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參知陳、少參梁聯檣為送,盡境始別
東泛江流逆更狂,憲旌千里送歸航。百年義重看云外,匝月情同去水長。
楚粵天分傷把袂,舟車地迥動離觴。應知意氣凌今古,便到蓬萊亦未央!
道遠情勞客散時,雙旌何事又相遲?珠江共楫凌江返,宦海同緣別海悲。
勝境相攜傷去住,聯舟唱和惜分離。驪駒歌罷家何處,直借高風到嵎夷。
東泛江流逆更狂,憲旌千里送歸航。百年義重看云外,匝月情同去水長。
楚粵天分傷把袂,舟車地迥動離觴。應知意氣凌今古,便到蓬萊亦未央!
道遠情勞客散時,雙旌何事又相遲?珠江共楫凌江返,宦海同緣別海悲。
勝境相攜傷去住,聯舟唱和惜分離。驪駒歌罷家何處,直借高風到嵎夷。
向東泛舟,江流水勢逆流更顯狂放,兩位官員千里護送我歸鄉的航船。這份情誼歷經百年,如在云外般珍貴,這一個月來我們情誼如同江水般悠長。楚地和粵地以天為界,我悲傷地與你們拱手告別,舟車相隔遙遠,我們舉杯飲下離別的酒。要知道我們的意氣超越古今,就算到了蓬萊仙島情誼也不會終結!路途遙遠,你們情誼深厚,客人散去之時,為何你們的旗幟又遲遲不離去?我們曾一起在珠江劃船,如今又從江上返回,同在官場結緣,離別時滿是悲傷。我們一同游覽勝境,如今傷懷于去留不同,連舟唱和,可惜就要分離。《驪駒》歌唱完,我的家在哪里呢?只能借著高風一直到嵎夷。
憲旌:指官員的旗幟,這里代指陳、梁兩位官員。
匝月:滿一個月。
把袂:拱手告別。
離觴:離別的酒。
未央:未結束。
驪駒:《驪駒》是古代告別時所唱的歌。
嵎夷:古代東方地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資料較難確切知曉。推測是詩人在結束一段官場經歷后,準備歸鄉,陳、梁兩位官員一路護送,盡境才分別,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他們情誼的感激和離別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友人護送的感激和離別之情。其特點在于將離情與豪邁意氣相結合,既有傷感之態,又有豁達之氣。在文學上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深厚的情誼和高雅的情感表達。
大江中峙小昆崙,勢遏洪濤幾欲奔。萬古乾坤限南壯,一方鐘鼓自晨昏。云低北固山爭出,潮落東洋海半吞。汲得中泠自煎試,月團新賜出詞垣。
冠為元服,幘為首服。君子敬慎,自強不忒。
燕寢深凝自在香,蒼髯扶病玩流光。桃符歷日又新歲,粔籹燋糟非故鄉。燈影參差棋濺雹,酒行雜遝劍橫霜。武侯遺憾誰當洗,夜半銜枚入鳳翔。梅花已是隔年香,投老何能面復光。求則得之青籸飯,歸斯受矣白云鄉。果柑微似溫生乳,閬柿多于處著霜。扶起東南風物夢,舉觴目送去鴻翔。
三十無成荏苒過,眼前羞見舊山河。人民城郭皆非昔,怪得文山感慨多。
耽靜不在僻,閑園小亦幽。乾坤馀老病,湖海謝先憂。晚集懸釭久,晨來杖策周。豈緣消夏日,端欲玩清秋。
小橋流水正斜陽,四海惟馀此麗江。向使當年無劫火,吾華何處不風光。
自剝青苔自掃塵,仙經沈縷對幽人。不須更畫維摩詰,恰有梅花為寫神。
樓閣妝春勝畫圖,雕龍鸚鵡太相呼。不知院落鞦韆影,金舄花鈿定有無。
莆陽十日到潮陽,彼此同風即故鄉。家近不憂通問少,官閑但苦作詩忙。鳣堂日轉榕蔭合,馬帳風回荔枝香。太守幸逢鄉曲好,相過應不廢檳榔。
天教斯道入蓬婆,微服何如赭服過。航海折蘆人已去,充軍說法事無多。披衣未可遮霜雪,破膽曾經混佛魔。自許一枝橫古塞,至今金策掛庭柯。
龍馭層霄,馬蘭疊巘。寢園朱果無人薦。雨余石馬汗空流,菭深銅雀歌先斷。驪頷珠移,魚膏燈掩。摸金已是尋常見。八旗甲士化寒沙,成林棘子生荒殿。
五十方登侍從班,早年高譽冠文壇。家聲舊繪麒麟閣,疏草新傳獬豸冠。別日漸多疑鬢發,遠書珍重比瑯玕。粵臺梅蕊燕山雪,明月盈盈兩地看。
醽醁新翻碧玉壺。水精釵裊絳紗符。吳姬親手碎菖蒲。彩索系時新睡起,榴花剪處要人扶。心情還似去年無。
疇咨惟勤,志意亦銳。斤斤其明,彊倖自遂。忌刻于始,姑息于終。弊源在茲,多言何庸。
楚國茫茫盡醉人,獨醒惟有一靈均。餔糟更遣從流俗,漁父由來亦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