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頭水
隴坂何崎嶇,十里九回折。
下有隴頭水,日夜聲嗚咽。
行人到此聞水聲,回首吞聲多愴戚。
惟有壯士心,剛似昆吾鐵。
近水磨寶刀,擬拭匈奴血。
肯為兒女態,行行慘離別。
所志圖麒麟,一身甘隕國。
此水本無情,何為使人惻。
隴坂何崎嶇,十里九回折。
下有隴頭水,日夜聲嗚咽。
行人到此聞水聲,回首吞聲多愴戚。
惟有壯士心,剛似昆吾鐵。
近水磨寶刀,擬拭匈奴血。
肯為兒女態,行行慘離別。
所志圖麒麟,一身甘隕國。
此水本無情,何為使人惻。
隴山的山坡多么崎嶇,十里路程就有九道回折。山下有隴頭的流水,日日夜夜發出嗚咽的聲響。行人到這里聽到水聲,回首哽咽心中滿是悲愴。只有壯士的心意,堅硬如昆吾山的精鐵。靠近水邊打磨寶刀,準備去擦拭匈奴的鮮血。怎肯做出小兒女的姿態,一路走一路悲傷離別。他的志向是功標麒麟閣,寧愿為國家犧牲生命。這水本是無情之物,為何讓人如此悲傷?
隴坂:隴山的山坡,隴山在今陜西、甘肅交界,地勢高峻,山路曲折。
昆吾鐵:傳說昆吾山產赤金,可鑄寶劍,這里形容心志剛硬。
麒麟:指麒麟閣,漢代懸掛功臣畫像的樓閣,代指建功立業。
吞聲:不敢出聲,形容極度悲傷。
愴戚:悲傷難過。
《隴頭水》為樂府舊題,多寫行役之苦。此詩當為唐代邊塞詩風格,可能創作于盛唐或中唐邊患頻繁時期,詩人借傳統意象突破離愁別緒的窠臼,轉而歌頌戍邊壯士的報國熱忱,反映了唐代尚武輕儒、以立功邊塞為榮耀的社會風氣。
全詩以隴頭水聲起興,由行人悲戚引出壯士豪情,通過‘不肯為兒女態’的決絕與‘圖麒麟’‘甘隕國’的壯志,塑造了一位舍身報國的英雄形象,突破了同題詩多寫離別的傳統,展現了剛健昂揚的時代精神。
江南十月春風早。見枝上、梅英小。愛日初升清霧曉。繡筵中啟,星圖高掛,膝下斑衣燒。 今年獻壽多歡笑。弄玉新將二雛好。此曲尊前何所禱。十分康樂,十分強健,一樹壯棒老。
早年登此樓,退想不勝愁。地遠二千里,時將四十秋。 邅迍多失路,華皓任虛舟。詩酒雖堪使,何因得共游。
山勢南來水北流,水邊城過倚山丘。 野人撩亂迎天使,官渡縱橫系客舟。 萬里嚴程沙塞遠,千年遺事簡編留。 兼葭兩岸風瀟瑟,又送寒聲報早秋。
綠野草鋪茵,空山雪積銀。 四時常覺冷,六月不知春。 白發添衰鬢,青袍戀老身。 到家論往事,駭殺故鄉人。
鬢邊一點似飛鴉。休把翠鈿遮。二年三載,千攔百就,今日天涯。 楊花又逐東風去,隨分入人家。要不思量,除非酒醒,休照菱花。
晚煙輕拂亂山橫,落日才收月已明。 萬頃孤光低闊野,一天寒色帶疎星。 交情要與秋容淡,攜手難禁夜氣清。 慣識醉中風月好,不知風月更宜醒。
生在儒家遇太平,懸纓垂帶布衣輕。 誰能世路趨名利,臣事玉皇歸上清。
將軍在重圍,音信絕不通。 羽書如流星,飛入甘泉宮。 倚是并州兒,少年心膽雄。 一朝隨召募,百戰爭王公。 去年桑干北,今年桑干東。 死是征人死,功是將軍功。 汗馬牧秋月,疲兵臥霜風。 仍聞左賢王,更欲圖云中。
漢土西看白日昏,傷心胡虜據中原。 衣冠誰有先朝制?東海翻然認故園。
幾載滄江夢,此夕復經過。雙臺雙峙如畫,空翠滴晴波。不是先生高節,激起清風千古,漢鼎復如何。矯首望天際,煙樹翠婆娑。危樓下,數不盡,去帆多。人人驚肉生髀,卻日欲揮戈。誰識磯邊泉石,別有壺中天地,煙雨一青蓑。自笑亦華發,三嘆吊巖阿。
襟韻何如,文雅風流,王謝輩人。問傳家何物,多書插架,放懷無可,有酒盈樽。一詠一談,悠然高致,似醉當年曲水春。還知否,壯胸中萬卷,筆下千軍。 門前我有佳賓。但明月、清風更此君。喜西廬息駕,心間勝日,東皇倚杖,目送行云。聞道君王,玉堂佳處,欲詔長楊奏賦孫。功名看,一枝丹桂,兩樹靈椿。
道為詩書重,名因賦頌雄。禮闈曾擢桂,憲府既乘驄。 流水生涯盡,浮云世事空。唯馀舊臺柏,蕭瑟九原中。
江梅的的依茅舍,石瀨濺濺漱玉沙。瓦甌篷底送年華。問暮鴉:何處阿戎家?
太華垂旒,黃河噴雪,咸秦百二重城。危樓千尺,刁斗靜無聲。落日紅旗半卷,秋風急、牧馬悲鳴。閑憑吊,興亡滿眼,衰草漢諸陵。 泥丸封未得,漁陽鼙鼓,響入華清。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自古王公設險,終難恃、帶礪之形。何年月,鏟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門前一溝水,日夜向東流。 借問歸何處?滄溟是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