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題二首
浩浩江門水自流,懷人獨聽五更秋。風飄萬古云無著,月上千山夢易幽。老去不堪杯酒別,詩成不覺始生愁。世間極樂惟君事,一曲琴聲韻欲浮。
年光想像似浮云,夢冷長亭柳色新。記得出門時節好,自教寒食歲同春。煙分玉樹花明遠,露滿南山草半茵。塵路豈能忘此念,故來河畔理絲綸。
浩浩江門水自流,懷人獨聽五更秋。風飄萬古云無著,月上千山夢易幽。老去不堪杯酒別,詩成不覺始生愁。世間極樂惟君事,一曲琴聲韻欲浮。
年光想像似浮云,夢冷長亭柳色新。記得出門時節好,自教寒食歲同春。煙分玉樹花明遠,露滿南山草半茵。塵路豈能忘此念,故來河畔理絲綸。
浩蕩的江門水獨自流淌,懷念友人時獨聽五更秋聲。風吹萬古浮云無依無傍,月光漫過千山夢境更顯幽遠。年老時不忍杯酒離別,詩寫成時不知不覺生起愁緒。世間最快樂的事唯有你,一曲琴聲韻律悠揚欲飛。
時光想象起來如浮云般縹緲,長亭夢冷柳色依舊清新。記得出門時正是好時節,自讓寒食與歲月同沐春光。煙靄分開玉樹,花色明麗遙遠;露滿南山,草色半如地毯。塵世之路怎敢忘記此念,故來河畔整理釣魚絲線。
江門:指江流入海的門戶,或具體河流名;
五更秋:秋夜第五更時分,指深夜秋意;
無著(zhuó):無依托、無牽掛;
幽:幽遠、清幽;
始生愁:開始生出愁緒;
極樂:最快樂的事;
韻欲浮:琴韻悠揚,似要飄起;
年光:時光、歲月;
長亭:古代送別餞行的場所;
寒食:傳統節日,在清明前一二日;
玉樹:形容樹木美麗或珍貴;
半茵(yīn):半像地毯般柔軟;
塵路:塵世中的人生道路;
理絲綸:整理釣魚用的絲線,代指釣魚或隱居。
《闕題》指原題缺失的詩作,推測創作于秋季。詩中‘懷人’‘老去’‘年光’等詞,或為作者晚年因與友人離別、感慨時光流逝而作,暗含對友人的思念與對人生變遷的感懷。
兩首詩圍繞懷人、時光主題展開。第一首以秋夜獨聽、杯酒離別寫離愁;第二首憶舊時出門、今昔對比表追憶。意象清新,情感深沉,語言含蓄,展現了對友情與歲月的珍視。
洛水照千門,千門碧空里。少年不得志,走馬游新市。
烏桓城頭春雨晴,烏桓城下春草生。百靈長養少畋獵,牧馬曉出烏桓城。騰驍馳突各異態,饑齧渴飲仍縱橫。胡兒獨誇好身手,上馬捷若飛鳶輕。青絲不鞚錦鞍卸,什什伍伍爭先行。胡官遙望拍手笑,落日半照旌旗明。憶昔開元全盛日,四十萬匹俱龍精。骕骦騄駬總神物,駿氣上貫房垣星。只今四海罷征戰,含哺鼓腹歌升平。英雄用武已無地,一日底用千里程。丁寧伯樂倘一顧,爾價頓使千金增。
偏地知誰柳際門,消閑自掃竹西軒。井花曉汲聞馀滴,篆燒風摧覓舊痕。夢境消磨驚歲月,道鄉彷佛見藩垣。寶書半摺山房寂,臥聽嬌鶯說怨恩。
可憐一代經綸業,不抵鐘山幾首詩。
一自甘州殺憲臣,國家綱紀似秋塵。各邊聲勢元相倚,緩急誰為死力人。
青天尚有涯,滄海尚有底。云胡人心微,倏忽渺千里。人心不在遠,秪在腔子里。夜半靈臺虛,默默看元始。
小村雖僻俗敦龐,背負崇山面俯江。月冷靈虬潛絕壑,雨晴仙犬吠流淙。缊袍御臘辭紈褲,瓦甕浮春謝玉缸。偶為清羸聊采藥,亦非竊比鹿門龐。
春回三月過西州,芳草青青不斷頭。多少凍溪凝住水,盡隨歸客向東流。
吉陽煙水幾千里,一紙閒書失斷鴻。裘葛相催驚老耳,井邊桐葉又秋風。
惱教衰病倩人扶,掩得疏慵倒酒壺。半濕垂垂粘醉帽,全輕冉冉上吟須。
巴□鼓棹興悠悠,野鹿銜花出峽頭。網得巨魚堪切膾,攜觴重上荔枝樓。
壯浪年來筆有神,詩如開府頓清新。暗中慎莫投珠璧,道路無非按劍人。
昔年同獻賦,此日尚沉淪。我有恓皇淚,君憐棄置身。黃塵歸路客,白發倚門親。不盡消魂意,哀歌難重陳。
芹曝猶堪獻至尊,皇王治道有新論。漢庭帝鑒明如日,次第還行賈誼言。
登臺北瞻此何世,漫嗟寥落依松桂。英雄有待豈徒老,澤龍神變隨巨細。黃金買絲秣陵市,好繡平原趙公子。想像當年下士心,煙薰古色宛相似。萬絲無跡天巧成,吳姬亦知豪俠名。身后寧復談縱橫,野云聚散猶秦兵。異代重之獨長吉,下簾焚香共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