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閣早發望海
神女獻大珠,奉槃出滄海。
忽為羲和奪,掩面失光彩。
龍宮起嚴裝,千山擎笏待。
俄頃朝天階,拂衣霜皚皚。
星冠一搖動,漫天散珠琲。
可惜青珊瑚,墮水不可采。
神女獻大珠,奉槃出滄海。
忽為羲和奪,掩面失光彩。
龍宮起嚴裝,千山擎笏待。
俄頃朝天階,拂衣霜皚皚。
星冠一搖動,漫天散珠琲。
可惜青珊瑚,墮水不可采。
神女捧出碩大的珍珠,托著玉盤從滄海中浮現。忽然被太陽神羲和奪去光芒,神女掩面而泣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龍宮嚴整地做好準備,千山像捧著朝笏般恭敬等待。頃刻間(朝陽)升上天空,拂動衣袂如霜雪皚皚。星冠輕輕搖動,漫天散落成串的珍珠。可惜那青色的珊瑚,墜入水中難以采擷。
羲和:古代神話中太陽神的御者,后常代指太陽。
擎笏(qíng hù):雙手舉著朝笏(古代大臣上朝用的手板),此處形容群山如人持笏恭敬之態。
珠琲(bèi):成串的珍珠。
青珊瑚:海中珍貴的珊瑚,此處或喻指被朝陽光芒掩蓋的海中奇景。
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詩人于蓬萊閣清晨觀海時所作。蓬萊閣為古代觀海勝地,詩人借“早發望海”的視角,以神話意象描摹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
此詩以神話為引,通過神女獻珠、朝陽奪輝、星冠散珠等奇幻場景,生動刻畫了海上日出時光影流轉的動態美。語言瑰麗,想象奇絕,既展現自然之偉力,又暗含對瞬間美景的珍惜,是一首融合浪漫與寫實的寫景佳作。
雉堞俯已見,羊腸行尚難。炊煙界沮水,老木識橋山。畤廢無人吊,臺高有鳥還。客懷秋館雨,未老鬢先斑。
我愛康王谷,泉飛萬壑深。光生石鏡里,聲落玉樓陰。滿地松篁濕,終年雨雪侵。何當援綠綺,彈作水仙吟。
一縱登臨目,蒼茫太宇空。斷山浮瀲滟,削壁判鴻蒙。地撼蛟龍斗,潮爭鼓角雄。憑高獨舒嘯,宛在水晶宮。
蚤歲登三事,皇朝第一人。聲名塞寰宇,功業在生民。千載風云會,三朝柱石臣。堂堂無復見,空憶吐車茵。伊昔宣和際,公來射策初。獨陳天下事,不負古人書。宣室方前席,蒼生欲奠居。黑頭成奄忽,天意果何如。貴處人臣極,居忘相位尊。朝廷名德重,前輩典刑存。方喜生同世,俄驚吊在門。百年知己恨,寂寞向誰論。七十方強半,天胡不慭遺。致身雖宰輔,遭世已艱危。計策安宗社,勛庸載鼎彝。國讎猶未滅,豈料哲人萎。長計公生日,年年獻壽詩。祇今良月近,遽作九泉悲。世事真難料,人生信有涯。西風吹畫翣,心折淚空垂。
人過天街,曉色擔頭紅紫。滿筠筐、浮花浪蕊。畫簾睡醒,正眼橫秋水。聽新腔、一回催起。吟紅叫白,報得蜂兒知未。隔東西、余音軟美。迎門爭買,早斜簪云髻。助春嬌、粉香簾底。
石軟如香飯,鉛銷似熟銀。蓬萊暫近別,海水遂成塵。
野鴨隨家鴨,南枝似北枝。溪山為客伴,觸景便成詩。
青青雙去鳧,遠下前溪渚。漁竿不相致,胡為乃高舉。世途多繳繒,誰能湛無欲。雕欄亦有粟,名園豈無侶。何如煙波闊,去去遂毛羽。
碧闌人倚欲忘愁,露重三更旖旎流。說與街頭賣花者,不須長結素馨毬。
趁雪探梅入杳茫,深山端合有龍藏。莫教一夜深千尺,卻與蛇蟲共穴僵。
離曲堪傷詎忍彈,冷落箏弦。細月浮杯對相憐。把盞,把盞。
馬足吾何限,山行稍自寬。人家梅雨色,衣袖麥秋寒。過瀑添新徑,歸云改故巒。斷腸沙雁起,一一向長安。
鶗鴂聲聲不忍聞,陰晴冷煖嶺頭分。人天有意留師住,捩轉匡云入海云。
九陌黃塵沒馬頭,眼明佛界接仙洲。清溪照影紅蕖晚,禪榻生涼碧樹秋。少室宗風開木義,裕陵遺墨爛銀鉤。對談不覺山銜月,只為松風更少留。
海畔移家號義門,忠魂馀慶及聞孫。此生自幸天無外,異地長懷江有源。物色幾年勞夢寐,奉嘗千里托蘋蘩。荒涼故宅成羈旅,推食猶憑地主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