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除體二首答黃魯直教授 其一
建策移漢都,奉春緣衣布。
除地愿見公,及以舍人故。
滿船載明月,且復酌清酤。
平旦袯襫出,牛羊下來暮。
定境要兩言,出處非并趣。
執臂欣逢迎,秋蘭在堂下。
破甑雨生衣,蹇不改茲度。
危莫如人心,難莫如行路。
成事安得悔,來者其可悟。
收拾不須陳,千言一棄屨。
開門見井市,終歲紛遑遽。
閉門面墻壁,少日豐暇豫。
建策移漢都,奉春緣衣布。
除地愿見公,及以舍人故。
滿船載明月,且復酌清酤。
平旦袯襫出,牛羊下來暮。
定境要兩言,出處非并趣。
執臂欣逢迎,秋蘭在堂下。
破甑雨生衣,蹇不改茲度。
危莫如人心,難莫如行路。
成事安得悔,來者其可悟。
收拾不須陳,千言一棄屨。
開門見井市,終歲紛遑遽。
閉門面墻壁,少日豐暇豫。
提出遷都計策改變漢朝都城,奉春君劉敬當初不過是穿布衣草民。清理場地希望謁見主公,因曾是舍人舊誼得以接近。滿船載著明月清輝,暫且再飲一杯清酒。清晨披著雨衣出門勞作,傍晚牛羊從山間歸來。確定人生境界只需兩字,出仕與隱居本非同路。握手欣喜相迎,秋蘭香溢堂下。破瓦罐因雨生霉,困頓中仍堅守此志。最危險是人心難測,最艱難是人生行路。已成之事哪能后悔,未來或許能醒悟。收拾往事不必多言,千言萬語不過如棄舊鞋。開門可見市井喧囂,整年忙碌不停;閉門面對墻壁,年少時多悠閑自在。
建策:提出計策。移漢都:指漢初劉敬建議劉邦遷都長安事。
奉春:奉春君,即劉敬,漢初謀士,因建議遷都有功封奉春君。衣布:穿粗布衣服,指身份低微。
除地:清理場地,指準備謁見。舍人:門客,劉敬曾為齊地戍卒,經虞將軍引薦得見劉邦。
清酤(gū):清酒。
袯襫(bó shì):蓑衣,代指農夫勞作的裝束。
定境:確定人生境界。出處:出仕與隱居。并趣:同路。
執臂:握手,表親近。
破甑(zèng):破瓦罐。雨生衣:因潮濕生霉斑。蹇(jiǎn):困頓,不順。茲度:此志。
危:危險。行路:代指人生歷程。
成事:已完成的事。棄屨(jù):丟棄的鞋子,比喻無價值之物。
井市:市井,熱鬧的街市。遑遽(huáng jù):忙碌急迫。
暇豫:悠閑安適。
此詩為酬答黃庭堅(字魯直)之作,當為北宋文人交游時的唱和之作。建除體起源于漢代,以十二辰字為詩序,多詠生活或哲理。詩人借此體與友人探討出處進退、人生取舍等主題,反映北宋士大夫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全詩以建除體結構展開,通過十二句分述人生不同狀態,從歷史典故到日常勞作,從交游場景到內心堅守,最終對比市井喧囂與閉門閑適,主旨在于強調堅守本真、看淡紛擾的人生態度。語言質樸,結構獨特,是宋代文人哲理詩的典型之作。
玳瑁釵頭金鳳低,淺黃衫子剪銀泥。麗玉寒香方二八,倚市招郎兩相?。逢花采之須及新,莫待花殘空怨春。人生有酒不肯醉,醒者何曾獨千歲。勸君堂上且銜杯,春去一年才得回。
他夕高堂樂,傾觴河漢邊。天教兒女月,長在掌中圓。花萼連韋曲,田園傍渭川。從今衣帶緩,宴會復何年。
蘆花風送稻花香,湖上秋來味故長。黃雀能黃蟹能紫,不知何地更鱸鄉。
為愛碧云流,移床坐小樓。稷華西潦壯,樵唱夕陽幽。竹風蟬度暑,林雨雀歡秋。寄語灰心侶,經時謝應酬。
王粲初開井,山翁舊醉池。林掩羊公廟,淵沈杜預碑。
青山自是棲黃發,白日虛傳步赤霄。老我數椽秋色里,便同高宴會虹橋。
御苑親耕喜有秋,閭閻猶系花農憂。深慚變理臣無補,祇覺霜添兩鬢愁。
絮惹輕枝雪未飄,小溪煙束帶危橋。鄰家女伴頻攀折,不覺回身罥翠翹。
大人先生生何年,乃在無始之始,先天之先。塵塵剎剎萬萬古,天荒地老神獨全。中間要妙言不傳,我縱言之玄又玄。宇宙廣廣,人處一焉。生人林林,公處一焉。四大假合,二氣循環。凡夫百歲如土偶,嬰兒十月成金仙。當知前日羅先生,乃無極老翁之鼻祖。今日羅先生,乃無極老翁之兒孫。兒孫落地持門戶,自辟玄風建旗鼓。讀書只讀五千言,悟后明明無一語。柱下翁,函關吏,異世同堂應見許。何況圣人在東魯,在西土,亦應著眼交相覷。先生得訣早歸來,萬象森森日亭午。靈臺雙闕回霄壤,玄牝重門鎖風雨。未雨何龍,不風何虎,卻笑頑仙守三五。十年一握九還丹,達者視之如腐鼠。豈知大藥有真傳,本來妙道無今古。長生學就即無生,元氣養成為氣母。道人本是道中人,少壯蹉跎今晚暮。底事無成奈若何,日夕空山坐枯樹。樹頭老眼難見人,眼中之人道中蠹。年來始識羅先生,一日相知兩相慕。如公方是學仙人,嗤殺秦皇與漢武。
晚景蕭疏畫不成,晚花作意出繁英。鮮明獨向霜露見,爛熳?隨蒿艾生。南國騷人知有待,西風蝴蝶更多情。南山正在悠然處,安得芳樽與細傾。
昔夢拜綠章,縹緲朝紫微。鈞天侍清燕,寶書析玄機。錫之瑤碧簡,賚之青霞衣。微班司玉條,下糾濁世非。還家未中道,翠水煙塵飛。朝真諒無期,丹忱日依依。
青燈仰睇坐含悲,天地冥迷合四圍。靜浣寒馨薦秋色,待開微霧禮朝暉。及泉淚涌三年盡,期我今慚萬事非。閱世癡兒如可告,此身此日未依違。
白日不西沒,黃泉無至時。東海塞為路,高山鑿作池。世有不死藥,何人能服之。秦皇與漢武,冢上樹無枝。
滿江流水萬重波,未似幽懷別恨多。目斷親闈瞻不到,臨風揮沔獨悲歌。
國香薰坐先生醉,秋葉藏花客子迷。驅使晚風同勝地,東軒不用鎮帷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