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外子蝸寄軒吟草四首 其一
澆愁買盡甕頭春,
陶令貧來筆有神。
君具匡時好才調,
如何甘自作詩人?
澆愁買盡甕頭春,
陶令貧來筆有神。
君具匡時好才調,
如何甘自作詩人?
為了排解憂愁買光了甕里的美酒,就像陶淵明貧困時筆下卻富有神韻。你具備拯救時局的好才情,為何甘愿去做一個詩人呢?
甕頭春:指剛釀成的酒。
陶令:指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
匡時:匡救時世。
才調:才情格調
此詩應是作者看到丈夫雖有才情卻僅以詩歌抒發情感,未在當時社會發揮更大作用而作。當時可能社會動蕩,需要有才能者出來匡扶時世,而丈夫卻將精力更多放在詩歌創作上,作者因此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在于勸勉丈夫施展才能匡救時世,而非只做詩人。其特點是情感直露,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女性對男性社會責任的一種期待。
大好家居無與主。桃葉桃根,都在人門戶。前歲劉郎歸復遇。東山雨后西山雨。為甚年時相爾汝。女要使人,各有安心處。舊事分明元不負。等閑忍讀離騷賦。
佳話當前破寂寥。美人心事惱中宵。纏頭百萬可曾饒。對客要呼將進酒,看花偏愛老來嬌。未諳蠻語抱蠻腰。
學得鴛鴦不羨仙。漫將情味怯流年。當筵翠袖翩翩舞,暗地紅絲細細牽。心妥處,即流連。廣南風土要人憐。為誰斟酌吟髭斷,輸卻先生百萬錢。
蜩甲蛛絲有斗爭。雁行虎穴任縱橫。誰于勝敗見人情。王悅冶城應讓道,謝玄淝水正揮兵。遼城何事比聊城。
寄語詩人,可曾似、玉顏鴉色。休更擬、銅仙鉛淚,痛辭宮闕。七發誰從枚乘后,五噫常在梁鴻側。盡天家、傾國重佳人,升平歇。繁華夢,難消滅。興廢事,何從說。有低頭神甫,子規啼血。消息難憑云際雁,玲瓏只見窗前月。聽高歌、換卻斷腸聲,壺敲缺。
馬上琵琶,誰則愿、畫圖生色。何況有、五津烽火,三秦城闕。思在洛陽應奮起,眠過白下曾欹側。肯夜深、留客斗枯棋,茶煙歇。綿上恨,難磨滅。漢宮事,有人說。枉古今龍戰,玄黃共血。獨鶴初歸云萬里,群鶯亂舞春三月。怕石泉、槐火迫人來,駒光缺。
照海獨紅鮮。老干擎天。招呼群卉附其顛。此是世間豪杰氣,不讓人先。故事幾流傳。霸業徒偏。樹猶如此客何言。要作大裘千萬丈,心意綿延。
南面書城傲百王。保民耆壽在文章。飛來仙蝶又稱觴。閑向名山尋鮑葛,笑夸年少喚潘張。年年松鶴好商量。
百澀詞心獨自支。覺翁家數本多奇。如何七寶世獨疑。少悔雕鎪揚子賦,漸歸平澹退之詩。此情惟有故人知。
榑桑弓斷。又是滄桑換。重纂海陵忠義傳。猶見白虹橫貫。狼峰雄峙依然。英魂長繞崇川。百世能興豪杰,他時來薦寒泉。
舊寺一春花,獨少松千古。驚走旁人出丑枝,倏忽龍鸞舞。老筆健如椽,不露攀髯苦。留取虬柯住世間,遠數橋山祖。
鬧紅塵外。一霎春聲退。風乍緊,云難碎。西行山似削,北望河如帶。天遠也,觚棱夕照長相對。回首瓊華會。花底爭傾蓋。歌未了,狂何在。人情黃葉見,世事朱弦改。心不換,王城恁變魚龍海。
蒼璧春紅動曙幃。墨香和淚點珠璣。醉翁嫡乳本來稀。諫草不隨龍穴露,佩聲長憶鳳池歸。心腸鐵石是皈依。
再世文鴛半渺茫。玉簫何處待韋郎。恩情只較愁多少,人壽原爭睡短長。秋一枕,夜先涼。廿年前事莫思量。難回天上心如水,合遣江南鬢有霜。
腰支懶對垂楊舞。換新妝、未改舊眉嫵。攬起云鬟,甚他鄉、綠斷歸路。今何許,禁體猶分麗句。借花供奉嬌無語。乞宮亭、寫作傳杯侶。不怨飄零,有東風、替人作主。低徊處,彷佛南朝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