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槎牙老樹得春早,摘索好枝和雪攀。
每遇花時人競取,祇愁斫盡春風枝。
就中一種芙蓉別,只恐鵝黃學道妝。
槎牙老樹得春早,摘索好枝和雪攀。
每遇花時人競取,祇愁斫盡春風枝。
就中一種芙蓉別,只恐鵝黃學道妝。
歪斜粗糙的老樹枝條,早早迎來了春天;艱難地攀爬去摘取那綴著雪的好花枝。每當花開時節人們競相采摘,只擔心砍盡了這春天的花枝。其中有一種芙蓉花特別不同,只怕那鵝黃色像極了修道者的妝容。
槎牙:形容樹木枝杈歪斜、粗糙的樣子。
摘索:此處指艱難、費力地摘取。
祇(qí):同“只”,僅、只是。
斫(zhuó):砍、削。
就中:其中。
鵝黃:像小鵝絨毛一樣的嫩黃色。
學道妝:指修道者的裝扮,通常素淡雅致。
此詩為斷句(標題《句》多為未完整詩作或摘錄),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記載。推測可能作于早春時節,詩人觀察到老樹早花被人爭摘的場景,又留意到一種獨特的芙蓉,由此觸發感慨而作。
詩中通過對早春摘花現象的觀察,表達了對自然美好事物被過度索取的隱憂,同時以“芙蓉別”突出對獨特之美的珍視。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節的敏銳感知。
薄霧輕飄山貌柔,澗泉清似麗人眸。此間格是神仙境,更向何方作索求。
風風雨雨,茫茫銀漢,歲歲朝朝暮暮。雙星此夜片時閑,難遣卻,離愁無數。梅花帳冷,紛飛鸞鳳,腸斷玉人何處。千重煙水萬重山,望不見,湖云苑樹。
看到竹過鄰,園林獨臥身。鳥聲閑似野,人意倦知春。殘雨驚池樹,斜陽照隙塵。如何堂上客,不及燕來頻。
松杉束屋青天小,猿鶴當階白晝閒。木客揖人騎虎下,溪童采藥貿琴還。玉笙聲斷云連席,丹灶光沉月滿關。我欲排楹與鄰并,掬泉洗耳聽潺湲。
漫約同歸久未償,只今留滯各他鄉。春風有信勤歸雁,夜雨何時復對床。
當年宋壁。血擁河流赤。全護東南形勝,百易萬、五神力。人心同奮激。立此生民極。哀角載歌霜曉,瓊□、圣容懌。
雨歇南郊風物新,神仙宮觀擁金銀。青山一杖付歸客,玉洞千花留故人。犀首不勝無度酒,滄浪應待遠游塵。扁舟東去須乘急,還剩家園數日春。
生死雖殊道義存,曉來襟袖有啼痕。只應知我方憔悴,時向商山入夢魂。
聞君遙別薊門樓,錦攬牙檣漢使舟。昨日書來桐柏水,西風病臥廣陵秋。霜前鴻落驚相問,江上龍歸空復愁。昔者淮南招隱后,幾人能問桂枝幽。
圣代郊禋典秩崇,祗壇午夜肅齋宮。五方琮帛坤靈會,八變云韶帝德通。星斗疏明香霧里,旌旗回合曉霞中。禎符欲勝汾陰日,萬歲聲聞動遠空。
眉山仙去風流盡,聚遠樓空月色寒。波暖東風入尊俎,夜深北斗掛闌干。幽花野草先靈杳,鐵畫銀鉤御墨殘。不見舊時雙燕子,春風幾度捲簾看。
干戈無恙皖公秋,開盡芙容建業舟。虎觀春官趨北闕,雁行秋色近南州。程催彭蠡歸應早,累謝樊城始自由。春酒老親兄弟壽,朔風莫上五層樓。
自爾巾車返豫章,蕭然五柳似柴桑。江秋月隱芙蓉佩,山晚云歸薜荔房。身在青氈偷不惜,酒酣黃犢坐何妨。飛揚總為千年事,鄴下狂名已雁行。
恊以鼓琴,世誰知音?采苢紉佩,湘江水深。蘭生棘中,如石轥玉。玉受不瑳,幽香滿谷。
多年為客倦馳奔,賴爾艱辛植戶門。臨別欲言無可說,但將甘旨給晨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