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山別陳狼牙
萬石嵯峨秋色深,居然天險待登臨。
防胡莫問當年事,惜別堪憐此日心。
滿前貔虎換龍蛇,上谷文星傍建牙。
一出羅浮多少日,早將名姓播中華。
萬石嵯峨秋色深,居然天險待登臨。
防胡莫問當年事,惜別堪憐此日心。
滿前貔虎換龍蛇,上谷文星傍建牙。
一出羅浮多少日,早將名姓播中華。
千萬塊石頭險峻高峻,秋色已深,這里儼然是天然的險地等待人去登臨。不要追問當年防御胡人的往事了,可惜今日分別令人心生憐惜。眼前勇猛的將士已變換,上谷的文星在軍帳旁閃耀。從羅浮山出來才過了多少日子,你的名聲早已傳遍中華大地。
嵯峨:形容山勢高峻。
防胡:防御北方的胡人,這里指抵御外敵。
貔虎:比喻勇猛的將士。
龍蛇:這里可能有變化、更替之意。
上谷:古郡名,泛指北方地區。文星:指有文才的人。
建牙:古代出兵建立軍旗,引申為軍隊駐扎、主帥的營帳。
羅浮:山名,在廣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馬頭山與友人陳狼牙分別時所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軍事防御形勢,從“防胡莫問當年事”可推測有歷史滄桑之感。詩人與友人分別,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惜別友人并贊美友人。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觀與人事變化相結合,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功底和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荊卿臥燕邸,屠狗相過從。朝為太子客,暮出遼城東。酣歌和漸離,壯士發盡沖。前登咸陽殿,意氣何其雄。左操督亢圖,右揕秦王胸。劍術豈云疏,天運良已窮。寥寥易水上,萬古悲寒風。
衰年卜宅喜山村,俗事經年不到門。疏雨與秋添索莫,遠煙因晦學黃昏。倚松野叟清于鶴,偷果溪童捷似猿。莫笑吾廬太孤癖,塵囂終勝市朝喧。
雁蕩峰頭春水生,無邊木葉作秋聲。六龍捲海上霄漢,萬馬嘶風下雪城。春盡不知陽鳥去,巖高惟許白云行。故人家住青山下,野竹寒流亦有情。
青旗簇仗賜銀幡,共以升平奉至尊。閶闔千官花底散,紫泥香熟詔書溫。
并水軒窗宜夏居,夜涼如水似秋初。科頭枕石臥明月,仰面迎風看太虛。
看花須約,一千年、知赴瑤池緣淺。雪里花枝來索句,恍覺春生冷硯。卻憶前時,尋芳處處,霞影浮杯面。酒醒花落,樹頭飛下余片。何事歲晚重妍,多情應笑,我早朱顏變。依樣鉛華紅勝錦,爭得瓶梅并剪。小閣幽窗,回寒向暖,百怕霜風卷。舊家野老,也來驚訝希見。
至真降鑒,飆馭下皇闈。清漏正依依。范金肖像申嚴奉,仙館壯翚飛。萬靈拱衛瑞煙披。岸柳映黃麾。九清祚圣鴻基永,堯德更巍巍。
秋晚司花逞巧工,解將柘色染幽叢。待看開向丹墀畔,宛與君王服飾同。
濛濛漠漠,杳不知根蒂,蕩漾春光去無際。盼神仙縹緲,煙藹蒼茫,身到處,惟有天風引袂。故人千萬里,驀地相逢,忘了關山路迢遞。聚散未分明,兩眩云酣,空回首、巳迷塵世。但擁被、追尋恍如遺。憯不覺、雞鳴若華東啟。
火旻倏西流,庭柯落疏影。端居掩空闈,懷人思方永。月華漏疏隙,風籟籥玄牝。殘編散金帙,鳴琴罷瑤軫。相望更何許,迢迢寄江嶺。折芳欲有贈,奈此霜露緊。憂來當何理,一夕變玄鬒。
禪欲參兮道欲學,莫負娘生一雙腳。培塿不足登,蹄涔應易涸。觀水須觀百千溟渤之鉅海,登山須登萬丈嵩華之喬岳。高高高無極,深深深無底。一回見得親,冥鴻千萬里。
春風碧水滿郎湖。水清梅影疏。渡江桃葉酒家壚。髻鬟云樣梳。吹玉蕊,飲瓊腴。不須紅袖扶。少年隨意數花須。老來心已無。
三更山吐月,半璧沈沈起。無言三友歡,夜夜仍會此。羽毛見秋蟲,鮮甲動沙水。此味世莫知,勿言驚俗耳。
啟棺一視真長決,面色如生識汝哀。四十九年緣頓盡,不留十日待人來。
田巴辨稷下,緩頰摧千人。鄒生館碣石,五德何繽紛。夸夫樂驚世,小人恒共群。誰明白馬喻,徒擅雕龍勤。豈若魯連子,笑談卻秦軍。成功不受賞,萬乘如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