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風波 其二 再用韻和趙晉臣敷文
野草閑花不當春,杜鵑卻是舊知聞。謾道不如歸去住,梅雨,石榴花又是離魂。
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點萬紅巾。莫問興亡今幾主。聽取,花前毛羽已羞人。
野草閑花不當春,杜鵑卻是舊知聞。謾道不如歸去住,梅雨,石榴花又是離魂。
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點萬紅巾。莫問興亡今幾主。聽取,花前毛羽已羞人。
野草閑花在春天并不被看重,杜鵑鳥卻是舊日就熟悉的聲音。不要說‘不如歸去’,梅雨時節,石榴花又讓人黯然傷神。前殿站著群臣,深殿里是宮女,皇帝那一點赭袍在萬紅巾中顯眼。別問如今經歷了多少朝代興亡,聽聽,花前杜鵑的啼叫都讓人羞愧。
謾道:不要說。
赭袍:皇帝穿的赤褐色袍服。
此詞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趙晉臣是辛棄疾友人,辛棄疾一生力主抗金,卻仕途坎坷。當時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局勢不穩定,辛棄疾可能借和詞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這首詞主旨是感慨朝代興亡,以景襯情,借宮廷場景暗示世事變遷。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辛棄疾詞多樣的情感表達和藝術手法。
逢迎一笑金難買。小櫻唇、淺蛾黛。玉環風調依然在。想花下、攀鞍態。
佇倚碧云如有待。望新月、為誰雙拜。細語人不聞,微風動、羅裙帶。
絕嶺高無極,
林昏尚獨攀。
亂云孤客路,
落日故州山。
古道誰廬旅,
荒亭少抱關。
蠻音殊不辨,
遠火翠微間。
連朝苦炎蒸,欲避渾無策。戶牖來溫風,倍覺曦光赫。散發揮素紈,汗流時浹脊。雪藕復調冰,煩襟猶未滌。
倏睹油然生,片片遙峰擘。殷殷雷作聲,濕云塞空窄。沾溉頃刻間,神膏發地脈。
草木自精神,物我皆調適。衢路凈纖塵,池塘漲澄碧。溝澮既已盈,平陸俱盈尺。
行看潤秋田,且喜蘇麰麥。農人擊壤歌,負耒振袯襫。市廛及道路,相與手加額。
我時抱疲疴,披襟脫然釋。當此清涼境,游屐欣可即。好看雨后山,慰我耽詩癖。朗吟頌豐年,披襟暑無跡。
先帝方歸盛德園,
龍輴半夜浙江邊。
孤臣泣血無他請,
愿把奸臣訴九天。
夢回檀枕玉搔頭,
鮫帳垂垂紫鳳鉤。
繡被堆云香玉膩,
海棠春睡冠香廔。
玉管朱弦下碧空,美人彩仗正乘龍。
堂前微步燈花喜,自覺神仙不易逢。
爐煙縹緲篆煙長,入戶應誇玉署香。
卻道李花春固好,何郎能賦早春芳。
銀漢澄澄夜易徂,華筵杯斝轉相紆。
不知朱履門前客,取醉饒君入幕無。
得意簾前繞合歡,月光從自度欄干。
玉蘭解瓣將舒蕊,可待停風怯曙寒。
貧子還家作富兒,糞箕苕帚未曾遺。人人欲問草書意,懷素從來自不知。
鵬飛逼塞滿空虛,蚊睫安巢卻有馀。臘月火燒三界盡,從來灰里撥真如。
山河大地目前機,橫按吹毛更不疑。萬里無人無寸草,凍山亭上與誰欺。
如來剎剎與塵塵,北斗南箕透法身。金粟默然軻好辯,唱歌須是帝鄉人。
石田耕種難成稻,荼蓼栽來只苦辛。萬物一家真富貴,使君見后卻清貧。
雁入高空,蛩吟古砌。
劇談不二門,單明第一義。
瞎卻眼,塞卻耳。
聽得分明見得親,不必龍華親授記。
采蒲乘逸興,因過澗邊泉。
杯映霞為色,波搖水在天。
荒臺空有字,古剎不聞禪。
酒盡青山暮,酣歌客亦仙。
云鎖天昏不放晴,丁東一夜答風鈴。花容淚洗馀微赤,柳眼煙迷只半青。赤縣恨多胡馬跡,神州應掃佛貍腥。吾儕早幸栽桃李,已有新陰在鯉庭。
桃李成陰久望睛,將身難化護花鈴。不甘作婢惟樊素,豈獨傷心是小青。薄海未消烽火焰,中原猶帶犬羊腥。聞君曾作漳南宰,亦有紅英落訟庭。
三春霪雨悵難睛,響徹窗前九子鈴。攬鏡驚添雙鬢白,懷人凄對一燈青。龍游滄海波濤壯,虎過深山草木腥。堪恨儒冠真誤我,未能仗策到邊庭。
梅漸嬌黃尚未睛,瀟瀟驚煞小金鈴。湖光如鏡新鋪白,山色垂鬟半隱青。燕子巢傾鳷鵲笑,桃花浪暖鱖魚腥。何時共剪西窗燭,共話蘭成事北庭。
作客宣城去,何時攬轡還。
亦知非別久,無奈獨凄然。
茅店更闌月,長途歲暮天。
登高時遠望,魂斷敬亭巔。
華燈影里,才飲香醪吾醉矣。試問梅花。春在紅橋第幾家。
韶光彈指。欲說心情都不是。目斷驚鴻。暮雨蕭蕭幾陣風。
林鶯睍睆,常怕春光漏。堂北畫簾垂,如年晝。頃刻花催放,風信是,清明后。記夢詩千首。阮郎歸未,紅落冶桃溪口。
鴛鴦水上夸珍偶。也應佳會準,歡期久。五兩隨波駛,留恨與,琵琶手。綠染長堤柳。幾番經眼,只道曲中人瘦。
紅羅檢點嫁衣裳,
艷說糖團饋婿鄉。
十斛檳榔萬蕉果,
高歌黃竹女兒箱。
朝空笭箵去,
暮實笭箵歸。
歸來倒卻魚,
掛在幽窗扉。
但聞蝦蜆氣,
欲生蘋藻衣。
十年佩此處,
煙雨苦霏霏。