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 其十
大明唐來寺,廢苑西南隅。
青松拱高阜,崎嶇有微途。
肩輿病我早,一馬良可驅。
眾木媚深壑,氣熏時雨馀。
此焉可數醉,何用葺吾居。
大明唐來寺,廢苑西南隅。
青松拱高阜,崎嶇有微途。
肩輿病我早,一馬良可驅。
眾木媚深壑,氣熏時雨馀。
此焉可數醉,何用葺吾居。
大明寺(或唐來寺)坐落于此,廢棄的宮苑位于西南一角。青松環繞著高丘生長,崎嶇之處有一條小路。我因早有疾病不便坐轎,騎馬倒還可以駕馭。眾多樹木在深谷中顯得柔美,雨后的空氣濕潤清新。在此處可以多次醉飲,何必去修繕我的居所?
廢苑:廢棄的園林。
拱:環繞,環抱。
高阜(fù):高丘,土山。
微途:狹窄的小路。
肩輿(yú):轎子。
病我早:我因早有疾病(坐轎子不便)。
良可驅:很好駕馭,指騎馬可行。
媚:此處形容樹木在深壑中呈現柔美的姿態。
氣熏時雨馀:雨后濕潤的空氣彌漫。
數(shuò)醉:多次醉飲。
葺(qì):修繕,修補。
此詩為追和陶淵明《飲酒》組詩之作,次韻蘇軾同題作品。陶淵明《飲酒》多寫隱逸之趣,蘇軾亦有和陶詩傳統。作者或在效仿前人,借游覽廢苑古寺的所見所感,表達超脫世俗、安于自然的心境。
全詩以廢苑古寺為背景,通過青松、微途、騎馬等細節,展現詩人對自然閑適生活的向往。語言質樸,意境淡遠,繼承了陶淵明飲酒詩的隱逸傳統,體現超脫世俗、安于現狀的生活態度。
百尺梯飆異境開
嶠南仙室在崔嵬
星看朱鳥巖頭出
云逐青螺海上來
珠纛夢曾馳紫闥
玉函名已列丹臺
匡山社里今誰主
為報游人亦姓雷
榴皮不見煙火語,
雋詠坡仙三和馀。
從此留芳應未歇,
斕斑蘚壁可無書。
校官既與廟官同,
胡不移家在泮宮。
暮四朝三嫌有累,
歲糜月費愧無功。
致身館閣須公等,
曝背庭除任老翁。
卻喜北窗新植竹,
行看玉立向南風。
春衫舊線。悵麝縷罷熏,西湖香遠。人似苧羅,新占東風吳王苑。移花空惹流鶯怨。恁歌外,嬌塵繚亂。小屏輕帳,安排好近,玉梅庭院。
長見。絲闌鳳紙,背妝鏡,暗寫南花柔茜。桃葉渡江,爭共多情桃根換。窺簾重記仙郎面。正低戶、三星夜轉。幾回鸚語,教成綠窗睡暖。
一別都門意不忘,忽承星駕下滁陽。云間幽徑看山遠,雨□新泉入釀芳。見說甲兵皆武庫,流輝翰墨動文昌。乘舟若向江東去,試問離情孰短長。
昭代賴君持漢典,豸冠繡服一南巡。揚帆江上鯨鯢遠,攬轡山中花木春。共道皇情徵草莽,誰能物色出風塵。從來楚璞應難辯,莫訝荊人識未真。
檀槽碎響金絲撥。露濕潯陽江上月。不知商婦為誰愁,一曲行人留夜發。
畫堂花月新聲別。紅蕊調長彈未徹。暗將深意祝膠弦,唯愿弦弦無斷絕。
高樹依依傍小亭
長岡曲徑草青青
庭前細聽蟬聲唱
回首江山入畫屏
蘭芷不芳已千載,九疑云雨悲真宰。黃公崛起讀《離騷》,把臂靈均出桑海。
烈皇被發上鈞天,辛苦宵衣十七年。幾輩榜花書淡墨,何人大樹畫凌煙。
黃巾白棓紛流涕,苦李枝高壓門第。鉅鎮告身歸命侯,孱王閏位奈何帝。
銀魚金碗委山丘,汗漫安能更九州。閬風殿下萬言策,白玉樓中五月秋。
飄零且看揚州月,燕子春鐙夢瑤闕。法曲猶彈得寶歌,新詩久痛《無家別》。
神仙才子半荒唐,萬事蒼天付渺茫。牛馬隨人充下走,芙蓉無地禮東皇。
青蠅作客供憑吊,黃鶴相逢莫嘲笑。偶傳六義向秋波,可有一戈揮夕照。
南國是時總可哀,群公聲價鳳凰臺。譙周家世修降表,庾信關山逞賦才。
白下登高獨回首,斑斑竹子湘江口。三戶銷沈博浪椎,一癡爛醉蘭陵酒。
蕭疏華發忽心驚,老死何顏入北京。愿從陳繼稱同調,不逐歸莊浪得名。
墓銘手寫歸何處,解脫應騎箕尾去。北渚風凄吊屈辰,西堂夢冷傷嵇句。
平生嫚罵眼誰青,芻狗幽齋一客星。且署頭銜前進士,忍拋腳色小朝廷。
素冠永謝流離子,七十二湖清若此。宋玉重來賦《大招》,彭咸相見應狂喜。
崛健人間略似人,百年養士有孤臣。騷魂嗚咽指薇蕨,話罷庚寅話甲申。
人間好物尤宜惜
天下奇才非易得
他日相逢他處時
始知此會重難覓
罨畫銅官,都繚繞、吾廬左右。論生計、蹲鴟一頃,菰蒲百畝。矮屋村扉多蘸水,澄潭釣艇斜依柳。恰月明、漁網截江來,歌銅斗。
煙漸斂,籠鴉舅。雨又作,鳴鳩婦。正湖風側帽,林花墮酒。戲就攤錢淮估語,悶思斫鲙吳娘手。待明朝、重榨甕頭齏,呼溪友。
形而下者無不死,仙人伐毛且洗髓。
樹金盤而射大魚,天子不得寧其居。
存我喪我兩無著,誰能服我長生不死之妙藥。
揉木為耒,斲木為耜,弦木為弧,剡木為矢。
飛龍下來謝少年,羲農黃帝壽萬千。
鹿野愴離襟,鴻飛各故林。空懷慈烏恨,猶想伏龍吟。滄海催行劍,青山違素心。知予惟鮑子,千里待徽音。
思君易水上,此日薊門過。殿闕風云近,邊關夜月多。時清收涕淚,俗古尚悲歌。為問東山謝,蒼生意若何。
荒山行役晚,傍嶺宿孤村。
籬落人家少,溪塘暮雨繁。
牛羊歸故徑,蓑笠散春原。
獨坐明燈里,寥寥誰與言。
田家無比閭,何處問安居。
茅屋孤煙外,荒村返照馀。
林藏山月小,雨過石潭虛。
賴有清宵夢,猶能到玉除。
不慕渭水濱,
豈借嚴陵境。
巨人留神跡,
持竿釣月影。
七十二翁洲上村
兩年喜得兩曾孫
可傳山笥殘書帙
且醉田家老瓦盆
下噀耕惟雙犢健
廣川業以一經存
庭階未論多蘭玉
長養深知雨露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