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六首 其五
畫論形似已為非,牝牡那窮神駿姿。
莫向眼前尋尺度,要從物外極觀窺。
山因雨霧青增黛,水為風紋綠起漪。
以是于梅覓佳處,故應偏愛月明時。
畫論形似已為非,牝牡那窮神駿姿。
莫向眼前尋尺度,要從物外極觀窺。
山因雨霧青增黛,水為風紋綠起漪。
以是于梅覓佳處,故應偏愛月明時。
繪畫只論形似已屬錯誤,僅辨雌雄怎可窮盡神駿的姿態?不要局限于眼前的標準去衡量,應從物象之外深入觀察。山巒因雨霧更顯青黑如黛,水面因風紋泛起綠色漣漪。因此要尋覓梅花的佳妙之處,自然更偏愛月光明照的時刻。
牝牡(pìn mǔ):雌性與雄性,此處指馬的性別特征。
神駿:形容馬的神奇雄健之姿,代指事物內在的精神特質。
物外:超越具體物象的外在表象。
極觀窺:深入、徹底地觀察。
增黛:因雨霧籠罩,山色更顯青黑如黛(青黑色顏料)。
漪(yī):水面因風泛起的細小波紋。
以是:因此,由此。
此詩為宋末元初詩人方回《梅花六首》組詩之一。方回工詩善論,主張詩歌應重“格高”“意到”。此詩或作于其賞梅時,借梅論藝、論道,反映了宋元之際文人對審美本質的思考,強調超越形似、追求內在精神的藝術觀。
全詩以“論畫”起興,借“牝牡神駿”典故否定“形似”之論,提出“物外觀窺”的觀察方法,再以山水因雨霧、風紋顯其美的自然現象類比,最終點明梅花最佳觀賞時刻在月明時。主旨在于推崇“重神韻輕形似”的審美理念,體現詩人對事物內在美的深刻洞察與獨特審美視角。
腐儒奮跡自山東,強欲區區效小忠。恢復中原雖有意,翼扶興運悵無功。辭榮歸去營三徑,念昔何顏總百工。海不揚波邊堠嘯,佇聞飛牘奏膚功。韭違軒陛歸臨海,頗幸棲身田畝間。混跡每尋樵叟伴,放懷常羨釣翁閑。君恩深厚司留鑰,野性彷徨戀故山。異日公成勛業后,巾車無惜過柴關。
投身寂寞濱,自謂此生足。環堵翳蓬蒿,清陰覆園綠。聊支風雨凌,寧與世緣觸。息交輪鞅稀,寡慮鮮情束。蔬食不求馀,高趺惟弊服。結習塵障生,虛妄薰陶熟。苦淡視莫親,浮縈互趨逐。孰探天地和,心境湛敦復。大哉艮始終,碩果契山木。
老眼門墻盡日看,衣冠如子亦須難。那知天地昂藏樣,若個蜉蝣早暮間。夜雨幾年燈火債,西風遺跡紙窗殘。彭殤自古從天定,說與漣洳白首乾。
雙旌日日破蒼煙,無數梅花對客妍。更愛一枝臨綠水,寒山影里玉娟娟。
仙山如畫染煙嵐,暫得登臨結韋衫。古徑寒香梅綻雪,飛空靈籟瀑穿巖。一枝渺渺窮云竇,五色熒熒發石函。長路盤桓歸已晚,滿天霜月照松杉。
容易秋風污客衫,寒花香暫燕愁銜。遲徊今日知何意,為有蕭娘信未緘。
花意撩人怨不勝。流鶯乳燕恰無情。啼徹一聲春去也。生怕。夢魂無計惜娉婷。芳節燕蘭虛俊約。狂奴歌酒負平生。付與相思教管領。消損。緗桃一樹認傾城。明月高樓第幾回。紅牙按拍亦堪悲。猶有幾人知此意。心事。等閑分付與顰眉。簫鳳總教吹遍徹。鏡鸞爭得駐芳菲。容易光陰消醁酒。孤負。落花時節縷金衣。弦上誰論恨淺深。曲中珍重意千金。早是工愁天付與。休訴。華年錦瑟太侵尋。蠟炬有心輝畫閣。麝熏無力裊瑤簪。畢竟誤人緣底事。須記。屏山畫里亦遙岑。
俠客千金不稱求,途窮相顧問因由。臨分脫贈青萍劍,莫蕩人間瑣碎讎。
美丈夫,一身之外衣食無。糠覈之肥白如玉,英雄亦多冰雪膚。貌如好女發鬒美,魁梧奇偉乃如此。逃秦一任四衰翁,興漢只須兩孺子。君今長大寧長貧,且先辟谷同仙人。自古王孫要饑絕,壺漿豈必求交親。讀書只是學黃老,陰謀實傷天地仁。其間名世端不爾,與君儒者元多珍。
炎風吹雨滿山陽,正想西園七月涼。醫國自知投藥苦,登山猶怪賦詩忙。篇章獨得君多有,幾杖相從我亦嘗。撫卷匆匆又陳跡,江湖回首寸心長。
不辭君寵玉杯傾,肺熱還思解宿酲。口吸盈盈花上露,凌晨先傍內園行。
丘壑胸中豈有涯,縱眸郊外興何賒。白云返照皆成雪,紅樹迎昏盡放花。遠映一珠潮候淺,低籠五石夕陽斜。翠微繾綣環襟抱,不覺前峰露月華。
江水出峽過夔州,長流直到海東頭。郎應若有思家日,應教江水復西流。
草木無利名,時來自榮悴。人生異草木,百念起心地。困窮斯感傷,利達或驕恣。一朝同物化,榮辱兩何異。有酒且行樂,不必富與貴。
高座翻經處,捫蘿試一登。群峰當暮斂,萬象入秋澄。樹色分蕭寺,松風起漢陵。傷心烽火日,樓櫓在西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