時冠蓋事奔走,車馬不許停斯須。
賢愚貴賤俱物役,始覺名利真區區。
我亦年來忝簪紱,苛禮羈人日湮汩。
往來叨沐主人恩,陶母不恪千金發。
平明聯轡逐西風,歸路三更踏明月。
解貂野店貰濁酒,醉罷高譚偃溟渤。
風塵薄宦君勿悲,猶勝低回場屋時。
烏帽白袍青竹榻,短檠終夜照紅蠟。
草樹天邊碧,溪流雨外渾。
仆夫經燕岫,筋力盡龍門。
斜日當幽徑,輕風度晚村。
筑場茅屋底,約畧似東屯。
一代衣冠霸業休,半山金碧梵宮留。
傷心廢宅松榆老,滿目寒塘菡萏秋。
馬鬣未平余葬地,蛾眉不見但粧樓。
憑高欲問豪華事,耆舊無人僧白頭。
自喜平生山水心,公余猶及此登臨。
云埋古寺鐘聲遠,花落空村煙雨深。
是處芳尊追勝槩,幾人寒勒度踈林。
都無春色一分在,況有塵寰萬慮侵。
玉斧琢月玻瓈聲,月中桂樹秋風驚。終年待此一輪滿,不憂蛙食憂鼉鳴。
白鼉十日鳴空山,雨師乘云呼不還。黃塵曉漲三尺潦,明河夜飛千丈瀾。
廣寒不復觀霓裳,公子豈解歌秋陽。釜星未滅日已出,風欞雨隙棲清光。
須臾紺繒展秋碧,仰見西山銜半璧。青天冥冥星益疎,光芒寒溢千山白。
今夕何夕誰與度,舉杯屬月當起舞。陶然相對影凌亂,不覺驚烏起庭樹。
樹頭霏霏木葉墜,白露懸空斗垂地。雖無絲竹為陶寫,亦有鳴蛙當鼓吹。
向來悲歌子桑子,饑坐虛憂木生耳。安知上帝思澄清,要令六合無泥滓。
把酒悲歌望蜀天,感今懷昔重凄然。
道堅或謂如無忌,靈運還欣對阿連。
他日鵬應自鹍化,此生蚿豈待夔憐。
筆鋒剩淬猶錐利,明歲文場破兩甄。
面勢揖孤峙,交柯藏伯勞。
日臨公館寂,人與此軒高。
對酒屢中圣,題詩應仆騷。
喬林思舊隠,咫尺聽風號。
松環樓殿青,江遶石壁流。
清波天讓碧,月照無邊秋。
風景自清好,江山難獨游。
舉觴聊一醉,放懷忘百憂。
睡美生憎曉色催,丹心自愧未能灰。
塵埃汩汩歲將暮,霜霧蒙蒙晝不開。
身外百端俱長物,時危萬事入羈懷。
君恩早晚粗酬了,糲飯敝裘歸去來。
故國邊聲靜鼓鼙,依然宮闕淚沾衣。
端門曉日烏聲樂,別殿春風燕影歸。
目斷楚天嗟樹隔,夢回梁苑逐云飛。
里中父老今誰在,聞說比隣半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