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留別汪鞏廠
橫議千家互倡酬,
微言六籍恣冥搜。
坐看白日真成暝,
不為蒼生亦自憂。
風柳過墻堪受月,
露葵臨砌易當秋。
高談向盡離愁始,
對此茫茫江漢流。
橫議千家互倡酬,
微言六籍恣冥搜。
坐看白日真成暝,
不為蒼生亦自憂。
風柳過墻堪受月,
露葵臨砌易當秋。
高談向盡離愁始,
對此茫茫江漢流。
眾人公開議論紛紛,各家互相唱和;深入探究六經(jīng)的精微言辭。坐看白日西沉,天色漸暗;即使不為百姓,自己也感到憂慮。風吹柳枝越過墻,正好承接月光;帶露的葵菜靠近臺階,容易感知秋意。高談闊論接近尾聲,離愁才開始涌現(xiàn);面對這茫茫的長江漢水奔流不息。
橫議:公開議論,指眾人紛紛發(fā)表見解。
六籍:即六經(jīng),指《詩》《書》《禮》《易》《樂》《春秋》六部儒家經(jīng)典。
冥搜:深入探索、搜尋。
暝:天色昏暗。
砌:臺階。
當秋:感知秋意,迎接秋天。
江漢流:長江與漢水,此處借指流逝的時光或蒼茫的景象。
此詩為作者于武昌與友人汪鞏廠離別時所作。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結(jié)合‘橫議千家’‘坐看白日’等句,或反映晚清社會思想活躍但時勢漸衰的背景,作者心懷家國之慮,臨別之際感慨萬千。
詩以議論起筆,寫眾人探討經(jīng)典、關(guān)切時勢,暗含對時局昏暗的隱憂;后轉(zhuǎn)寫秋夜景物,以風柳、露葵襯離愁,末以江漢流收束,將個人別緒與蒼茫天地融合。全詩緊扣‘留別’,既有士人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又有友人離別的深情,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縣令多為相,如今亦漢時。神明元母教,孝友更人師。介福康侯受,徽音太姒貽。番禺榮養(yǎng)日,官舍擘離支。
遠來猶自憶梁陳。江南無好物,聊贈一枝春。
將軍玉節(jié)控神州,百萬牙兵聽唱籌。樹下屯操班虎旅,河邊抗射列熊侯。晉卿禮樂嗟誰似,漢將壺歌羨自由。借問三陲交羽檄,可能談笑代先謀。
閒亭對春雨,窈窕來城陰。初滋千門柳,復沾松桂林。
葬經(jīng)年遠失師資,天緃先生力起衰。造化有權(quán)歸掌握,山川無語付心知。深交兩世忘賓主,屢跋千峰任險夷。葬日重勞親負土,可憐老朽但為兒。
虞山琴水隔風煙,屈指離亭十八年。時擬聽鶯仍拜闕,豈應攜鶴遂歸田。遺榮逸意游云外,求舊徵書待日邊。詩卷茶爐知念我,山陰難放子猷船。
珠簾不卷銀蟾透,夜涼獨自憑闌。瑤琴欲整指生寒。鶴歸松露冷,人靜井梧殘。天際一聲新度雁,翱翔似覓回灘。浮生幾見幾多歡。三秋今已半,楓葉醉林丹。
夾岸春柔柳絮綿,煙朦新翠惹人憐。儂行溪畔花臨水,君立崖頭松佇山。青石巷,玉門關(guān),東風傳信報平安。天涯海角遙相顧:南北春心都這般。
匡廬山色倚晴天,君住香爐若個邊。松里云巢應伴鶴,竹間棋局或逢仙。義門詩禮京華重,翰苑文章相府傳。歲晚王猷清興發(fā),凌寒思泛九江船。
雪夜還能棹剡溪,雨余何事怯沖泥。自憐窮巷多秋草,不見青驄向北嘶。
宦業(yè)祗簿領(lǐng),游目曠林泉。偶此山陰雪,來沖竇中煙。新陽一以長,天道會好還。招邀復材彥,探討事幽元。初遵潛虬壑,還過種玉田。曲檻俯躍鱗,盤空墮飛鳶。時聞林端磬,幾遇云外仙。相將愿有遂,所適期無前。
承露珠微微,弄態(tài)金淺淺。秋風一披拂,清意忽作遠。山空花更幽,日透香自永。只欠攲月梅,同汝弄疏影。
陌頭征人去,閨中女下機。含情不能言,送別沾羅衣。
采薇歌歇后,嚴瀨激清波。帝子自知己,客星將謂何。道輕周袞黼,節(jié)系漢山河。回首商巖老,應慚定策訛。
曾步匡廬最上頭,紫陽書院也淹留。幽尋未遍神仙窟,遠謫還來山水州。天上羲和奔日馭,人間蠻觸戰(zhàn)蝸牛。回思五老長如舊,顧我蕭條鬢易秋。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