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四首 其三
軒皇訪后牧,
相道光璿樞。
精誠契冥漠,
在古豈有誣。
巍巍興王佐,
竟與夢寐符。
天意靖殷邦,
豈為榮一夫。
緬彼耕莘叟,
后有版筑徒。
試觀說命篇,
典則追三謨。
軒皇訪后牧,
相道光璿樞。
精誠契冥漠,
在古豈有誣。
巍巍興王佐,
竟與夢寐符。
天意靖殷邦,
豈為榮一夫。
緬彼耕莘叟,
后有版筑徒。
試觀說命篇,
典則追三謨。
軒轅黃帝尋訪后牧這樣的賢臣,賢相的德光照耀著北斗星樞。真誠的心意與冥冥天意相契合,古代的記載難道會有虛假?偉大的興王輔佐之臣,竟然與君主的夢境相符。上天之意是為了安定殷商,并非為了榮耀某一個人。追思那在莘野耕作的伊尹,后來又有版筑墻壁的傅說。試看《說命》篇中的記載,其典則可與《三謨》相追慕。
軒皇:指軒轅黃帝。
后牧:傳說中黃帝的賢臣。
璿樞:北斗七星的第一星為樞,第二星為璇,此處代指北斗,喻指高位。
契冥漠:與冥冥中的天意相契合。
興王佐:輔佐君主成就王業的賢臣。
耕莘叟:指伊尹,商初賢臣,曾耕于莘野。
版筑徒:指傅說,商王武丁的賢臣,曾以版筑(筑墻)為生。
說命篇:《尚書》中的《說命》篇,記載傅說被舉用后的言論。
三謨:《尚書》中的《大禹謨》《皋陶謨》《益稷謨》,均為上古典訓。
此詩為詠史詩,可能創作于作者對現實政治有所思考之際。通過追述黃帝訪賢、商湯用伊尹、武丁舉傅說等歷史典故,借古喻今,表達對君臣相得、賢能治國的理想政治局面的推崇。
詩中列舉古代賢君訪賢、賢臣輔佐的典故,強調賢臣是安定國家的關鍵,其存在并非為個人榮耀,而是順應天意、惠及天下。全詩以史為鑒,突出了德政與賢能在治國中的重要性。
雙槳隨風水面平,荻蘆瑟瑟作秋聲。
前汀錯落漁寮見,遠樹參差古戍明。
錫命上公雄鎮海,周遭亂石鞏專城。
我來欲問前朝事,祗有斜陽照廢營!
上山不易下山難
勞苦輿夫莫怨天
為問人間最廉者
一升汗值幾文錢
偷得青州一歲閑,四時終日面孱顏。須知我是愛山者,無一詩中不說山。
醉翁到處不曾醒,問向青州作么生。公退留賓誇酒美,睡馀攲枕看山橫。
雕陰寒食足游人,
金鳳羅衣濕麝薰。
腸斷入城芳草路,
淡紅香白一群群。
曾看舞象大江秋,一禮袈裟意莫儔。短鋏那知湖海闊,空囊欲攬地天愁。
燕歌一夜悲沙漠,鶴夢千年返石頭。桃葉無情潮寂寞,何時花底共登樓。
偕游趁酒余,天地同醉夢。一舸凌太虛,悠然近唐宋。東坡不我鄰,明月期誰誦。驀見碧波灣,隱隱荷衣動。只此即因緣,相思何必種。新秋抱甕來,還與青蓮共。
孤亭落木郁蕭蕭,
百二樓船斗海潮。
夾岸旌旗回日月,
中流金鼓薄云霄。
波搖水色明朱胄,
秋入山容射錦標。
試問臨江諸將士,
先聲誰似霍嫖姚。
安得我輩人,一杯敘心曲。
肝膽已相知,吾事一生足。
長日何以消,忘言書一束。
夜闌相對語,松膏勝華燭。
袞袞不知眠,窗明天已旭。
吟壓宣城小杜陵,
忍紅紅擬白頭吟。
丹滋曉滴珊瑚重,
闖戶春寒翠幄深。
不有雄心與霸才,怎描今古烈風雷。
定知山水喁喁望,始見先生得得來。
兩粵狂潮吞日月,三江戰骨掩蒿萊。
流風勝跡花千朵,都待馮郎夢筆開。
隆冬氣凜冽,朔風布威嚴。
同云糊正密,六出漸飛添。
紛紛花絮雜,片片瓊玉兼。
高堆瓦將覆,亂落塵不沾。
碧雞沒孤喙,金馬埋雙尖。
皎潔炫晴瀑,虛明奪夜蟾。
梅枝飄素粉,竹葉懸牙簽。
灞橋詩助思,錦帳酒傷廉。
玉花輕入幔,冰柱細垂檐。
自聞謝女詠,翻似織成縑。
好峰又是來當面,
不惜遲遲下馬看。
尺布包頭學野裝,
輕移蓮步水還香。
裙如蛺蝶隨風舞,
手效蜻蜓點水忙。
緊束曉煙青一把,
細分春雨綠成行。
山歌欲和聲難調,
惱殺搖鞭馬上郎。
七盤險棧平,
眺望倚分明。
西征通蜀道,
北望指秦城。
結廬人境外,
隔水見精廬。
花亞樽中酒,
云生架上書。
山空聞唳鶴,
溪靜見游魚。
高臥羲皇上,
北憲恒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