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東風仿佛吹開了滿樹的繁花,又像是吹落了滿天星斗,像雨一樣落下。豪華的馬車滿路飄香。鳳簫吹奏的樂曲飄動,皎潔的月光流轉,整夜魚燈、龍燈在舞動。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留下一陣暗香。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次,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花千樹:形容燈火繁多,如千樹花開。
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星,指焰火。
寶馬雕車:裝飾華麗的車馬。
鳳簫:簫的美稱,這里泛指音樂。
玉壺:比喻明月。
魚龍舞:指舞動魚形、龍形的彩燈。
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婦女元宵節佩戴的頭飾。
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此詞約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或二年,辛棄疾任臨安(今杭州)司農寺主簿期間。當時南宋偏安江南,朝廷主和派當權,辛棄疾力主抗金卻屢遭排擠。詞中借元夕燈市的熱鬧,寄寓對理想人格與政治抱負的追尋。
全詞以元宵燈節為背景,上闋渲染熱鬧歡騰的市井景象,下闋筆鋒一轉,在眾中尋得‘燈火闌珊處’的身影,托物言志,含蓄表達了作者不慕浮華、堅守理想的高潔品格,是辛棄疾婉約詞的代表作,構思精妙,意境深遠。
羽翼摧殘日,郊園寂寞時。
曉雞驚樹雪,寒鶩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頹年浸已衰。
如何匡國分,不與夙心期。
十頃平波溢岸清,
病來惟夢此中行。
相如未是真消渴,
猶放沱江過錦城。
花明柳暗繞天愁,
上盡重城更上樓。
欲問孤鴻向何處,
不知身世自悠悠。
羽翼殊勛棄若遺,
皇天有運我無時。
廟前便接山門路,
不長青松長紫芝。
沈宋裁辭矜變律,王楊落筆得良朋。當時自謂宗師妙,今日惟觀對屬能。
李杜操持事略齊,三才萬象共端倪。集仙殿與金鑾殿,可是蒼蠅惑曙雞。
生兒古有孫征虜,嫁女今無王右軍。借問琴書終一世,何如旗蓋仰三分。
代北偏師銜使節,關中裨將建行臺。不妨常日饒輕薄,且喜臨戎用草萊。
郭令素心非黷武,韓公本意在和戎。兩都耆舊偏垂淚,臨老中原見朔風。
萬里峰巒歸路迷,
未判容彩借山雞。
新春定有將雛樂,
阿閣華池兩處棲。
饑烏翻樹晚雞啼,
泣過秋原沒馬泥。
二紀征南恩與舊,
此時丹旐玉山西。
馬卿聊應召,謝傅已登山。
歌發百花外,樂調深竹間。
鹢舟縈遠岸,魚鑰啟重關。
鶯蝶如相引,煙蘿不暇攀。
佳人啟玉齒,上客頷朱顏。
肯念沉疴士,俱期倒載還。
尋芳不覺醉流霞,
倚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紅燭賞殘花。
皓月方離海,堅冰正滿池。
金波雙激射,璧彩兩參差。
影占徘徊處,光含的皪時。
高低連素色,上下接清規。
顧兔飛難定,潛魚躍未期。
鵲驚俱欲繞,狐聽始無疑。
似鏡將盈手,如霜恐透肌。
獨憐游玩意,達曉不知疲。
晚醉題詩贈物華,
罷吟還醉忘歸家。
若無江氏五色筆,
爭奈河陽一縣花。
寶婺搖珠佩,常娥照玉輪。
靈歸天上匹,巧遺世間人。
花果香千戶,笙竽濫四鄰。
明朝曬犢鼻,方信阮家貧。
地勝遺塵事,身閑念歲華。
晚晴風過竹,深夜月當花。
石亂知泉咽,苔荒任徑斜。
陶然恃琴酒,忘卻在山家。
浪跡江湖白發新,
浮云一片是吾身。
寒歸山觀隨棋局,
相逢一笑憐疏放,
他日扁舟有故人。
絳臺驛吏老風塵,
耽酒成仙幾十春。
過客不勞詢甲子,
惟書亥字與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